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又有新项目——骨钙素

余沛沛

<p class="ql-block">  骨钙素(osteocalcin, OC 或 bone glaprotein,BGP)是由非增殖期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特异非胶原骨基质蛋白,是骨组织内非胶原蛋白的主要成分,属于非胶原酸性糖蛋白,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钙结合蛋白。骨钙素在调节骨钙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成熟的骨钙素主要沉积于骨组织间质细胞外和牙质中,少部分释放人血循环中。</p> <p class="ql-block">  骨钙素是反映骨形成的特异性生化指标,不仅参与骨吸收的调节,更重要的是参与基质的矿化过程及成骨细胞分化,与骨转换相关,能够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率,抑制软骨的矿化速率,并抑制骨异常的羟磷灰石结晶形成。因此,BGP通常被认为是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临床上,血清骨钙素水平与成骨功能变化相关。</p> 骨钙素的临床意义 <p class="ql-block">  血清中骨钙素水平能够直接反映骨质疏松患者成骨细胞活性和骨形成情況,对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中患者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也有一定参考价值。</p><p class="ql-block">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由于其体内骨更新活跃,属于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因此骨钙素是升高的;而老年性骨质疏松,随年龄增长骨更新率降低,属于低转换型骨质疏松,所以骨钙素水平是降低的,由于两者治疗方案选择不同,因此通过骨钙素水平鉴别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临床上,骨钙素检测联合其他骨代谢指标被广泛应用于辅助绝经后骨质疏松诊断、抗骨吸收治疗疗效监测和骨折风险预测等方面。</p> 骨钙素的临床应用 <ul class="ql-block"><li>骨折风险预测及骨折后骨愈合情况监测;</li><li>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辅助鉴别诊断;</li><li>抗骨吸收治疗疗效检测;</li><li>指导骨质疏松治疗用药;</li><li>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辅助诊断;</li><li>骨钙素检测可进一步了解肝肾功能的受损程度,肾功能衰竭患者其血清骨钙素增高。</li></ul> 参考范围 标本采集及送检 <p class="ql-block">标本采集:静脉血清(黄管3ml)</p><p class="ql-block">送检地点:5号楼1楼核医学科</p><p class="ql-block">电话:63310129</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