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871年3月18日,法国工人阶级在巴黎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月28日,凡尔赛反动军队攻陷巴黎公社的最后一个堡垒——拉雪兹神父公墓,革命失败。5月30日,凡尔赛政府宣布已经逮捕并枪决巴黎公社的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其实,鲍狄埃已经在巴黎革命群众的掩护下,转移到了蒙马特尔区的一位工人家里。他眼看巴黎公社惨遭镇压,耳闻资产阶级屠杀革命战友的枪声,手抚着打光子弹的枪杆,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脑中孕育一个宏伟的构思。6月1日,鲍狄埃在他所隐蔽的一间破旧不堪的阁楼里,创作《国际歌》的歌词 。</p> <p class="ql-block">1887年11月,欧仁·鲍狄埃逝世,他的诗歌集《革命歌集》出版,《国际歌》的歌词第一次在这里正式发表。</p><p class="ql-block">1887年11月,里尔的革命工人组织一个名为“工人之声"的合唱团。大家推选皮埃尔·狄盖特为这个合唱团的指挥。狄盖特热情参加了合唱团的组织领导和排练工作。每逢工人的节日,狄盖特就指挥这个合唱团出场演唱革命歌曲。</p><p class="ql-block">1888年6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六晚上,狄盖特在指挥“工人之声”合唱团排练完毕之后,得到了一本《革命歌集》。回到所居住的地下室后,狄盖特读起《革命歌集》,一翻就翻到了《国际歌》。狄盖特被深深地吸引,创作热情被点燃。在破陋的风琴上,狄盖特连夜为《国际歌》谱曲。第二天早上,狄盖特就写出了主歌的初稿,再一天又给它配上了副歌的合唱。《国际歌》全部音乐就在两天之内创作完成了。狄盖特立即把它拿到群众中间去试唱,听取工人的意见,一遍又一遍地加以修改。6月23日,在里尔报界工人的节日纪念会上,由狄盖特亲自指挥的“工人之声”合唱团首次演出《国际歌》。“工人之声”合唱团决定立即出版《国际歌》,并商定在乐谱上只署上作者的姓,而不署名字,以免狄盖特为此而丢掉饭碗。歌谱第一次就出版了六千份。</p> <p class="ql-block">此后,《国际歌》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苏联于20世纪20年代以《国际歌》为国歌,并在1944年把《国际歌》作为联共(布)党(后改名苏联共产党)党歌。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的中文版《国际歌》是在1920年,后由萧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唱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1962年译文重新加以修订。</p> <p class="ql-block">国际歌以它激昂的旋律,表达了世界劳苦大众为追求自由解放、建立没压迫剥削的美好社会的伟大理想。法国巴黎公社的社员唱着这首歌,与凡尔赛反动军队进行了最后的战斗;共产国际的工人阶级唱着这首歌,为争取自身权利与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俄国彼得堡的劳工与水兵唱着这首歌,举行了十月革命,攻占了冬宫,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在中国,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唱着这首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东方建设起了社会主义的强国。</p> <p class="ql-block">国际歌不仅只是世界工人阶级、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平等的战斗号角,更为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指引着前行道路!</p><p class="ql-block">让我们豪迈的唱着国际歌,为实现人类社会美好的理想继续不懈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