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图片故事》——重庆红色之旅

西藏老王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7日,西藏人大常委会成都退休支部,一行30人。自成都前往重庆,开始“不忘初心,缅怀革命先烈,重温主题教育红色之旅”。三年前,支部就有缅怀先烈重庆之旅的安排。因疫情防控,耽搁行程。此行如愿,大家尤其珍惜。</p><p class="ql-block">在成都的23人,赶早集中在成都东站,一并乘坐D354动车出发。</p><p class="ql-block">外地的朱朗时、李文杰、陈兴礼、侯小柱等人,分别从大英、广安等地乘车到重庆北汇合。</p> <p class="ql-block">时值“九一八”纪念日,来到著名的周公馆。感念老一辈领袖抗战之功勋,一行人在周恩来周公塑像前合影。随后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周公馆。</p><p class="ql-block">厚厚的一本留言薄,写下参观者的感受体会。我代表西藏人大常委会成都退休支部,在留言薄上写下我们的体会。曾经的日子里,先辈们以非常的胆略。在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胸怀民族大业,展现非凡的智慧。终成建国大业,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今天,人民愈是幸福,国家愈发强大。愈发倍感领袖和先烈们初心笃定,为中华民族走出苦难,步入辉煌功勋彪炳史册。</p> <p class="ql-block">"六个杰出楷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同志是不忘初心</p><p class="ql-block">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同志是对党忠诚</p><p class="ql-block">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同志是热爱人民</p><p class="ql-block">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同志是自我革命</p><p class="ql-block">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同志是勇于担当</p><p class="ql-block">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同志是严于律己</p><p class="ql-block">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p><p class="ql-block">-﹣习近平</p> <p class="ql-block">昨天,从成都乘动车到达重庆。随即前往白公馆、渣滓洞,缅怀革命先烈。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大都已经耳熟能详那些可歌可泣的红岩先烈。甚至在我们的少年时分,读过《红岩》小说。江姐、许云峰、成岗、华子良、双枪老太婆,这些鲜活的人物,曾经鼓舞着我们,指引我们勇敢前进。</p><p class="ql-block">此行,大多数人都是初次前来。大家心怀崇敬,万般感念。在当年渣滓洞的狭窄牢房、在白公馆特务的严密监控下,先烈们那般乐观而豁达。理想坚定,信念不改,主义不变,刚毅决绝,笑对死亡。走进暗黑潮湿的牢房,默念我们熟悉的名字。他们鲜活而生动,栩栩如生。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支部的老前辈,老大哥。那些斑斑驳驳的墙面,我们仿佛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清晰而又熟悉。在那冰凉的牢房,似乎尚能感知他们铿锵有力的步伐,坚定而又充满自信。</p><p class="ql-block"> 黎明前的黑暗中,在“11.27”的大屠杀中,他们的献身崇高的理想,走的从容不迫,淡定而坦然。我们今天重温这一段历史,难免心潮澎湃,多少追思,多少谓叹!那是我们这个苦难的国家,即将新生的时刻。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的新中国就像躁动母腹即将呱呱坠地的婴儿;就像大海之上望得见桅杆的一艘航船;就像东方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天亮时分,前辈们倒在黑暗中。</p><p class="ql-block">走在渣滓洞山间小道,回首白公馆,追思先烈事迹。仔细观看烈士遗物,思绪回到那令人感动,激昂,唏嘘不已的时刻。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p><p class="ql-block">后来者,且深思,且珍惜。</p> <p class="ql-block">这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群体。这些烈士,有人连照片都没有留下,令人不禁唏嘘感叹。在渣滓洞、白公馆、在红岩村烈士墓前,无不散发着烈士们峥峥豪气。渣滓洞山中小道,草色青青,花儿灿烂。阳光是多么耀眼,前来拜会先烈的人们,无不喟叹山河依旧,烈士千古。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几十年洒泪揖别,英魂激荡。追忆和前来拜访烈士们,虽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是我们和前辈的精神交流。他们走了,他们和我们依旧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们的精神族谱上,他们永远居于高堂之上。</p> <p class="ql-block">这次“红色之旅”,也是退休支部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走进渣滓洞、白公馆,体会先烈们不忘初心,意志弥坚。道路曲折坎坷,充满艰辛,面对死亡,他们坚信,理想终将实现。而后来者重温历史,务必警醒。这也是毛主席在延安“七大”,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之初心。我们近距离在“桂园”“周公馆”再一次领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谆谆教诲,用“狱中八条”反思今天主题教育。这就是我们“红色之旅”的最深切体会,最珍贵的一次再教育之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狱中八条,是革命志士罗广斌提交的《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中最后一章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牺牲在渣滓洞、白公馆革命志士在生命最后一刻向党作出的浸染着鲜血的报告。</p><p class="ql-block">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p><p class="ql-block">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p><p class="ql-block">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p><p class="ql-block">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p><p class="ql-block">五,切勿轻视敌人;</p><p class="ql-block">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p><p class="ql-block">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p><p class="ql-block">八,惩办叛徒、特务。</p><p class="ql-block">1948年9月,共产党员罗广斌因叛徒出卖被捕,随后被关进渣滓洞监狱楼上七室。同室有一位囚犯张国维,直接领导过罗广斌的工作,互相很熟悉。乘特务看守不注意,两人悄悄交谈。张国维十分冷静地分析罗广斌的情况。罗广斌的哥哥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基于此,张国维估计罗广斌最有可能活着出去,他叮嘱罗广斌要注意搜集情况,征求意见,总结经验,有朝一日向党报告。从此,罗广斌肩负着这项特殊任务,作了一个有心人。“11·27”大屠杀那天子夜,当渣滓洞的屠杀火焰还在燃烧之际,在白公馆的罗广斌带领十多位难友,乘敌人疏于看守之机,冒死突围,三天之后迎来重庆解放。罗广斌终于活着出来,得以向党报告烈士们的最后嘱托。</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为了执行难友们的嘱托,罗广斌每天夜晚趴在地铺上奋笔疾书,追记和整理同志们在狱中的讨论和总结。到12月25日,即大屠杀后的第28天,重庆解放后的第25天,罗广斌的这份名为《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上报给中共重庆市委。</p><p class="ql-block">狱中同志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就是强烈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党的自身建设中最重要的是领导班子的建设;在领导班子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防止领导成员腐化。这是狱中同志们痛切感受到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教训。 </p> <p class="ql-block">红岩村,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包括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等周边景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这里,史迹厚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群像丰满。这里也是探寻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重庆的红色之旅,在炎热的午后结束。</p><p class="ql-block"> 怀着崇敬之心,来到《红岩纪念馆》——十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我们一行人,在当年周公主持会议的简单朴素的会议室坐定。回顾艰苦卓绝的年代,那些可歌可泣的重大事件。仿佛能听到周公那沉稳刚毅的声音,顿时,回到风云际会的时刻。一时,心诸万千。我们高唱“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色之旅结束,想起了《红岩》。少年时分,从这本书里寻找陌生的重庆。此后,1972年再读这本书:1980年在拉萨又读:55岁那年,出差下乡,又重读。休假时,小住歌乐山。在重庆西藏中学看儿子,闲时,闲走歌乐山。此番重庆,吾已年近70,再度缅怀先烈,走进革命教育基地。不由自主就回到了《红岩》中的情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抗战胜利纪功碑浓黑,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海里,长江、嘉陵江汇合处的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这个阴沉沉的早晨,把人们带进了动荡年代里的又一个年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在这变态繁荣的市区里,尽管天色是如此晦暗,元旦的街头,还是照例挤满了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卖报,卖报!《中央日报》!《和平日报》……”赤脚的报童,在雾气里边跑边喊:“看1948年中国往何处去?……看美国原子军事演习,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卖报声里,忽然喊出这么一句:“看警备司令部命令!新年期间,禁止放爆竹,禁止放焰火,严防火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在川流不息的人海里,一个匆忙走着的青年,忽然听到“火警!”的叫喊声,当他转过头来看时,报童已经不见了,只是在人丛中传来渐远渐弱的喊声:“快看本市新闻,公教人员困年关,全家服毒,留下万言绝命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个匆忙走着的青年,便是余新江。今天,他没有穿工人服,茁壮的身上,换了一套干干净净的蓝布中山装。的眉下,深嵌着一对直视一切的眼睛;他不过二十几岁,可是神情分外庄重,比同样年纪的小伙子,显得精干而沉着。听了报童的喊声,他的眉头微微聚缩了一下,更加放快脚步。两条硕长的胳臂,急促地前后摆动着,衣袖擦着衣襟,有节奏地索索发响。不知是走热了,还是为了方便,他把稍长一点的袖口,挽在胳臂上,露出了一长截黝黑的手腕和长满茧巴的大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藏老王于重庆菜元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