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季来临,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除了气温的变化,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秋来到,家长们该如何去帮护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的季节交替期呢?</p><p class="ql-block"><br></p> 为什么很多娃入园就生病? 季节交替 <p class="ql-block"> 开学时间正是换季时节,因为温度忽高忽低,会使得多种病毒大量繁殖,幼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所以较容易感染疾病。同时入秋之后,早晚温差较大,很容易导致着凉或不适应而导致生病。</p> 环境变化 <p class="ql-block"> 有些小朋友适应能力慢,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家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心里难免会充满各种不安,进而产生烦躁、焦虑、哭闹、拒食等现象,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机体抵抗力会下降。</p><p class="ql-block"> 孩子刚上幼儿园时一般刚刚3岁,有的甚至不满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各组织器官发育不太成熟,功能尚不健全。比如,刚入园时孩子容易咳嗽,就是因为孩子的上呼吸道发育不完善,粘膜稚嫩、薄弱、管腔短小、狭窄,所以特别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害。</p><p class="ql-block"> 上幼儿园后,接触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感染机会就会比待在家里更大了。</p> 生活习惯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从被百般呵护的家中送到幼儿园,从饮食习惯和结构变化,到睡眠作息甚至排便习惯,都需要重新养成。<span style="font-size: 18px;">加上有的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晚上回家大鱼大肉的又给孩子吃了很多,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积食,造成孩子夜间睡眠质量差,抵抗力下降。</span></p><p class="ql-block"><br></p> 卫生习惯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环境,很容易交叉感染,很多小朋友活泼好动,没有较强的卫生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极易造成病从口入。</p><p class="ql-block"> 正确洗手能减少30%—50%的疾病风险。别小看了洗手习惯,它可以有效阻隔疾病的发生。</p><p class="ql-block">学会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p> 如何打破孩子入园生病“魔咒”? <p class="ql-block"> 如何打破孩子入园生病“魔咒”?</p><p class="ql-block">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项目办公室曾公布过一个“幼儿园新生状况大调查”,结果显示:</p><p class="ql-block"> 近九成孩子在入园初期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超过一半的孩子入园后生病几率明显增加,其中44%的孩子在第一学期生病超过3次。</p><p class="ql-block"> 了解了导致孩子生病的常见原因,家长又该如何打破这种“魔咒”?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缓解焦虑情绪</b></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新入园都有一个适应期,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帮助宝贝一起渡过难关。在最初入园的一两个月里,应多花时间来陪伴孩子,给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小朋友逐渐适应接受新环境。</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应该在家里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事,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会很自信,在集体生活中有成就感,从而从中获得快乐,心情好了,生病的机率也相应减少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合理的饮食结构</b></p><p class="ql-block"> 家长要根据幼儿园的食谱和幼儿的进食情况合理进行补充,避免盲目增加家庭豪华晚餐,从而引起孩子营养不均衡或消化不良而生病,晚上回家不要给孩子吃过多的高热量的食物,可适当补充水果蔬菜、牛奶或酸奶等。</p><p class="ql-block"> 入秋后,要警惕“秋老虎”白天天气很闷热,宝贝容易疲倦、无力,所以饮食需要既滋阴又润燥。可以适量添加润肺、除燥、生津的食材,比如莲藕、红枣、银耳、山药、荸荠、百合等。</p><p class="ql-block"> 秋季需要补肺气,不宜食用辛辣食物,减少食用寒凉食材,以免伤害脾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良好的卫生习惯</b></p><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勤洗手,多喝水,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学会正确的擦拭鼻涕的方法,<span style="font-size: 18px;">咳嗽喷嚏要掩口鼻,</span>室内要勤通风。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的公共场所,做好个人防护和卫生习惯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平时注意观察、留意宝宝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果有,要尽早就医,并及时告知班级教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调整作息规律</b></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春困秋乏”,秋天里人们常常容易感到疲乏,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健康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 在周末居家的生活中,孩子的作息应与幼儿园保持同步,做到早睡早起,中午进行适当的午睡来缓解困乏,晚上睡前可留一点亲子共读的时间,帮助孩子进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根据天气加减衣</b></p><p class="ql-block"> 进入秋日,天气开始有转凉的迹象,特别是经历降水后的气温骤降,更是需要多加注意。 面对这样的天气,爸爸妈妈们应该要学会合理给孩子穿衣,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孩子生病的次数。假如天气没有发生突变,就不要轻易、随意给孩子穿太多衣服。</p><p class="ql-block"> 从现代医学来看,“秋冻”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能够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力,对孩子安度冬季有益。虽然人是恒温动物,体内有一套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但对儿童来说,体温调节功能有待完善。所以不能单纯地强调“冻”,即使秋冻也要从耐寒锻炼开始,逐步进行。</p><p class="ql-block"> 由于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不强,所以在忽冷忽热间比成人更易染病。不过,耐寒能力是可以通过对冷环境的逐渐适应而得到提高的。应从秋天开始就对孩子进行耐寒锻炼,让孩子有暴露于冷环境的机会,比如,不要穿得过于厚实、严密。过早或过度的保暖,使身体容易出汗,也容易着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坚持户外运动</b></p><p class="ql-block"> 周末可以带小朋友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孩子器官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提升孩子的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此外,户外活动还可以促进孩子与更多小朋友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教会孩子的四句话</b></p><p class="ql-block"> 家长要教会孩子,一定要大胆表达出自己的需要,比如 “老师,我要尿尿/便便”、“老师,我感觉冷”、“老师,我要喝水”、“老师,我吃饱了/没吃饱”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生病不适,在家休息是首选</b></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生病了或有要生病的前兆,在家休息是首选。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及时就医、多休息,待痊愈后再将孩子送到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生病时去幼儿园,一方面可能会导致二次感染,另一方面可避免传染给别的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按时接种疫苗</b></p><p class="ql-block"> 接种疫苗是预防大部分流行性病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避免如水痘、麻疹、手足口、流感等传染病。</p> <p class="ql-block"> 入园阶段有些小状况发生是正常的,只要大家多些学习正确的育儿知识,多些沟通,多些理解,相信孩子们会很快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