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深度游—4

沈凌芳

<p class="ql-block">甘泉大峡谷之桦树沟,峡谷全长1100米,高15 至25米,峽谷蜿蜒悠长,常年溪水潺潺,崖壁绿苔茵茵,象形图案丰富多样,浮光掠影,宛若天工开卷,令人神往。有“仙女思凡”“时光隧道”“天外来客”等微景观,被誉为“摄影天堂”。</p><p class="ql-block">与其他峡谷不同的是,桦树沟的山体造型更加奇特、色彩更加丰富,刀劈斧刻的岩体肌理更加雄浑遒劲。大凡进入这里参观的游客,就犹如进入了一个奇幻的艺术宫殿,于是就有了光怪陆离、斑斓似梦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桦树沟”是甘泉雨岔大峡谷中风景最为独特、风光最漂亮的一个峡谷。</p> <p class="ql-block">只要恰逢好的光线,都能在这里拍出漂亮的”大片“,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的馈赠吧!</p> <p class="ql-block">甘泉大峡谷之月牙沟</p><p class="ql-block">月牙沟峡谷全长约400米,高10余米。红色的石头、绿色的苔藓、黑色的腐殖质留痕、白色和黄色的泥膜,加上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阳光照射,使得峡谷内光影斑驳、如梦似幻。这里也曾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同时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基地,9月中旬刚开放。</p> <p class="ql-block">再游黄帝陵</p><p class="ql-block">黄帝生活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他合炎帝、败蚩尤,统一了三大部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领尊先民们始制衣冠、造舟车、定算数、创医学、定音律、重衣耕、养蚕桑,发明了指南车,建立了夫妻制, 开创了文明先河。黄帝列为五帝之首,被尊为奠基文明、肇造华夏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即指由黄帝纪元开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柏</p> <p class="ql-block">老字号西安饭莊美食</p> <p class="ql-block">习总书记曾光临过</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西安钟楼,灯光璨灿</p> <p class="ql-block">不愧是十三朝古都,穿越时空的人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风陵渡,相传是黄帝贤相风后发明指南针战败蚩尤的地方。风后死后,黄帝把他葬在他战斗过的地方,谓之风陵。由此,渡口称风陵渡。这处“鸡鸣一声听三省”的渡口,历史上一直以摆船渡河,来连接晋、陕、豫三省。黄河经过九曲十八弯奔流到潼关附近,因受华山所阻,折向东流,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冲,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风陵渡。也是郭襄初见杨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河对面是闻名于世的潼关古城和古渡。</p> <p class="ql-block">潼关—位于黄河洛河渭河三河交汇处,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发生大小战役82次 ,很多都是决定王朝交替的事件。潼关作为一处关隘,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它是关中的东大门。作为潼关古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修建三门峡水库,专家过高估计了蓄水,认为潼关古城处于淹没区,导致古城整体搬迁,人去楼空的古城被拆除。很多拆下来的古建筑被用于建设新家园。投资40亿修建了一座潼关古城,风景还是不错的,免费对外开放,但游客很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楼</p> <p class="ql-block">返程路上,打卡三门峡的地坑院</p> <p class="ql-block">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丘古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古城又称归德府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现存地上的归德府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开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现存归德府城之下同时叠压着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元朝时期修建的归德府城、北宋时期的应天府南京城、[38]隋唐时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汉时期的梁国国都睢阳城、周朝时期的宋国都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王亥是中国的华商始祖,阏伯的六世孙,冥之长子,继任为商部落首领,先公之一。</p><p class="ql-block">王亥不仅帮助父亲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还发明了牛车,开始驯牛,为人使役,是一位很有作为的人。</p> <p class="ql-block">商丘火神台</p><p class="ql-block">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火星台村。</p><p class="ql-block">距今40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早2200多年。</p><p class="ql-block">火神台形如墓,高35米,火神台台上建有阏伯庙,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元代建筑)。</p><p class="ql-block">传说五帝之一的唐尧封他的哥哥阏伯于商丘负责管理火种,一是管理火种,以便人们可以随时取到火;二是祭祀火星并观察火星的运行,以便及时地告知人们防灾避祸并适时地播种收割。</p> <p class="ql-block">阏Yan伯是中国早期的天文学家,又名契,他是中国早期的天文学家,死后葬于高丘上,因此,后人称他的墓地为阏伯台、火星台火神台或商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北宋兴学,始于商丘”。与当时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井称北宋"四大书院",且居"四大书院"之首,是四大书院中唯一被升为国子监的书院。</p><p class="ql-block">千余年来,由于战火、洪灾等原因,应天书院遭到严重破坏。在各方努力下,应天书院虽然得以重建,但与其鼎盛时期的风采相比,难以接受。放眼望去,满园荒草,在烈日下摇曳,静静地陪伴着大殿内范文正公千载之下的寂寞。偶而有三两个游客,勿勿而来,勿勿而去,因为实在没有太多内容让人留连。</p> <p class="ql-block">八关斋</p> <p class="ql-block">颜真卿书写的《八关斋会报德记》原碑(残)</p> <p class="ql-block">康熙乾隆的墨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