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宝拉格纪行之四 ——塞上苍狼篇 2023.9.9

天边

从北京去贡宝拉格草原自驾一日遊,在时间上实在有点捉襟见肘,往返里程700公里,只是在路上颠簸就要耗去近10个小时。尽管如此,还是想去看看,可一想到里程之远便打消了念头。但我有个宝贝女儿啊,她看出了我的心思,便提出要在双休日拿出一天来,自驾车去贡宝拉格一游。<br> 有些地方去过一次便不想再去;有些地方去了多次也还是想再去。贡宝拉格就是后者一类的旅游地。这里曾给我们留下过许多美好的记忆,虽然疫情加汛情已四年没有再见,但依然记忆犹新。<br>  还记得有一次去御马苑,就住在贡宝拉格乡政府驻地炮台营子村的一个农家院中。累了,便早睡,可是午夜却被惊喜的小女儿叫醒,拉我到外面去看天上的北斗。那个大北斗是真大啊 ,大得吓人,在北京哪里见这么大的北斗?早上跑到露水满满的草原上去看日出;白日里又去御马苑的马舍去看汗血马与外国的一些名马,也算开了一种眼界。又跑到玛拉盖庙去登敖包山,寻找龙的传说地貌;还不辞辛苦的到处去寻找清朝时代的皇家马场总部遗址——五旗敖包;去找那两个著名的大水泡子和金界墙遗址。把这一带几乎跑遍了。后来又专程来观看一次那达慕大会,真是与传统运动会截然不同,尤其是那连绵不绝的马阵、马种、马技表演,无不令人叫绝、讶叹。小女儿一提到御马苑,马上在我心中又唤醒了多多以往的记忆,很高兴又有此一行。而且是两个女儿相伴的全家出行。<br>  天不作美,一夜的阴雨连绵,早晨我们是天一亮便冒雨出行,令人懊恼的不是下雨,而是错选了京礼路出行,这个恼人的隧道群你走不完,短的也有三五公里,最长的一个八公里,一个九公里,不但误了许多行程时间,而且令人疲倦不堪。自驾游的同仁们千万别入这条路。到了御马苑已是中午,吃饭;饭后去马舍,看那些大宛汗血马、西方的多种名马。马的品种数量比前些年增多不少,但养的真不怎么样,白瞎那些汗血宝马的品种了。这种千里驹哪里是圈养之物?<br>  在马舍留连许久,便去了苍狼部落,去看那里喂养的野生狼,虽然很萧条、但终不令人失望。在高尔夫球场大小的场地中见到了十来条野狼。时间关系,三点左右便返程了,晚上07:30便进城了。神奇的是虽然进城正逢晚高峰,但700里归途竟然少见的一路顺风没有拥堵。走什么路太重要了,返城选的是锡张海张线,一路顺遂一马平川。过了张家口,在下花园休息一下,难得在夕阳西下时分,满天的浮云给群山都戴上了一顶云冠,也是一种壮美十分的景观。很美也很完满的一次出行,人人都很尽兴,而在我心中那册贡宝拉格的记忆簿上又多了些许符号。<br>  这次贡宝拉格之行,至少有三大收获:其一,由于往返的路线不同,更多的了解了贡宝拉格天堂草原,而不局限于御马苑,同时对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草原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二,看到了那么多的汗血马、国外名马,而且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与这些灵兽来接触,实属难得;其三,在草原深处,一下子看到了十来匹塞上野狼,与动物园的感觉大不相同。也许是旅游淡季的来临,游历便多了许多从容,这也许是一条收获吧。 手绘:苍狼部落位置图。 香蕉的检阅:离开御马苑去往苍狼部落的途中 碧洲度假村。 大女儿停车山岗上拍照。 苍狼部落南大门 山门前的标志招牌。 芨芨草:内蒙草原的标志性草本。 每人都来留个影吧,生命力强大的象征———————— 蓝天白云大草原—————————— “我-来-啦!”——高兴的小女儿——————— “贡宝拉格的天马——草原部落的苍狼-奥-呜······” 这大草原真开阔啊! 大女儿也在飞———————————— 草原部落成了母子擂台———————— 这才是天高地阔、任我飞跃。 老骥也不伏枥了啊,哈~ 部落的大门以一排排制作精良的拒马桩为墙,很有气势,但掩不住几年疫情带来的萧条。这疫情之祸损失太大了,是社会性的覆盖。但只是天灾吗? 看那一片冷落萧条样,还以为倒闭了呢,很是失望。见到收费员出来了才喜出望外——狼啊狼-狼啊狼——哈哈。 草原狼保护区简介 从大门通往狼舍的木栈道---------- 小女儿却先自跑去狼舍探险,反被一条小狗吓了一跳,哈—狗假狼威啊! 先给草原狼群的发现者留个影———— 这么细的网眼拍摄真困难啊。 典型的草原狼,太像狗了,和北方的土狗差不多少;体型大小、面相、吻齿与目光的凶狠与灰色的森林狼差很多。难怪童话故事一讲就是“大灰狼”。 还在草稞子午睡的草原狼.<div><br></div> 醒来的狼伫望一会,便向狼舍深处颠去——— 都说“大以巴狼”,狼的尾巴还是真大呀! 在草稞子中休息活动的野狼————————— 聚在围栏边上的狼群在等候游人的投食,狼舍一周才喂一次。 部落向游客出售狼食:一支肉串20元;一只活鸡100元。 趴在蒿草上休息的狼多像狐狸———————— 狼吻中的不同动作态———————————— 等候投食的狼们———————— 成功投食的母子兴高采烈啊! 好啦,夕阳西下了。咱们也该回家了—————— 回家途径下花园,入服务区休息,小女儿去看墙南面的鸡鸣山,“哈,鸡鸣山就这么厚啊?” 秋高云高柱也高,气爽天爽人也爽。一日千里游一路的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