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黑城——西域之行(五)

知音

<p class="ql-block">  从怪树林出来,驱车赶往黑城。这是一座屹立在大漠中近千年的历史古城,一座即将被漫漫黄沙淹没消融的苍凉之城。黑城的边上,原来无边的戈壁已经是黄沙漫漫了,黑城无奈地面对着越来越近的沙漠。</p> <p class="ql-block">  黑城是一座废弃的古城遗址。黑城门口的简介是这样记载的:黑城位于弱水河畔,是古丝绸之路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据史料记载:公元九世纪,西夏政权在此设置了“黑水镇燕军司”,公元1286年明朝大将冯胜攻破黑城后,此城废弃至今。它东西长421米,南北宽374米,高9.2米,总面积15.4万平方米。城墙西北角屹立着五座高低不等的覆钵式佛塔,成为黑城独特的标志。</p> 黑城出土的文物震惊了世界考古界,成为中国考古史上与殷墟甲骨文、敦煌遗书和居延汉简,相齐名的重大发现。黑城由此蛮声海内外。2001年,黑城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黑城独特的标志——覆钵式佛塔。<br> <h3>  这几个土疙瘩已经不知是什么建筑的遗迹了。虽然只剩下半截,但面对着无边的黄沙,它还是屹立着不肯倒下。</h3> 城的另一个角落边有座清真寺的遗址。远远望去,像一座孤坟。 那方形城墙的地方,就是当年坚固的城门。厚重的城墙,诉说着厚重的历史。不知浴血攻城的那天,是否也是这样蓝蓝的天。 大漠似海,在吞噬着大片土地的同时,也在吞噬着昔日的古城。人类生活的痕迹就像留在流沙表面上的足迹一样,不用多久就会消失殆尽。 黄沙慢慢爬上了这近10米的高墙,旧日的城墙在肆无忌惮的它面前,还能撑多久呢呢?<div>  原来的城门已被黄沙淹没,在另一面的城墙,有一个门洞让游客进出的,不知为什么也用木栅栏挡住了,但从城墙外面还可以看出原来的城墙是非常高大的。</div> 想到也许永远不会再来这里,也学着游人在高大的古城墙前摆个pose留作永久的纪念。<br> 这是登上城墙的台阶,现在已铺上了木栈道,方便游人的上下。 在城墙上看,原来的城墙是如此之宽。 城墙内已看不见像样的建筑了,唯有这些遗迹默默地屹立在无际的沙海中。 千年往事随潮去,多少年来,除了大漠的风沙外,也许只有我们这些偶尔的游客会打破这里的沉寂,给这座死城带来一丝活力。 站在城墙上看过去,已经难以分别是沙漠正在攻城,还是黄沙已经漫进了城内。<br>  城外起伏的座座沙丘,就像来袭大军的营寨。不知当年守卫黑城的人们,站在这里面对明朝铁骑的进攻,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阳光暖暖地照在这片废墟上,在波涛般的沙纹留下长长的身影,周围是那么空旷寂静。面对黑城废墟,我独自一人站在那里,对自己问着一个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任凭思绪飞翔在空中,唏嘘感叹着黑城悲惨的命运。 黑城被废弃距今已近一千年了,只有这几座佛塔还保留得比较完整。也许在它们自己倒塌之前,沙漠就会吞噬了这些文明的遗迹……。 <p class="ql-block">  就要离开黑城了,阳光下的黑城呈现着一种苍凉沉寂的美。我再次站在门口的“黑城遗址”石碑前,身后远远的是那片不知何时将消失的苍凉之城。它似乎知道自己最终的归宿,那样平静地面对着吞噬它的沙漠。我们也都知道它的未来,但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多看它几眼将它深深地留在记忆中,然后无限留恋地向它挥手告别。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写于2015.1.8)</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摄影 知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