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它需要学生的共同劳动创造,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运行。学生作为教室的主人,理应为班级管理出一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能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爱好。”而班级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栖居室,教师更该守住自己的教室,让每一个生命在教室里开花。</p><p class="ql-block">一、摒弃值日生精细化管理,保护学生的劳动积极性。</p><p class="ql-block">值日生问题,一直是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重难点。现在很多地区的班主任,都会先制定出详细的值日生分工轮值表,然后请全体或部分热心家长轮值,帮忙带领孩子打扫班级卫生。虽然大部分班主任的初心只是让家长帮带孩子,但有的家长直接选择包办班级卫生,或者干脆撒手不管;也有的家长在班主任面前尽心尽力,班主任一走,他们就立马拉着孩子消失。所以,让家长帮带值日生的管理政策,不论实行多久,都会带来不少负面效果。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也给家长带来多余的劳动负担,甚至引起家长的反感。</p><p class="ql-block">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结合劳动的量力性特征,笔者在安排值日生轮值表时,只是按单双周的顺序,每天安排五个值日生,至于每个孩子做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当每个学生第一次做值日生的时候,笔者会注意观察他们每个人第一拿起的劳动工具,并在打扫过程中予以适时恰当的指导,如果他们做得不是很顺利,便会引导他们与其他值日生更换劳动工具,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任务。这样既能留足空间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力量和才能,让他们通过不断地劳动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劳动尊严,并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有利于保护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促进班级的民主化管理。</p><p class="ql-block">二、巧设值日劳动委员制度,引导学生发现劳动的价值。</p><p class="ql-block">当所有学生都经历过一次粗放式的值日劳动后,笔者趁热打铁设立了“值日劳动委员”一职,让全班学生,按号数轮流,一人做一天的劳动委员。在每位同学当值时,笔者只告诉他们,不一定要亲自帮忙打扫,主要检查值日生们是否将教室内外打扫干净、把课桌椅排列整齐、将黑板擦拭干净。简单的几点要点指出,值日劳动委员们还需要统筹安排每个值日生的打扫任务,特别是遇到有值日生请假缺席或者临时加入其他志愿人员时,更能锻炼值日劳动委员们的劳动能力,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显著增强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找回健全的自我。</p><p class="ql-block">实行中,轮到班里一位自控能力较差、相对比教不讲卫生的后进生当值时,全班孩子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他连自己都管不好,能行吗?”笔者信誓旦旦地回道:“你们能做到的,他也能!”那一次,这位首先受到质疑的值日劳动委员,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管理任务。这以后,这个孩子的位置周围,不再常常有小碎纸屑或者其他垃圾,就连穿戴也整齐干净许多,他也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行了。他的一系列转变,恰好验证了卢梭的那句话:“一个小时的劳动教育给他的,比终日向他讲述所记住的东西还要多。”</p><p class="ql-block">有了这位先行者,后续的值日劳动委员也更加尽心尽力,劳动效率也有所提高。</p><p class="ql-block">三、建立值日工作奖励制度,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幸福。</p><p class="ql-block">值日工作不仅要有任务、有标准、有程序、有指导,同时也要有评价、有激励,才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不断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幸福。基于此,笔者设立了“糖——表扬信——劳动之星——劳动达人”的班级梯级值日工作奖励:对于能完成任务的值日生,奖励一颗糖;认真完成任务的,向其颁发一封表扬信;几位值日生连同值日劳动委员推出一名“每日劳动之星”。一个月内,累计得到表扬信和“每日劳动之星”称号越多的同学,将被评为当月的“劳动达人”。</p><p class="ql-block">有效的奖励机制下,一年级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劳动热情日益高涨,主动留下做值日生的孩子也渐渐增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