<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9月19日,我校开展了以“素养导下 关注整体 聚焦细节 以评促学”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观摩两节研究课,做课的分别为我校的郁薇老师和高硕老师。</p><p class="ql-block"> 郁老师讲授了六年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课。课上,郁老师先通过自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抓住比喻“黑云翻墨”,抓住动态“白雨跳珠乱入船”,以及听雨点打下来那种噼里啪啦的声音,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走进古诗画面。最后通过视频带领学生走进诗人,帮助学生去了解苏轼通过眼前景所传达的心中情。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不仅落实语文要素的目标达成,还走进了诗,走进了作者的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高老师和二年级孩子为我们带来了《曹冲称象》一课。本篇课文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词句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在教学时,高老师特别细读强调关键词句,联系生活深入理解运用,辅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在理清故事中的前后顺序的基础上借助关键词句进行讲述。</p> <p class="ql-block"> 第二阶段为交流研讨。老师们不拘形式,畅所欲言,对两位老师所授之课从内容、教法、学法、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点评。老师们感触颇深,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最后,教研员王莉老师和王灵梅老师通过线上的方式分别对我校的两节研究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指导。王莉老师从识字难度,识字效率以及归类学写字等方面与我们交流了低年级识字、写字有效性的问题,并指出语文课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王灵梅老师则重点与我们交流了古诗的教学,她提出古诗的教学一般包含以下几步: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听后受益匪浅,相信老师们在本次教研活动的启发下,会更加勤于实践,勇于探究,围绕着新课标的要求,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素养的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