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内在的基因密码就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整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2023年9月21日,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青岛市即墨区教育教学发展研究中心和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承办的青岛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活动暨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研讨在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举行。</p><p class="ql-block">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成员有即墨区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心组成员和联组组长、各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即墨区初中道德与法治部分青年教师。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青年教师新课标学习评价、即墨区公开课展示、学科基地工作交流、教学经验交流、互动式评课、会议总结及新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共六个环节。</p> <p class="ql-block">一、青年教师新课标学习评价</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描绘育人蓝图,新课标,指引育人方向。在新学期开学之际,为切实提高教师们对新课标的理解与实践能力,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即墨区教育教学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了关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讨会,区域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本次培训活动由杨海岩老师和刘兆霞老师主持,部分青年教师参加培训。</p> <p class="ql-block">二、即墨区公开课展示</p> <p class="ql-block"> 来自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的孙显岧老师展示的是《延续文化血脉》一课。孙老师在带领学生探索即墨文化研学之旅的过程中设置了学中华文化之根、扬革命文化之魂、观先进文化之盛、颂传统美德之举四个研学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展示并解说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理解中华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参加文化研学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发展的意识, 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学生通过交流生活中的感人事迹,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就在身边,培养了热爱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更能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p> <p class="ql-block">三、学科基地工作交流</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成立了以青岛市和即墨区教研室为指导,以学校领导为保障,以本校的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的青岛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学科基地常务负责人孙金华老师进行了《</span>基地促成长 扬帆再远航 ——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阶段性工作总结》汇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通过孙老师的娓娓道来和精彩讲解,充分展示出学科基地成员以“立德树人”为初心,精心研究新课标,深化落实课程改革,注重开发立足生活的优质课程资源、加强对中考命题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作业的设计研究,减少知识的机械记忆,突出学科思维方法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渗透正确价值观和必备品格的培养,实现课程核心素养的落地。基地成员立足课堂教学,通过听评课、主题研讨等形式,探索说、讲、练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定期研讨交流,并勇于承担全区教师培训、公开课磨课、经验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科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p> <p class="ql-block">四、教学经验交流</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12日——7月14日山东省思政课改革创新研讨暨优秀教学成果推广会在泰安市举行。参加会议的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的安美慧老师和青岛市即墨区潮海中学的魏颖慧老师分别进行了《在有效问题的破解中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育人路径——参加山东省思政课改革创新研讨暨优秀教学成果推广会学习感悟》和《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山东省思政课改革创新研讨会的思考与实践》的交流分享。</p><p class="ql-block"> 安美慧老师从综合把握梯度深度广度设计有效问题、依托具体情境多途径提升问题的实践性、掌握提问技巧关注课堂生成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安老师的课例展示基于教材,结合要点内容,有针对性的理解好、运用好时政资料,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思践悟,深耕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把道德与法治课讲深、讲透、讲活。</p> <p class="ql-block"> 魏颖慧老师的分享包括此行之获、课例展示和发展之路三部分内容,魏老师的分享给老师们带来一定启发。围绕教学主题,尝试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价值引导、道德意蕴、文化内涵等。以此为实现目标,来搜集与知识相关的时政热点(身边的故事)或(解决)生活中某种问题作为出发点,可以穿插法律知识、传统文化、视频歌曲等材料来充实情境,既增加了知识的内在营养,也提高了学科的外在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五、互动式评课</p><p class="ql-block"> 来自青岛市即墨区第二十八中学东部分校的于珍老师对孙显岧老师的课堂展示进行了精彩点评。于老师点评到孙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以播放学生文化研学精彩瞬间集锦视频的方式导入新课,以“即墨文化研学之旅”为主线,整节课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将教材知识更加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整节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无论是环节设置还是讨论问题的设计都充分关注到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孙老师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让课堂气氛融洽,赏心悦目的板书设计更为本节课增色添彩。</p> <p class="ql-block">六、会议总结及新学期教研工作计划</p><p class="ql-block"> 青岛市即墨区教育教学发展研究中心的王辉老师进行了2022-2023学年度工作总结、新学期教研工作计划梳理及会议总结。通过王老师的梳理总结,展现了全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群策群力、躬耕教坛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在教中研,研中学,学中成长,且思且行。王老师从积累、留痕、梳理、提升四个方面号召全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将科研与教研深度融合,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试着将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用教育理论进行串联,在总结提炼中走向系统性和理论性。不断提升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研究活力,推进即墨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素养的整体提升,努力搭建一个全区全市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为教研工作积蓄能量,实现智慧资源的共享,共同携手前行!</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9日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寄语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之锚,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托举起学生的成才梦想,造就更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栋梁之才,<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师者荣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