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促成长,课型学习达目标--浞景学校英语组校本教研记录

夏末

<p class="ql-block">  9月21日上午,浞景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展示开展了本周的校本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共三项内容:</p> <p class="ql-block">一、听评课</p><p class="ql-block">第一节课由田老师在八年级六班进行了m3听说课第一课时的授课。该堂课立足于本班学生的学情,结合区集体教研备课进行了合理化修改。本节课目标清晰,环节层层深入,由浅入深。新内容的学习由词到句,调动了大量的学生进行操练。全体英语组的老师积极参加听评课,并且根据本校的听评课模型,每个老师都有具体分工,听课老师坐于学生中间,更好的观察和记录学生的掌握情况,便于评课时有具体的数据支撑。听评课流程:</p><p class="ql-block">1. 磨课老师提前一天发课堂目标至本群,听课老师提前研读教材和目标;</p><p class="ql-block">2. 观课当天根据观课分工有侧重点的听课,注意坐于学生之中,不要挤在教室后方。</p><p class="ql-block">3. 听课结束后,观课组内部讨论讨论,选代表发言,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p><p class="ql-block">4. 总结梳理。</p><p class="ql-block">观课分工分三组:1. 目标设计与环节一致性组2.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形式和参与度组3. 评价形式和有效性组</p> <p class="ql-block">听课结束后,英语组老师在备课室进行评课,每组成员仔细分析了本节课的优缺点,例如二次达标是否扎实、对学生问题的点拨是否及时等。</p><p class="ql-block">第一组老师代表刘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情况评价:1.目标定位非常合理,符合学情,教师将大听力改成听后读环节,降低了难度。目标达成度方面,目标1大部分同学达标,小部分同学发音有障碍,反映小组合作时间不够。</p><p class="ql-block">第二组代表王老师根据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方面:1.词汇方面,都是教师领读或者优生示范后再开始活动,训练有素。2.教师有巡堂,观察细致。3.学生的参与度高。4 感受的环节教师没有查读,所以学生后期感受表述有障碍。5.小组讨论1次,高效。但个别小组组织不到位,可以再培训一下。第三组代表孟老师结合具体数据评价:1.评价以一对多的评价居多,评价面非常广。听力素材用举手看正确率的方式来评价,评价到位。2.建议针对出错的那些,可以再听一遍,重点句子针对听。针对比较级的出错的单词,可以板书问题,然后针对点拨。</p><p class="ql-block">徐圣臣组长评价:1.听评课要就数据分析,用数据说话。2 小组合作非常到位,组长指导组员学习。3 学生的课堂常规非常好。此外,建议如下:1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例如出现的fan,fun,find的问题应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方式预设出来。2 评价以后要有扎实的补救措施以及二次达标。比如nothing interesting可以反复的读,自读,查读。3 听说课听说练习太少,且没有通过教学设计突出单元重难点,缺少情境,如果将素材和对话的二听改成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对话框架结构,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表格来复述会更好;4. 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能支撑目标的达成,如教学环节三和目标二。</p> <p class="ql-block">二、英语课堂模型学习</p><p class="ql-block">第二个环节中,八年级学科组领学了课堂模型读写课的流程。备课组长刘老师领,进一步明确了读写课的课堂基本流程,针对校情和学情研讨读写课两课时的学习任务--第一课时以阅读课中以语篇的阅读理解为目标,第二课时为语言知识学习运用课,尤其强调关注情境的创设和精读足练环节中造句至少一拖五的训练强度。</p><p class="ql-block">三、变式朗读的推进</p><p class="ql-block">成员们结合本节课变式朗读的情况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明确了下一步的基本要求、基本流程、细节落实以及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并决定邀请区教研员段老师和北海的魏其玉老师入校指导。</p><p class="ql-block">通过本周的校本教研,老师们对听说课课堂教学中如何定位目标并扎实进行评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将积极研究变式朗读与课堂的结合,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努力。</p>

学生

老师

评价

教研

目标

评课

环节

课时

课堂

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