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加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锡林浩特市第二实验小学于9月21日组织师生们观看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感受太空舱里的那些“乐趣”,在这次天宫课堂中,分别有: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p><p class="ql-block"> 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项目有: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p> <p class="ql-block"> 航天员介绍了睡觉的地方,小型厨房,饮用水和冰箱,还展示了运动的地方。接下来就要开始有趣的实验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球形火焰实验</p><p class="ql-block"> 航天员在天空和地面做了同一个实验,让我们有机会详细观察,微重力环境与地面火焰的不同之处,在空间站中蜡烛的火焰呈近似球形,而在地面,竖直状态下蜡烛的火焰呈锥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这是因为,在地面有重力的作用,燃烧后的热气上升冷气下降形成了浮力对流,因此,蜡烛的火焰呈锥形。而在空间站里,微重力环境几乎消除了这种浮力对流,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相同,因此不管蜡烛的方向朝向哪一个方向,它的火焰都呈近似球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奇妙“乒乓球”</p><p class="ql-block"> 为讲述棉织物的疏水工艺,朱杨柱和桂海潮将擦汗毛巾裹在球拍上,将小水珠当成乒乓球,水珠并没有被织物吸附,而是在两个球拍间飞舞。两位航天员用水珠“打乒乓”引得学生们笑声不断,在解释完背后的原理后,朱杨柱把“乒乓球”一口吞掉,现场又是笑声一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见陀螺</p><p class="ql-block"> 陀螺实验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在微重力环境下展示角动量守恒原理,让陀螺保持静止。在微重力环境中,陀螺没有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此时,我们会观察到陀螺的角动量为零,因为它没有旋转。然后,我们给陀螺一个初始旋转的动力。通过启动装置,给陀螺一个旋转的推力。在旋转的过程中,陀螺的角动量会发生变化。航天员们也展示了动量守恒实验,此次课堂上也再现了“太空转身”,航天员桂海潮利用旋转的金属陀螺在太空转身。</p> <p class="ql-block"> 此次观看“天宫课堂”视频的活动,既让学生们感受到伟大祖国在航天事业发展上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又激发了全体师生爱国爱党、崇尚科学的意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将会经常引入时事大事件,让学生时刻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动态,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