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环线第十一天、第十二天| 一措再措、措上加措

xm.w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来到了阿里环线的最后两天,途中经过当琼措、达则措、恰规措、色林措、错愕错、巴木措、纳木错…“一措再措、措上加措”</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当琼措|</b> </p><p class="ql-block"> 文布南村出发时下着雨,往北走,大概三十多公里就到了当琼措。当琼措本来<span style="font-size: 18px;">跟当惹雍措连在一起,是一个湖,后来湖水水面下降便与当惹雍措分开变成了两个湖,所以又称小当惹雍措,跟当惹雍措是双生湖。</span></p> <p class="ql-block">  雨天的湖面也是纯正的宝石蓝,早晨缭绕的云雾被湖水染成了蓝色。</p> <p class="ql-block">  当琼措边的村庄叫文布北村,是文布乡所在地,跟文布南村并称姊妹村,村民跟文布南村一样半牧半农。村子依山而建,高处半山腰位置有一个700年历史的寺院,叫当琼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文布北村的当穷寺,白墙红瓦。当琼寺(南布乡)信奉苯教,<span style="font-size: 18px;">苯教主张万物有灵,是西藏最古老宗教。史载苯教的缔造者敦巴辛绕是象雄第一代王。文布乡的当惹雍措、当琼措双生湖与湖边的达果雪山被苯教视为神山圣水,其地位不亚于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苯教徒</span>朝拜过此山此湖,就不必转别的山别的湖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文布乡的村民建筑或者路边岩石上经常会看到很多<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色“卍”字符号,</span>均为逆时针,苯教徒转山转水都是逆时针方向,这是苯教与藏传佛教顺时针方向最大的不同之处。</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我没有留下一张相关图片。网上下载了一张游客在文布拍的照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p> <p class="ql-block">  离开文布北村,翻越垭口的时候,可能是海拔更高的原因,挡风玻璃噼啪响,下冰雹了!</p> <p class="ql-block">  路边上奇怪的石头,没人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从哪里来,感叹大自然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12点15分尼玛县县城加油,油满不慌。</p> <p class="ql-block">  尼玛县县城不大,跟藏北地区其他县城差不多,安静整洁,街上能看到的人大多是游客,偶尔经过几个藏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达则措|</b> </p><p class="ql-block"> 出了尼玛县城不久,第一个措便是达则措。中午1点27分,到达达则措,马路旁边,碧蓝色的湖水。 位于羌塘高原北部的达则措属于重硫酸盐型咸水湖。 湖面海拔4461米,湖盆狭长,湖水湛蓝, 水深达31.7米。对岸是海拔6350米的木嘎各波雪山。</p> <p class="ql-block">  1点30分路过著名的大地之树,又叫天空之树。我们没有无人机航拍,又下着雨,所以没有停车。</p> <p class="ql-block">  网上下载了大地之树航拍图片,大家有机会路过的话,可以用航拍器拍一下。再次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恰规措|</b></p><p class="ql-block"> 顺着317国道往东走,下午2点40分,到达那曲市申扎县的恰规措。恰规措四面环山,湖水碧蓝,湖面海拔4547米,面积120平方公里,属于淡水湖。</p> <p class="ql-block">  从地图上看,恰规措形如一只欢快飞奔的小狗,正急切地扑向母亲色林措的怀抱。恰规措西边与吴如措通过一个河道相连,东边通过扎根藏布与色林措相连,与错鄂措一样,是色林措的众多卫星湖之一,神奇的是恰规措和吴如措是淡水湖,色林措和错愕措却是盐水湖。</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东,下午2点48分,到达色林措水域。这个小湖是扎根藏布中间的一处较为开阔的地方,可以称之为湖,也可以说它是扎根藏布江的一段,地图上没有名字,所以严格意义上说称其为扎根藏布江比较正确。</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多,进入色林措水域,我们的运气很好,天气越来越晴。这是我们行车途中的录像,录像无法反应当时的神奇天空。我们的左边色林措上空的云由于湖水的反光呈淡蓝色,而右边的云洁白无瑕。美得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色林措|</b></p><p class="ql-block"> 色林措水域,水草丰美,湖滨湿地是藏北重要的牧场,也是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最多的地区。这是湖边吃草的藏羚羊。</p> <p class="ql-block">  藏羚羊主要生存于青藏高原,栖息于高山草原与寒冷荒漠中。藏羚羊曾经因为皮毛的优质底绒而遭到严重盗猎,严重濒危。现在由于保护力度的加大,种群数量已经稳定。</p> <p class="ql-block">  雄性藏羚羊长着两只长长的角,很是漂亮!</p> <p class="ql-block">  湖边的鸽子,一点不怕人。</p> <p class="ql-block">  车子行进的正前方是著名的色林措,行进方向的右手边是它的卫湖错愕措。两湖呈现出不同的蓝。</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半,我们在色林措和错愕措之间最适合拍照的地方停下了车。</p> <p class="ql-block">  湖边不远处新修了铁丝网,车子只能停在这里了,我们徒步前往湖边。</p> <p class="ql-block">  高德地图显示的停车点。</p> <p class="ql-block">  色林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和西藏自治区第一大湖泊,位于羌塘高原南部,申扎县以北,海拔4530米,湖泊东西长约72公里,平均宽约22.8公里,湖水面积2391平方公里,流域面积45530平方公里。色林错流域内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互相串通,组成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主要入湖河流有扎加藏布、扎根藏布、波曲藏布等,</span>湖泊除色林措外,还有格仁措、吴如措、仁措贡玛等23个卫星小湖,措上加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宝石般湖水因为白云显得色彩斑斓,天上的白云因为湖水反光也有了色彩。色林措,美的像是到了另外的星球~</p> <p class="ql-block">  爬上湖边一处山峰,果然是“湖要高看,山要远看”,远眺色林措一角。不愧为西藏第一大湖,根本望不到边,远处的湖水与蓝天相连!</p> <p class="ql-block">  湖边登高望远,不知道怎么拍才能把色林措的美留在手机里,带回家乡。</p> <p class="ql-block">  画中人。</p> <p class="ql-block">  再增加一点颜色🤗</p> <p class="ql-block">  天边放飞。</p> <p class="ql-block">  怎么拍也拍不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错愕措|</b></p><p class="ql-block"> 这是错愕措,让人错愕的是它的颜色与色林措大不一样,是蓝绿色的😀</p><p class="ql-block"> 错愕措是距离色林措最近的卫星湖,湖面海拔4562米,湖本娇艳却生不逢地,相信大家被色林措“惊”到,一顿子猛拍,毫无保留的放飞自我后,完全没有体力和精力再去错愕措了。这是我在山顶拍的错愕措,拍完后大家一致决定远眺一下错愕措后直接前往班戈县(距离此地还有150+公里路)。</p> <p class="ql-block">  班戈县吃完晚饭后按计划到班戈县人民医院集体吸氧。这是领队刚子,一路辛苦。</p> <p class="ql-block">  班戈人民医院特别需要记录的是:1.医护人员超级负责,仅有的两名护士把我们一个一个的带去缴费、检查、吸氧(氧气罐分布在几个地方,所以小伙伴们分三个地方吸氧),其实她们的血氧也只有80+,嘴唇也是紫的,感动!2.吸氧出乎意料的便宜,据说藏北地区所有的药品全部平进平出,不能有差价,感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巴木措|</b></p><p class="ql-block"> 第十二天的行程是班戈县出发经纳木措回拉萨。从班戈县城出发往东不久经过巴木措,巴木措的意思是勇士湖,是不远处纳木措的姐妹湖,海拔4555米,面积180平方公里,年均气温0~2℃,咸水湖。湖产高原裸鲤、温泉裸裂尻鱼,湖畔是天然牧场。</p> <p class="ql-block">  巴木措边小伙伴们来个造型。</p> <p class="ql-block">  8月份,正值藏北雨季,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县,野生着这种世界稀有、营养丰富的黄蘑菇,<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公斤那曲黄蘑菇中癌症克星“硒”的含量高达4.1克。</span>一直以来,这种蘑菇“养在深闺人未识”,被当地牧民在青藏公路边廉价售卖。后经浙江援藏干部、那曲县委常务副书记王越剑之手,黄蘑菇身价猛增,为当地牧民打开了一条增收新渠道。</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路边一个小伙子手上买到的一袋刚刚采摘的黄蘑菇,50块钱,大概一斤左右。这种新鲜的黄蘑菇,内地要卖300元左右一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纳木措|</b></p><p class="ql-block"> 纳木措景区有两个著名景点,扎西半岛和圣象天门。其中圣象天门景点,因为环保纠纷问题永久关闭了。只能在圣象雕塑前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  纳木措藏语意为“天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西藏自治区第二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距离拉萨240公里。纳木错位于藏北高原东南部,南面是冈底斯山脉,东面为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面是藏北高原丘陵。</p><p class="ql-block"> 纳木措的扎西半岛景区人非常多,领队带我们来到这处不用门票的湖边,也可以近距离接触湖水,一如既往的湛蓝湛蓝,一如既往的清澈透明。</p> <p class="ql-block">  可能是距离拉萨比较近,纳木措与羊卓雍措一样,商业气息很浓,人很多,各种收费项目也很多。停在路边温顺漂亮的白牦牛,岸边骑着照相,一人100元,骑着在湖里照150元。</p><p class="ql-block"> 这个画面是纳木措景区的标志性画面,很多宣传画上都有类似的画面。不过这是我的原创😀</p> <p class="ql-block">  摄影师小北每到一个湖边,都会捡起路边的石头打水漂,然后数着石头在水上跳跃的次数。不知道这次有没有产生新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  湖里有很多红嘴鸥静静的游逸。</p> <p class="ql-block">  红嘴鸥并不怕人,只要有食物,成群的红嘴鸥就会涌向你。</p> <p class="ql-block">  这是红嘴鸥在岸边抢食。</p> <p class="ql-block">  离开纳木措往当雄的路上,我们将车上珍藏几天的西瓜杀掉了,“清理库存”,这个大西瓜接近30斤,看见刚子比划的西瓜中圈就知道有多大了。味道没的说,甘甜,好吃!😀</p> <p class="ql-block">  西瓜被“玩”惨了🤗🤗🤗</p> <p class="ql-block">  那根拉山口,海拔达5190米,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境内,是从拉萨方向翻越念青唐古拉山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在藏民心中,每个山口都是神圣之地,因此,山口挂满了经幡,以示对神灵的敬畏。</p><p class="ql-block"> 对拉萨过来的游客,这里是第一个景点,也是第一次挑战5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兴奋写在脸上。我们从阿里北线过来,对我们来说这里是阿里环线最后一个景点,至于海拔高度也不稀奇了。看到人山人海,只有打完卡赶快逃离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石头上映入眼帘的是仓央嘉措的情诗: </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p><p class="ql-block">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p><p class="ql-block"> 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p><p class="ql-block"> 脑海中浮现的是雪域高原的痴情汉子和他的旷世流传的美好传说。</p> <p class="ql-block">  翻过那根拉山口,在当雄到拉萨的高速路上,会看到念青唐古拉峰。念青唐古拉山峰位于当雄县境内,是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主峰,与纳木措相邻,海拔7162米,地形突起度是2239米。</p> <p class="ql-block">  除了主峰外,还有三个海拔<span style="font-size: 18px;">7000以上的念</span>青唐古拉山峰,峰顶长年白雪覆盖。</p> <p class="ql-block">  下午6点,我们一行十人,平均年龄56.8岁,安全的顺利的返回拉萨。</p><p class="ql-block"> 此行阿里12天,总里程4535km,耗油总量585L(坦克500,95号油)。</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阿里,再见了,各位美友,美篇收工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