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相府 作者 魏月琴

月琴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出行的目的地是晋城市,参加“三晋之春”合唱比赛。</p><p class="ql-block"> 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是山西省下辖地级市之一,地理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的交界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晋城市也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遗址、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名胜古迹众多,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是高僧慧远、天文学家刘羲叟、孔三传、王国光、陈廷敬等名人故里。</p> <p class="ql-block">  我们带头人周团长和樊老师对此次活动提前做了精心的设计和攻略,除了参加比赛之余还皆顾了游玩,这与我们而言是何等美事啊!</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行程档次满满,晚上下榻酒店,第二天五更起来,化妆、吃早饭。上午在晋城人民大剧院合唱彩排加比赛,紧锣密鼓,紧凑有序,为了不留遗憾,中饭过后就向皇城相府移动。</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去过山西的平遥古城和王家大院,一定领略了晋商家族院落的魅力,这一次在山西的晋城,你将领略到另一种家族院落,官宦士族院落风范。</p> <p class="ql-block">  关于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国家5A级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后来由于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从明朝孝宗到清乾隆间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共有9人进士,6人入翰林。到了陈廷敬,更是鼎盛时期,家族缘源远流长,无与伦比。乾隆皇帝曾经亲书“积德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到楹联给予褒奖。</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古人看来,一生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院子,是无比荣耀的。春有野花开满园,冬有积雪浮楼端,不像皇宫那样辉煌,但只愿在人间繁华外,静守岁月。</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建成今日规模,总共历经陈家八代人共同构建才完成。 </p><p class="ql-block"> 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所建,名为“斗筑可居”。 外城为清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所建,名为“中道庄”。</p> <p class="ql-block">  内外城总长为678米,全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为城堡式建筑;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有一种北方人家的磊落大气,也不失江南人家的精致巧妙。</p> <p class="ql-block">  其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中华字典博物馆,共设有5个展厅。</p><p class="ql-block"> 在《康熙字典》这个展厅里,有河南省郑州市花少峰先生,向博物馆无偿捐献了一套祖传藏书——康熙本朝《康熙字典》。康熙本朝《康熙字典》是一套民间发行最早版本的《康熙字典》,现存数量很少,是一套罕见藏书。</p> <p class="ql-block">  《康熙字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是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圣旨编撰《康熙字典》。编撰历时六年,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成书,共收录汉字470035个。</p> <p class="ql-block">  《康熙字典》是收录汉字最多的一部字典,全书分十二集,从子集到亥集,每集分为上、中、下三卷,分别排列214个部首。内容引用古代诗文以追溯字源,注明历代的用法以佐证其变迁。《康熙字典》问世后,它的文字、音义、书证被广泛引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有127多种版本。</p> <p class="ql-block">  史书记载陈廷敬72岁辞去丞相后,康熙皇帝命他总裁《康熙字典》的编修。陈廷敬不顾自己年老多病,伏案躬耕,夜以继日。</p><p class="ql-block"> 康熙皇帝巡视书房,看到白发苍苍的陈廷敬,一丝不苟审编字典,深受感动。于是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曲径通幽 拾级而上,有最具特色的建筑物是取“河山为囿”之意的河山楼。</p><p class="ql-block"> 据说是为抵御流寇侵扰所建,整体为砖石结构,没有方木,同时能容纳千余人避难。如此大规模的民用军事防御堡垒,一般人很难想象,即使今天看来,河山楼的设计也非常科学合理。</p> <p class="ql-block">  它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两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为了便于探知敌情,河山楼楼顶不仅建有垛口和堞楼,而且还专辟有利于转移逃生的秘密地道。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河山楼内还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储有充足的粮食。</p><p class="ql-block"> 不过小有遗憾,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周六,由于怕人流量太多没有开放,我们只能从外观上游览。</p> <p class="ql-block">  站在河山楼士兵家丁用于操练的宽阔平坦的平台上,环顾四周:如果不是亲见,你很难想象,在这群山之中、黄土之上,还能有完好存在着如此的豪宅巨室,像一座清灰色的宫殿,傲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  皇家看故宫,官家看皇城。故宫之美,举世无双;皇城之美,古朴精致。在中国,不应只有皇宫的记忆,也应该有民间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迎着拂面而来的微风,令人不觉得感慨万千:一座古城,就是一本古书。它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地嵌入字里行间,在临风开卷的时候,让人身处期间的人们浑然不觉身在历史的瞬间,从时间的褶皱里品读沧桑。</p> <p class="ql-block">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副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城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