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芳书法作品汇集~临帖篇2023.9.20.

仇桂亭

<p class="ql-block">充满阳光的退休生活!</p> <p class="ql-block">马文芳女士近照</p> <p class="ql-block">马文芳女士个人简历:</p><p class="ql-block">马文芳1952年生于天津,1969年下乡到河北赵县。插队八年后返城。 </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 我们这一辈,学会了忍耐,理解了后悔。 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 人生没有白吃的苦,更没有白走的路。每一份苦,每一处伤,都会成为日后的徽章。 过去我总是报怨生活,因为脚下的路坎坷;现在我却感谢生活;因为难行的路上风景奇特 没有崎岖坎坷不叫攀登,没有痛苦烦恼不叫人生。</p><p class="ql-block">退休后,我的生活很简单,骑行、旅游、爬大山。 我的生活很潇洒,打球、唱歌、练书法。</p><p class="ql-block">愿朋友们和我一样,笑对人生,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享受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晚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临帖:唐·张旭~古诗四帖</p> <p class="ql-block">张旭唐代,张旭的草书,意境上是最高层次的境界。他的草书艺术有两大特点:一是他的书法是胸中激越的感情的倾泻,所以具有强烈的撼人心魄的力量。二是他的草书取法于大千世界,形象思维与联想得以充分运用,因而达到神奇的境界。 《古诗四帖》共录古诗四首,在章法上连绵回绕,逸势遄飞,且在原有结构上,将上下字的笔画紧密相连,而又夸大了疏密聚散的变化。或如夏云奇峰,瞬息万状;或如雨珠夹雪,利落参差。而通观全篇,则字与行间又顾盼有情,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临帖:唐·张旭~古诗四帖(手卷)</p> <p class="ql-block">(二)临帖:唐·怀素~自叙帖</p> <p class="ql-block">怀素长沙人。《自叙帖》为怀素大草的代表作,前半段叙述他自己学书的经过,行笔舒缓,如行云流水,飘逸自如;写到别人对他的称赞时,笔势渐趋狂放,笔飞墨舞,回环缠绕,如夏云因风,变化万状,终篇二十行,更是狂态必露,痛快淋漓地尽情挥洒,如狂风骤雨,走虺惊蛇,气势磅礴。最后落款,在高潮之后嘎然而止,余味无穷。怀素与张旭齐名,史称"颠张醉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创作方式,都喜于酒后挥毫。常在酩酊大醉之后,奋笔狂草,在绝对自由的挥洒之中表现自已。他们的书法,毫飞墨喷,满纸烟云,神出鬼没,,变化莫测;把天地万物的种种变化、个人胸中的喜怒哀乐,尽情地倾泻出来,使书法艺术的表现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节临:唐·怀素~自叙帖(手卷)</p> <p class="ql-block">(三)临帖:明·王守仁~娇亭说(手卷)</p> <p class="ql-block">王守仁明代,浙江余姚人。清代钱大昕在跋语中盛赞其书法劲拔,神釆苍秀。并说《矫亭说》笔势纵逸似李北海,生平所说先生真迹以此为最矣!</p> <p class="ql-block">(四)临帖:宋·黄庭坚:松风阁</p> <p class="ql-block">黄庭坚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用笔善藏锋而巧于顿挫,逆入平出,回锋藏颖,"无平不陂",变化丰富。其笔势如奇峰争险,岫云环山,把静与动的美糅合在一起,具有沉着痛快的特点。 《松风阁》诗帖是他的晚年作品,其用笔苍劲挺拔,沉着坚定,涩而不滞,畅而不滑;其结体呈放射状,直中有曲,似奇反正;其行气如引绳贯珠,节奏活泼而韵度飘逸。</p> <p class="ql-block">(五)临帖:毛泽东词一首~临江仙</p> <p class="ql-block">《临江仙》词为:柳绿花红莺燕舞,京都料峭风微。菊香书屋奏琴徽。明月依然在,何时彩云归。地覆天翻君亦老,东征北伐声威。草山薄雾拂单衣。我今寻老友,把手话心扉。毛主席这首词写得情真意切,也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整篇以成熟的毛体草书风格一挥而就,诗词字体安排的大小錯落有致,穿插得体,墨色浓淡有度,前后浑然一体,用笔圆润猷劲,儒雅洒逸,笔画细节交待的清晰果断,字体漂亮端庄,草法纯粹堂正,充满文人气息。这首诗毛主席赞美了民主革命运动年代蒋介石作为当时的领导人,对旧中国军阀进行东征北伐所作的贡献,回顾了当时为寻求民族独立、建立现代国家制度而共同奋斗的友谊,表达了毛主席希望和平解决两岸问题的愿景。</p> <p class="ql-block">临写毛主席词一首:临江仙</p> <p class="ql-block">(六)临帖:元·赵孟頫~千字文</p> <p class="ql-block">元.趙孟頫《行书千字文》作为趙孟頫晚年的作品,其风力即绕开唐宋意趣,直追"二王"的晋代风流。此书先以较为严谨的楷书书写,后逐渐舒展,转为流畅的行书。通篇给人以隽秀清丽,雅致精美之感。此卷用笔精到,结体端庄,从头至尾写下来,几无败笔,表现出了极高的控笔能力,书写淸丽幽深,浑圆透彻,有一种从容开阔的壮美。气息如江河流溢,排山倒海的气势虽不如武库矛戟,但其绵延熟稔,则如同明镜般清澈圆润。</p> <p class="ql-block">(七)临帖:草书百诀歌</p> <p class="ql-block">《草诀百韵歌》是明韩道亨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书写的。 《草诀百韵歌》是把比较通行的草字集中起来,找出它的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编成五字一句的韵文,以便于记忆。此帖对初学草书来说,可以起到入门作用。</p> <p class="ql-block">(八)节临集王《圣教序》</p><p class="ql-block">《圣教序》概说 怀仁集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唐咸享三年(公元672年)长安弘福寺僧怀仁及其合作者诸葛神力、朱静藏用了二十五年功夫,从右军墨迹里集摹而成的碑书,共二千五百多字,碑首刻有佛像。原碑现存陕西博物馆碑林。这篇序文是唐太宗为了表彰玄装法师远涉西域,求取大乘佛法翻译经、律、论三藏要著而作,又由太子李治(高宗)撰记。这样一篇由皇帝与太子为之亲制的序记,对当时佛教徒来说,是最有权威的[护法]。对这样的重要序记,当然要物色最有权威代表性的书家来书写,并勒石传世。除了褚遂良及王行满写本以外,沙门怀仁遂有集摹王书之作。这一巨作是中国书法艺术史和金石史上的一项卓越贡献。长期以来,这一杰作被誉为[山阴嫡嗣],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被历代书法家奉为临池司书的楷模,更重要的是在集字钩摹、勒石、镌刻等方面表现了高度技巧,保留了大量王羲之墨迹,不失为诸存右军法书的宝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集圣教序》的可贵,就在它基本上保持了王书的特有风格。王书点画骨力劲健,起落转侧,如断金切玉,干净明丽;结体则似欹反正,若断还连;疏处不觉空阔,密处间不容光。写行书而有极深的楷书功夫,故端严平实,又具备娴熟的草书笔势,因此虽工不板,动而能静。总之,王字之好,在于平和简静,遒丽天成。</p> <p class="ql-block">节临《集王圣教序~心经》</p> <p class="ql-block">(九)临帖:元代赵孟頫《胆巴碑》</p><p class="ql-block">赵孟頫是我国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擅长真、行、草、隶、篆各种书体,其中以行楷书造诣精深,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胆巴碑》[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系西番突斯旦麻人,原名胆巴,一名嘉葛刺思,元至元七年(公元一二七0年),世祖忽必烈赐号帝师,大德七年(公元一三O三年)卒,皇庆元年(公元一三一二年)追封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此碑是赵孟頫在延祐三年(公元一三一六年)六十三岁时书写的,是[赵字]行楷书中的代表作。字体秀美,神采焕发,可谓意在笔先,笔到法随。于规整庄重中见潇洒超逸,达到了[精奥神化]的境界,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十)节临宋徽宗草书千字文</p><p class="ql-block">宋徽宗(赵佶1082一1135)作为皇帝,他对于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面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提倡和创作,以及对于艺术的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他的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笔字像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草书师法怀素,笔翰飞舞,气势宏大,一气呵成。赵佶与众多书家一样,也喜欢书写千字文,留存至今的两件千字文墨迹,犹如晶莹的双壁,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艺术功力。此卷书于宣和四年(1122)是年作者恰好四十岁,已是他短短一生中的晚年,正是其书法大成之时。</p> <p class="ql-block">(十一)闲暇时光~骑行锻炼(视频)</p> <p class="ql-block">三亚旅游纪念</p> <p class="ql-block">此书法相册从拍照、装框、整体制作⋯⋯都是由老、中、青贵人相助。一路走来,大家尽心尽力。耗时、耗力精心制作。在此我向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p><p class="ql-block"> 感谢石家庄老年大学! 感谢书法吴老师的辛勤付出! 感谢当今这个好时代!</p><p class="ql-block"> 马文芳</p><p class="ql-block"> 2023.9.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