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书札记:《暴风雨前》之伍大嫂

小满梧桐🌿

<h1>  《暴风雨前》是李劼人先生所著“大河三部曲”中第二部,故事时间从第一部《死水微澜》的晚清庚子年间陆续来到辛亥革命前的四川成都,反映的是这大约十年里社会的风貌。与《死水微澜》中成功塑造了一个灵动聪明、风情万种还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邓幺姑相比,《暴风雨前》中女性的形象如伍大嫂这个人,可能第一眼来得不那么让人喜欢,因为似乎脾气不太好,但再细细看来,伍大嫂除了与邓幺姑的遭遇不同,其泼辣独立、敢作敢为的性格,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着她独特的魅力。同时见微知著,从伍大嫂及其一家的遭遇也反映了在清末民初那个风云动荡的年代里,最下层的百姓的疾苦,以及为了生存下去最不堪也最令人同情的一面。</h1><p class="ql-block"><br></p><h1> 伍大嫂,本名叫王四姑。因为嫁到成都上莲池伍平家,所以婚后又被人叫作伍大嫂。她的父亲王大爷本是郫县一个小小粮户,与第一部《死水微澜》中晚清成都郊县尚算富足的粮户顾天成相比,同样是粮户,王大爷这个粮户却因为之前遭遇官司等原因,家当打光,妻子和儿子也死了,只能带着女儿王四姑来到省城成都挑着担子卖烧腊。这里对王四姑的出场介绍虽简单,却暗藏了许多信息,比如,打官司能将家当打光,可见当时司法的公正性堪忧;比如王大爷的妻子和儿子都死了,也可见当时医疗条件同样堪忧。总之,这个随着父亲来到省城谋生的王四姑,就这样出现在了读者面前。</h1><p class="ql-block"><br></p> <h1>  王四姑大概因为确实享受过父亲口中追忆过往的“穿一身换一套,吃这样吃那样”这样的好日子,在家道中落后便不太适应,最明显表现就是脾气不好,和父亲顶嘴,“动辄就抱怨吃不好,穿不好。”但同时,王四姑心情好时又是极孝顺的,<font color="#ed2308">“整半天的和颜悦色,给父亲补这样,洗那样,等他回来,做饭炒菜,收拾东西,并且嘘寒问暖的。”</font>总之,这样一个优点许多缺点似乎只有一个的贫家姑娘,最终在婚姻上却没法和《死水微澜》中娘家是富足农户,能给女儿陪嫁轰动全镇的“半堂红漆木器”的邓幺姑相比,只以“简简单单的一乘红布花轿”就抬过上莲池,成了这片“半瓦半草房子”的贫民社区里伍家的新媳妇。</h1> <h1>  作为新嫁娘的伍大嫂,“本底子已算是顶苏气(成都话漂亮之意)顶出色的人”,加上又会收拾自己,“乌黑的头发抹着菜油……戴两朵本城染房街出产的时兴刮绒花”,自然在新婚时期深得丈夫伍平喜爱,夫妻俩很是如胶似漆了一段时间。然而,随之爆发了一段婆婆伍太婆与她的冲突,却反应了一个深刻的问题,那就是,原来在这个贫苦的下层家庭中,婆媳冲突的原因竟然不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婆媳矛盾,比方生活习惯、孙辈的养育及教育问题,居然是“媳妇没有工作,没能为家庭创造收入”——也就是伍太婆的这番心态:<font color="#ed2308">“伍太婆为儿子娶妻,意识里根本就无所谓为接祖宗香烟,她只是想得一个人用,想多一个人浆洗缝补、做鞋做袜,帮着挣钱……”</font>所以,婆媳爆发冲突最终以媳妇伍大嫂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也在于伍大嫂有工作能力且还能力出众,<font color="#ed2308">“能够做细活路(成都话中专指女红),能够扎花、打绺、挑纱、刺绣,手脚又快,又做得好,在华兴街荷包铺里领些眼镜盒子、槟榔荷包、表袋、钱褡裢之类的东西来做,半天功夫的进项,每每要抵伍太婆累七八天尔后获得的。”</font>也因伍大嫂能挣钱,才让这个贫困家庭吃得好起来,且看<font color="#ed2308">“四十八个钱一斤的黄牛肉,是整罐整罐的煨;六十个钱一只的烟熏鸭子,是整只整只的砍。差不多隔不上四天,总要见点荤菜,也总要喝点酒。当时的封泥老酒,虽说七个钱四两,但是双称,有时一家人喝半斤,便全醉了。这日子多好过!”</font></h1> <h1>  看到没,最终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了婆媳矛盾能不能化干戈为玉帛。后来随着故事发展,伍平在爆发的红灯教及民众“打教堂”活动中,因为趁乱跑到教堂拣了几个餐盘,事后怕被清算而不得不远走他乡避祸,独丢下的婆媳两人加上还是奶娃的儿子,这对婆媳关系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和谐。尤其婆婆伍大娘,对儿媳竟像女儿般体贴,因为家庭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伍大嫂支撑——社会上开始流行新的样式,已经不能在荷包铺领到像之前那样足够养家的手工活。而最关键的是,这时的伍大嫂已经被上莲池“有个胞侄在雅州巡防营当管带,本人又烧过袍哥,又认识华阳县衙快班上有名的白大爷”的地头蛇魏三爷看上,“拜给魏三爷做了他的第十七名干女”,最终一步错、步步错地沦为暗娼。这时再来看婆婆伍大娘的态度,居然也是毫不鄙视,甚至还体贴入微地点拨媳妇如何拉拢客人。为何如此大度,如此有经验,除了明眼可见的家庭经济原因外,其实作者在三部曲中第一部以邓幺姑、罗歪嘴、顾天成等人为主角的《死水微澜》中,曾以顾天成看灯会走失女儿招弟作为这部《暴风雨前》的呼应——招弟走失后,就是被伍大娘拣回家,但没有帮忙寻找家人,反以三两银子卖给了郝公馆当丫环。</h1> <h1>  在招弟被拣回伍家的夜晚,且看伍大娘是这样劝说病中的媳妇:<font color="#ed2308">“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一世,哪有常常好的”</font>——这里对应上伍大嫂最初被魏三爷等人垂涎,自己也放弃了认真做细活路维持家计后,家中反而“米是一斗一斗的买,油是一斤两斤地称”的宽裕状况;<font color="#ed2308">“你自己还不觉得,你今年已赶不上去年了,再经这回病痛,你人一定要吃大亏”</font>——这里已那时做暗娼的伍大嫂“资本”已大不如从前;<font color="#ed2308">“还不趁着没衰败时候,好生耍耍,多挣几个钱。把这几年一过,就不会有啥好日子了。我不会诳你的,王女,你看我,就是一个榜样。”</font>——这里,似乎透露出伍大娘在年轻时,亦靠同样的行当谋生糊口过。再结合《暴风雨前》中两个片段,一是对伍大娘出场时的介绍:<font color="#ed2308">“伍太婆在上莲池半瓦半草房子的社会中,资格也算老了。算了,从丈夫死后,不知依赖什么,居然能够从抚育儿子之时起,就是此地的居民。”</font>二是讲伍大娘的孙子安娃子从来不对自己妈妈身边时来时去的“男朋友”们感到诧异,原因是<font color="#ed2308">“妈妈与男朋友起居说笑,自幼就是看惯的。本不足怪,何况一般邻居们的年轻妈妈,又那个没几个男朋友呢?所以更加觉得理所当然。”</font></h1><div><br></div><h1> 好一个让人哭笑不得又同情怜悯的“理所当然”啊。这就是那个时代为了活下去的底层女性,抛弃道德和尊严,只为了苟延残喘活下去的“理所当然”,让今天的人看来,也难免泪目。当然,伍家的这婆媳两人,行为也并不是无可指摘的,在卖掉走失孩童招弟这件事上,她们确实因为贫穷失去了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底线。然而在看完整个故事后,发现对上莲池包括伍大娘、伍大嫂在内的这群毫无更多谋生技能,从前或现在,都只有原始资本可以出卖的女性却是同情多于指责的,大概是因为在那个社会,底层人民在教育、工作上都几乎毫无选择,只能被迫接受命运的随机投掷吧。</h1> <h1>  真的,相比伍家靠新媳妇王四姑做手工细活就能过上好日子那段时间,伍家的唯一男丁伍平能为人称道的事情居然就是成亲之后<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打发他到华兴街荷包铺去收款子,也规规矩矩的有一个交一个,间或花三个钱喝碗茶,一个钱买包水烟,也得把账报清。家里粗事,以及上街买东西,也不必要母亲动手动脚,几乎全是他一个人包办了……”</span>就会觉得,原来在作者笔下对旧时代女性的宽容、同情甚至理解,是有原因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是这些底层的女性,而让她们受到侮辱与损害的,却是那个动荡不安与民不聊生的晚清社会。</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暴风雨前》,李劼人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20年8月第3版 2022年11月第四次印刷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备注:插图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