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秋之韵主题活动下,幼儿园创设了秋收的自然角,孩子们带来家里各种各样秋天的果实。番薯的形态各异,吸引了中班幼儿的关注,孩子们纷纷展开了讨论。</p> 小讨论 <p class="ql-block">👦🏻靳锦燃 : 这么多蔬菜,哪个可以给我吃啊?</p><p class="ql-block">👦🏻韩昊雨 : 这个怎么跟老鼠长得一样呀?好丑!</p><p class="ql-block">👦🏻段怡宏 : 老师,这个是土豆吗?</p><p class="ql-block">👧🏻刘炎桐 : 这个是红薯,你没有见过吗?</p><p class="ql-block">👧🏻郝可艺 : 这个红薯长得像小鱼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此刻对红薯的兴趣已经悄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活动,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去经验的需要,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结合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和本土资源,充分发掘番薯这一教育资源,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以番薯为切入口,激发幼儿对番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孩子的兴趣,我们抓住时机,开展了番薯大探秘的问卷调查。</p> 大探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主题活动开展前发放番薯大调查调查表,以幼儿的角度问幼儿,你想了解番薯的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乔家慧小朋友的问卷中提出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什么番薯会长在土里?</p> 探番薯 <p class="ql-block">👦🏻靳锦燃 : 长在外面,就被吃掉啦!它藏到地里面就不会被吃掉了!</p><p class="ql-block">👧🏻苏思彤 : 因为红薯的种子种在了土里面。</p><p class="ql-block">👦🏻高亚茹 : 红薯和土豆一样,它在土里睡觉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的想法💡真的很棒,为了验证孩子们的猜想,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网络查询,验证孩子们的猜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调查学习,我们找到了答案。原来番薯是一种根茎作物,它的根系非常发达,能够深入地下寻找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这一特点使得它能够抵抗干旱和饥饿的困扰,从而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繁盛。番薯根部可以积累大量的淀粉和糖分,是非常有营养价值的食品。番薯自然选择在地下生长,以便获取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同时更好地保护自身免受各种外界干扰和损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大量的查询和学习,孩子认识了番薯的根,番薯的茎,番薯的叶子。孩子发现了番薯的颜色也不一样。</p> 赏番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我们把真正的番薯请进班里,让孩子们与番薯面对面接触。</p> <p class="ql-block">👦🏻吴柯昊 : 老师,我摸到番薯是硬硬的!</p><p class="ql-block">👧🏻高亚茹 : 我闻到一股土的味道,这个番薯是土的味道。</p><p class="ql-block">👦🏻乔家慧 : 你看我的番薯是紫色的!跟他们的不一样。</p><p class="ql-block">👦🏻郝可艺 : 紫色的是紫薯,但是我不敢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孩子们简单的对话中,我发现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多种感官方式了解了番薯的基本特征,认识了红薯,还发现了紫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画红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让孩子们深刻的了解番薯,加深对番薯的印象和喜爱,孩子给番薯画了生动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画番薯的“肖像”时,聪明机智的孩子们找到了画番薯的好办法。沿着番薯的轮廓,孩子自己解决不会画的困难,成功的画出了番薯的“肖像”。也有一部分孩子,一边观察一边画,画的又生动又可爱,孩子们观察到了番薯有不同颜色,于是,在他们的绘画中,也给番薯画上了不同的颜色。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的悄然绽放,给了我很多小小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多种感官方式了解了红薯的基本特征,知道了红薯也是番薯中的一种。在孩子们的绘画表征中,孩子们观察到红薯的形态各异,颜色各不相同。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到了一切,原来他们的小本领都藏在了画里。我看到了孩子的能力,孩子们是有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我们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发现自己,表现自己…………</p> <p class="ql-block">👦🏻靳锦燃 : 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吃番薯呀?为什么我们不能吃番薯呢?</p><p class="ql-block">👩🏻🦰老师: 因为现在生的呢?做熟了才可以吃?你们在家里,番薯怎么吃呢?</p><p class="ql-block">👦🏻郝可艺 : 我妈妈给我煮的吃。你的书上画的是炸番薯。</p><p class="ql-block">👧🏻辛宜瑄 : 番薯可以熬粥吃。</p><p class="ql-block">🧒曹梓杰 : 我吃过烤番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我们总结出番薯的几种吃法,孩子们选择最多是烤番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孩子们开启一场烤番薯之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自己清洗番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着孩子们洗好的红薯,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粗,有的细。于是,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需要解决。</p><p class="ql-block">👩🏻🦰老 师 : 谁知道什么样的红薯容易烤熟?</p><p class="ql-block">👧🏻苏思彤: 小的红薯容易烤熟。</p><p class="ql-block">👦🏻杨浩宸 : 细的红薯容易烤熟。</p><p class="ql-block">👩🏻🦰老 师 :那大的和粗的红薯怎么才能烤熟?</p><p class="ql-block">👦🏻吴柯昊 : 那你把它切开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讨论中,孩子找到了办法让又大又粗的红薯尽快烤熟。于是,我按照孩子们办法,把大红薯切成块和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所有的番薯被切开后,露出了不同颜色的薯肉,孩子们欣喜若狂。</p><p class="ql-block">🧒郝镜惟 : 你看这个是紫色的薯,你敢不敢吃?</p><p class="ql-block">👧🏻乔家慧 : 我敢吃。</p><p class="ql-block">🧒白佑涵 : 我可不敢吃!</p><p class="ql-block">👦🏻郑子航 : 等烤熟了才能吃!</p><p class="ql-block">👧🏻辛宜瑄 : 老师,你看这个番薯里头是白色的。</p><p class="ql-block">👧🏻郝可艺 : 这个番薯里头是黄色的。</p><p class="ql-block">👧🏻张依一 : 这个番薯里头是金色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已经发现番薯肉有着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颜色是不同的味道吗?让我们一起等待烤红薯的味道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分工合作,有的端番薯,有的摆番薯,不一会,烤箱放满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番薯…………</p> <p class="ql-block">烤箱终于通电了,不一会,烤箱散发出烤番薯味道……孩子们开心极了!</p><p class="ql-block">👧🏻苏思彤 : 老师,我闻到了香香的味道!</p><p class="ql-block">👧🏻何易函 : 老师,我闻到了甜甜的味道!</p> 品番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番薯终于烤熟了,孩子如愿吃到了自己做的烤番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番薯品尝会中幼儿围坐在一起,纷纷拿出自己的番薯美食,闻一闻香味,说一说形状,品尝中孩子们不知不觉知道番薯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更加深了同伴间合作感情,体验了分享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有关番薯的活动开展中,孩子们参与番薯的一系列活动,发现番薯、探究番薯、摸红薯、闻红薯、画红薯、洗红薯、烤红薯等等,我们看到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提升。我通过收集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并展示在主题墙上,留下教育过程及痕迹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看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增强孩子们参加活动的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 : 赵霄文</p><p class="ql-block">初审 : 徐乙力</p><p class="ql-block">复审 : 全家红</p><p class="ql-block">终审 : 姜 波</p><p class="ql-block">报送单位 : 哈业胡同中心幼儿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