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试读音频

在水一方

<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篇读起🌹🌹🌹</p> <p class="ql-block">阴阳离合论篇</p><p class="ql-block">1.原文:</p><p class="ql-block"> 皇帝问曰: 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p><p class="ql-block"> 歧伯对曰: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赋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皇帝问道: 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而成为一年,人体也与此相应。如今听说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相符合,这是什么道理?</p><p class="ql-block"> 歧伯回答说: 天地阴阳的范围极其广泛,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则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有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所以万物的发生因于春气的温暖,万物的盛长,因于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因于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因于冬气的寒冷。如果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这种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