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青葱岁月

月色朦胧

<p class="ql-block">1988年踏入大学校门的老同学们,岁月如梭,转瞬已过三十余载春秋。那一别后,大家各奔东西,未曾再聚首,也未曾有过联系,甚至难以寻觅彼此的踪迹。当时分别,未留任何通讯方式,青春的告别显得仓促而遗憾。如今,我们已步入老年,照片中那灿烂的笑容依旧,只是不知照片中的你们,来自何方,叫什么名字?不管大家毕业后走向何方,从事何种工作,只愿大家一切安好。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阔别多少春秋,相信同学情缘定能跨越时空,若能有幸再次相认、相知,那将是多么美好的缘分啊!泛黄的照片中,那熟悉的面容,仿佛将我们带回了曾经的青葱岁月。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回忆。小小的篮球场、老旧的鱼塘边的柳树、排队打开水的身影、热闹拥挤的餐厅、寂静的阅览室、绿油油的草坪、大大的阶梯教室,还有那些熟悉的老师们,每天抬着大茶缸吃早点,上课、下课、打饭、回宿舍,周而复始,一起拼搏,完成学业,然后各奔东西,谱写新的人生篇章。一路走来,有苦有乐,有过欢喜和收获,如今闲暇下来,终于有大把时间恋旧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唯一一张在校门口留下的最质朴的定格记忆,那张照片承载着我们最纯粹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曾经,在2014年10月的某天,我在工人医院陪护期间,午后打完针无事,徒步十分钟前往阔别数十年的母校,只为再度瞻仰往昔的痕迹。只可惜,人是物非,心依旧。早些年乘车途经此地时,门牌已由“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变为“云南财贸学院(西院)”,现如今仅依稀可见“云南财经大学”的小牌子,隔壁的工青妇干校还在,而母校大门已被隔为两半,一边是小区及原来的食堂。我避开保安,悄悄溜进去再睹昔日风光,进大门左手边的旧住宅楼还在,俨然原来的老样子,球场前的鱼塘还在,食堂及上边的大教室已变为一排排的住宅楼。鱼塘对面的办公楼、阶梯教室已被拆除,齐鱼塘前往大门的走道用简力墙隔起,正轰轰烈烈地施工,立起了一幢幢新建筑。时过境迁,昔日的风光已不再,只留下满目的沧桑。如今,时光又过去了将近十年,母校旧址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呢?不管时光如何流转,母校旧址如何变迁,也不管我们漂泊何方,那里曾经承载了我们的青春和梦想,是你我汇聚五湖四海,从陌生到相识,同窗数载的地方,朝夕相处,一起欢笑、拼搏奋进之地,那里装着你我满满的回忆,孕育了同学间深厚的友谊。如果哪天有缘相见,还能不能相认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