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 什 古 城

蓝色和白色

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诸山和沙漠环绕的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犹如绿色的宝石镶嵌其中。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br>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000多年。<br><br><br> 我去过好多的古城,平遥、凤凰、阆中,这次又来到了喀什。<br> 喀什古城是很美的,美在于它是古丝绸之路上唯一“活”着的古城。<br> 来到这里,你似乎穿越来到了千年前的充满异域风格丝路城市之中。<br> 当你走过它的时候,你会感动于古城居民灿烂的笑脸、你会看到孩童们快乐的童年、你也会醉迷于那动人的音乐和美食中。<br>   当你走过它的时候,你会钟情于那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完全没有内地景区千篇一律商业化的感觉,它的模样就是人们几千年来淳朴自然生活的摸样,从来被改变过。<br>  诗人这样说,“你可以一眼望穿乌鲁木齐的五脏六腑,但你永远无法看透喀什那双迷蒙的眼睛”。<br><br><br> 我们错过了清晨10点的开城仪式,熙熙攘攘的人群也不像昨夜那样拥挤在大街上。游客们在林荫的路上悠闲地走着,街两边琳琅满目的商店让我眼花缭乱,也不知道该买些什么,跟着感觉走吧,毕竟还没有购物的欲望。<br><br><br> 三毛、阿黄他们一进城,就乘座着一辆观光车去周游全城了。<br>  我们则避开了热闹的街市,转向了静静的小巷去探寻那古城中的秘密。与其说是探寻,不如说是漫步,不期望遇到什么,又希望遇到些什么。<br><br> 维族同胞的民居似乎都是用粗大的木头为骨架,再用土黄的泥彻成的,而大门基本都雕饰了漂亮的花纹,十分的雅致又给人家的感觉,不像我们汉族的古建的大门,一副森严壁垒,就是要拒人们外的样子。我们无缘进入居民的家中参观,偶尔通过开着的门可以看到他们每一户家庭的内部建筑格局都各不相同,但一般是上下两层,有着强烈的伊斯兰风格内饰的门窗、楼梯和地板,干干净净别的别有一番情趣。<br><br> 迷宫一般的小巷里早晨,已经成为儿童们最佳的游乐时间。<br> 古城的早晨太阳光并不刺眼,气温也并不炎热,房屋前种植的绿植和花朵此刻都显得生机勃勃可爱迷人。<br>   儿童们应该是正在享受快乐的署假,他们或她们在这迷宫一般的小巷中,时尔出没在这里时尔出没在那里,愉快的笑容简单而又纯真。他们的头发有黄色的褐色的,但太大多数还是黑色的。<br> 他们活泼好动,有些还很顽皮,但是大多数文静可爱,尤其是哪些小女孩更是漂亮动人。<br>   那些三,四岁懵懂可爱的小男孩,或是半探着身子从自家的蓝色大门中探出身看看热闹的家门口都发生了什么事,或是光着小脚丫嗒小嗒走牵着妈妈的手走在光光的石板地上。<br>   有时你会在半掩的门缝里看到正在摇着摇篮,给在摇篮中熟睡的婴儿唱着歌的小姑娘,她动人的歌声,让她忘记了这枯燥的工作,也丝毫没有察觉到在门外观看的我们。也许是爸爸妈妈出去做生意去了,留下幼小的姐姐在家里照顾那还在襁褓中的弟弟或妹妹。或许这一幕情景对我们60后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那些独生子女,他们是完全没有兄弟姊妹大家庭的感觉,更不要说在家里需要承担的那份责任了,不能不说独生子女的家庭,对于每一个中国家庭来说是最大的失落。<br><br> 喀什儿童们是快乐而又幸福的,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神秘小巷子和迷宫一样的街道。这些让我回想起了那遥远的过去,也曾拥有过的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br>  这只是我们看到喀什那迷蒙眼神的一个精彩瞬间,我们又回到了那条熙熙攘攘的大街,路边的酸奶粽子又给与了我们一次最为美好的记忆。<br><br> 卖酸奶粽子的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少年,穿着蓝白色的小褂,稚气的面孔,带着些许的羞涩。但他却是手法娴熟,四平八稳地在为游客做着那看着也好吃的粽子。不知道他周围为什么还围着和他年龄相仿的少年,在看他做着自己的活,而不帮他一下,好像他们也是游客一般,充满着好奇心,看着这个稳健的少年完成着一项非常了不起的事情。<br>酸奶粽子2.5元一个,小菜星一元。<br><br> 当这可口的酸奶粽子与还带着温热的小菜,进入了自己的味蕾,才发现生活原来是多么的奇妙,它不在乎山珍与海味,而只在乎合理的搭配与合适的相遇,也许这种感觉只有在喀什才能体会得到。<br><br> 清晨的小巷是孩子们游玩的乐园,热闹的集市也是孩子们展现自己才华的地方。<br><br> 喀什需要慢下来细细地去品味。<br>  我们吃了酸奶粽子,又吃了酸奶刨冰,又喝了石榴汁,只是那在沙子中慢慢加热的土尔其咖啡不知道什么时刻才能做好一杯。<br><br> 这种做咖啡的做法实在是神奇,难道是怕咖啡煮糊吗?还是沙漠居民利用滚烫沙子加热食品最简单的办法!<br>   中午时分了,在绿荫下乘凉的我们,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了嘹亮的歌声和节奏明快带着欢快鼓点的琴声。我们寻着歌声和音乐,两拐三拐地登上了一个露台临街的餐厅,原来这歌声与乐声是为招览游客而设置的。<br><br> 小小的餐厅很别致,除了那一面临街的露台餐室,室内还有小小餐桌的餐厅,在临露台一侧的房间则是类似于中国北方火炕一样放着小炕桌的餐室,餐室房间正面的墙上已经挂满了维吾尔族的都答尔、热瓦普等乐器,三,两个人悠闲地在炕上坐着,似乎他们从来不知道时光匆匆,听着美好的音乐,品着醇香的奶茶,撸着美味的羊肉串,或者再摆弄摆那些能够弹出快乐节秦的乐器,高歌一曲,人生也许不会再有什么优愁与烦恼。<br><br> 我们相信这些维族同胞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他们除了心中的信仰的真主,他们也许更加关心的是音乐与美食。在这小小的餐馆,他们聚集在一起研究他们手中的乐器“热瓦普”,这里也许就是他们交流音乐的一个最普通而又便捷的场所。当我走近观看他们操弄琴时,居然也热情地问我是否会弹这些乐器,我是真可渴望将来会有那么一天会弹奏这些可爱的乐器。<br><br> 我们寻找了一个临街的桌子坐下,正好可以近距离地看着听着他们弹奏。其实这个小小的乐队只有两个人,一个弹着“热瓦普”,一个打着“手鼓”。热瓦普的琴声舒缓而又绵长,乎是像清清的溪流流过山涧,又像沙漠中的风吹过的声音,在手鼓欢快的节奏带动之下那深情的琴声,把我们的思绪带向了辽阔的原理野,带向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帕米尔。有时它的琴声也会直转而下,又将你的思绪带回了市井世俗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带来了自由与奔放,感觉到你自己的每一根神经都在与它进行着共鸣,与它分享着演奏者的情绪与快乐。<br><br> 这座活着的小城一定还有有许多的故事。石榴汁、刨绿酸奶、酸奶棕子、赤脚奔跑左街道上的孩子、还有在烈日下土红色的房子,它们都是故事中的原素,但远远又不止这些。<br>  当然不能忘记的还有动所的音乐,醇香的奶茶和美味的羊肉串。<br><br> 晚上在房车营地露营,一晚上轰隆隆的汽车声,这个营地确实不怎么好。<br>   补充一下,从和田到喀什,要经过叶城与英吉沙县,中午饭可以在英吉沙吃,然后可以去看看英吉沙小刀你是不是喜欢。 三毛在指导维族兄弟写汉字 买小刀的手鼓也打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