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之旅│走进磁山遗址 体悟农耕文明

六味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 迎中秋庆国庆,趣研学正当时</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走进磁山文化博物馆</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开启“探寻农耕文化”研学之旅</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行走的课堂</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收获不一样的知识</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感悟意义非凡的成长</font></div> 磁山文化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史前农耕文化的遗址博物馆,揭示了距今8000年前神秘的史前村落,磁山先民的房屋建造、生活用具、粟作农业、粮食储存、采集经济、渔猎生产、原始手工业进入新的阶段,其社会组织、生产现象、经济形态、文化艺术等具有丰富的内涵。让更多孩子了解史前人类的生活面貌,让他们走进博物馆,拓展知识、打开视野,也是磁博社教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实践。 为保证本次研学活动质量,让学生深入领悟磁山文化魅力。磁山文化博物馆做了充足准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研讨本次研学课程主题和学习内容,精心策划研学线路。 此次研学活动共安排了两个学习环节——磁博讲堂和磁博工坊。 9月22日,武安市中山小学70余名优秀学生代表到磁山文化博物馆,开启研学之旅。 磁山文化博物馆是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功能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包括磁山文化博物馆、磁山文化研学馆和磁山文化公园。被授予世界“粟之源”、国家级粟文化科普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河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学习、交流、提问,在馆员老师的引领下,开动脑筋,学知识,启智慧。 “磁博学堂”里,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展品、做笔记、和同伴交流互动。在兴趣盎然的过程中,感悟武安文化的博大精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粟米脱粒 体验劳作艰辛</b></h3> 用石磨盘、石磨棒给粟谷去皮,体验农耕劳作的艰辛,感受磁山先民的勤劳智慧,开展青少年劳动教育。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陶器制作 感知原始审美</b></div> 学习原始陶器制作技艺,感知原始拙朴的审美,在体验中培养青少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房屋搭建 培养动手能力</b></div><div> 磁山先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建造简单,冬暖夏凉。搭建房屋,培养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模拟考古 体验考古乐趣</b></div> 学生发掘、清理“文物”,探索磁山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在动手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普及考古知识,体验考古发掘的乐趣与艰辛,增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感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三个多小时的研学活动,学生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更广泛地学习磁山文化,也丰富了对远古人类生活的认识。让学生在动手参与的快乐过程中获得考古知识并培养科学精神。学生们有更多的获得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更加热爱武安的历史文化,热爱我们的家乡——武安。

磁山

研学

文化

博物馆

学习

学生

河北省

考古

体验

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