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老妈游全国(15 9)汉中古汉台探古

張双全

<p class="ql-block">从西安岀来我们直奔汉中,早年就闻汉中大名,早就想到汉中去看看,北上了多少回每次都是从广元市出川直奔宝鸡、西安北上,这次回来就专门绕道汉中,就想看看当年的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无功而返,病逝五丈原埋骨定军山。想想都觉得汉中古迹一定不少。</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秦岒山脉就不断的钻洞子,连绵不断的隧道群把我们送到了秦岭深处的秦岭服务区,夜宿服务区看群峰连绵,满目翠绿,山峰高耸,再也不是北方山峦的景象了。</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印象中汉中是夾在两山之中的一块盆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在三国时是刘备伐魏的粮仑,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就是从这里出发的,现查了一下,果然如此,只不过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汉中的北面是秦岭山脉,连绵几百公里的秦岭山脉挡在汉中的北面,最高峰达3000米以上,一般的山峰也有2600米,汉中的南面是大巴山山脉虽不及秦岭山脉长但也有几百公里,最高峰高不及秦岭但也在2600米左右,两条山脉高耸入云把汉中夾在其中,汉中盆地东西长不过11 6 公里,南北宽只有5- 30公里,市中心区的宽度为25- 30公里,汉江穿城而过经石泉县流向陜西,湖北在武汉的龙王庙汉江口汇入长江。</p> <p class="ql-block">本想乘这次从北方回来时间充裕在秦岭好好去探探密,去看看闹得沸沸扬扬的并拆除的秦岭高档别墅的环境就究好到什么程度,但谁也不知道在哪里?想去分水岭看看天上的水一半流入长江,一半流入黄河的分界点,但秦岭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几天连绵下雨去分水岭的路已限行了不能走,建议我们到石泉县看看,说那里有座古城,我们就绕道石泉再到汉中。</p> <p class="ql-block">看了之后有点失望,没有什么三国留下的遗物,一些建筑正在修复中,说有一座山是鬼谷子修身的地方,看看图片只是一个遗址,就没兴趣了赶快奔向汉中。</p> <p class="ql-block">进入汉中才发现这里剩下的古迹遗址并不多,只有一个古汉台,一个拜将台,一个刘邦的饮马池,而且全在市中心,周围都被现代建筑所包围,连停车都困难,这次在汉中也是我们四个多月最艰难的唯一的一次路边车位停车住宿,即无法开拓展又无法做饭。但是汉中的古汉台博物馆值得一看,值得每一位自称是汉人的人一看,看了之后您才明白汉人是怎么来的,是怎么回事:</p> <p class="ql-block">以上的这些建筑好象修建的年代都不同,不知为何组合在一起就叫古汉台,我没有查清来历。但古汉台博物馆的馆藏倒说明了汉族的来历,汉人的来历,汉字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早的交通法规,</p> <p class="ql-block">秦未农民起义反对秦朝暴政,本来义军首领共同商议定下谁先攻进咸阳,大家就尊他为王,刘邦先攻下咸阳本应称王,但项羽实力強大,摆下鸿门宴迫使刘邦退为老二,被项羽封为汉王,居汉中,领巴蜀之地,以后就开始了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打败项羽后,定都长安仍称汉,从此开创了400余年大汉盛世。</p> <p class="ql-block">这次在汉中古汉台终于搞清楚了历朝历代的关联,原来我只知道唐宋元明清,现在基本上搞清楚了,夏商周那算原始社会就不细说,春秋战国是指那五六百年的诸候混战,秦国经历了500多年的发展,商炴变法后取得巨大的发展一举灭了六国建立了秦王朝,秦王朝虽然只有15年的短命期,但奠定的政治基础却被新建的汉朝全盘接受并且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经历了汉朝400多年不断完善使以后的朝代都乐于接受传承。不管朝代怎么变换中国都设有分裂,虽说有割让但基本盘是保住了。不知我的看法是否正确望朋友们指正。</p> <p class="ql-block">余秋雨建议每一个汉人都把汉中当作是自己的家,常回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修建的拜将台。</p> <p class="ql-block">这是1929年拜将台的旧貌。</p> <p class="ql-block">这是1942年修建的拜将台,当然现在修的拜将台是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汉中再见!作为汉人我可以把汉中作为我的老家也承认汉中是汉族、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愿意常回家看看,但是对现在汉中政府营造出的旅游环境不敢恭维,或说尚需改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