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运城古称“河东”,是华夏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物古迹遍布城乡。其中盐湖区鸣条岗上的舜帝陵庙最为悠久,堪称“德之摇篮,文明之源”。众多的史料证实,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始祖,他发布的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已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精髓。舜帝陵庙也因此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拜谒旅游的胜地,成为连接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和桥梁,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 舜帝公园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鸣条岗西端,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舜帝公园景区占地1778亩,松柏苍翠,百花争艳,湖光山色,气势恢宏。整个公园分为风景区和陵庙区两大部分。风景区由舜帝广场、舜帝大道和景区组成。</p> <p class="ql-block"> 舜帝广场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广场的前方摆放着两尊青石大象,取意当年舜耕历山时是大象帮他耕地,同时大象也是世界舜帝后裔宗亲联谊会的会标,象征着万象更新,如意吉祥。</p> <p class="ql-block"> 广场是由一个巨大的园形花坛组成,花坛中央是太极八卦音乐喷泉。</p><p class="ql-block"> 广场正前方有道鲜艳夺目的彩虹门,相传舜帝的母亲握登,外出遇见彩虹感应而怀孕生下舜帝,所以传说舜帝就是彩虹的化身。因此在舜帝公园景区大门的上方由两块巨石挑起一道美丽的彩虹,其中一块巨石上有飞泻而下的瀑布,溅起的水珠又飞向空中,非常美丽。</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四周耸立着10米高的12根青石龙柱,它们代表舜曾把天下分为12个州,寓意着天下归舜,祥和统一。</p> <p class="ql-block"> 青石龙柱上装有照明灯,下面雕刻有12生肖图。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美丽,像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即使它们不亮,也漂亮极了。</p> <p class="ql-block"> 站在戌狗的龙柱灯下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花坛周围有12幅虞舜盛世浮雕图,记载着舜帝的生平功绩。</p> <p class="ql-block"> 进了彩虹门,中间为宽阔平坦的舜帝大道,长约1500米。大道两旁是景区,由百花园、植物园、历山、条谷苍野、雷泽湖、妫汭河、博物馆、展览馆以及游乐场、猴山等组成。景区内松柏苍翠、百花争艳、波光粼粼、鸟语花香。人工水系贯穿南北,<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工湿地和湖泊以河道相连。以舜的四大臣子</span>皋、夔、稷、契命名的四座拱桥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无不彰显北方园林建造者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备有摆渡小火车供游客乘坐</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展览馆座落园内,四有亭、同善亭、牡丹亭、月季亭、圣贤亭、懿德亭点缀其中。园内四季常青、波光潋滟,是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在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也有一座舜帝陵,由于历史久远,不好判断那个是真正的陵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普通百姓不必深究,留给专家去考证。我们瞻仰舜帝陵的目的是,继承舜帝树立的中华道德文化素养。</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座高大的三门四柱石牌坊之后就来到了舜帝陵庙区。舜帝陵庙坐北向南,占地400亩,是景区的主要建筑。分为外城、陵园、皇城三部分。外城,也叫神道入口,为半圆形的“古柏广场”,是举办大型祭祀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陵庙区有舜帝圣像、千年古柏、百年皇城、虞舜陵冢、关公祠、敤首祠等景点。历史文化厚重,古意苍穆,气势宏伟,是人们拜谒先祖,传承文明的神圣佳地。</p> <p class="ql-block"> 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故也称虞帝。生于诸冯,又称姚墟(今山西省永济市张营乡舜帝村)。相传他是黄帝的九世孙,为华夏“三皇五帝”之一,建都蒲坂(今永济市蒲州镇)。是我国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袖。虽历经4000多年的时光之剥蚀,但其传统道德之精髓,在华夏子孙的心目中依然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 这是舜帝德孝桥</p> <p class="ql-block"> 过了德孝桥,首先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舜帝雕像。只见舜盘腿而坐,轻抚五弦琴,好像在吟唱着《南风歌》。这时我的耳边不断回响着: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p> <p class="ql-block"> 舜帝雕像的两侧立着两个石头雕刻成的威风凛凛的大象</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两组千年古柏,相传是大禹亲手为舜帝所植,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且它们均为“活柏抱死柏”。当地的老百姓看到它们这样相互依偎着,就像一对夫妻对爱情忠贞不渝,于是便给它们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夫妻柏”。</p> <p class="ql-block"> 这一组被称为“龙柏”,树形状如神龙,根部又像一把龙椅,座基、扶手、靠背、脚蹬各具其形。相传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避难时曾在此休息,因此得名“龙柏”。</p> <p class="ql-block"> 在古柏近旁还有一组“子孙柏”,是千年古柏所衍生,这些柏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寓意子孙福运绵长,代代兴盛。</p> <p class="ql-block"> 来到陵庙的神道,可以看到代表皇权仪卫象征的石像生列于神道两边。舜帝陵的石像生大部分是各地搜集而来,雕刻手法各异,石兽、石马、石人两两相对,神态肃穆,让帝王的威仪毕现。</p> <p class="ql-block"> 山门以南为外城,自南向北依次为古柏广场、汉白玉华表,巨石雕刻的舜歌南风像,生死相依的千年古柏,气势雄伟的山门。如此诸多吉祥之物,俱以其巍峨、壮观、古朴、大气的英姿,为舜帝陵庙做了浓墨重彩地烘托。</p> <p class="ql-block"> 从古柏到山门共有49级台阶,意为舜在位49年。</p> <p class="ql-block">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山门,上面的匾额写着“有虞舜帝陵”。山门两侧分别雕刻“德圣”与“孝祖”二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山门上有二副对联,分别是:</p><p class="ql-block">此是鸣条岗,春露秋霜怀复旦;</p><p class="ql-block">谩言苍梧驾,尧天舜日睹重华;</p> <p class="ql-block">山悬丽日日照纵横八万里;</p><p class="ql-block">门纳德风风行上下五千年;</p><p class="ql-block"> 这二副对联表达了人们对舜帝的怀念,对他的道德风范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 进入山门可以登楼览胜景,擂平安鼓,报平安福。</p> <p class="ql-block"> 两层楼的山门是舜帝陵的最高建筑,登上山门可尽览景区全景,将陵园、皇城尽收眼底,还可遥望盐池、远眺涑水孤峰。</p> <p class="ql-block"> 舜帝陵庙,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拜谒舜帝的圣地。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始祖,他所开创的德孝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月台建在112厘米的台基之上,月台栏板两边雕刻了一百幅中国古代孝子的故事,称为 《百孝图》。月台是每年祭祀舜帝的活动场所。月台中央放置的铜香炉长4.2米,象征着四千两百多年来中华儿女永远怀念舜帝,高112厘米象征舜帝高寿112岁。</p> <p class="ql-block"> 月台之后的建筑是献殿,献殿为元代悬山顶式建筑,是祭祀的场所。前檐通梁长17.4米,由一根完整的古杨木搭建,古今罕见。</p> <p class="ql-block"> 不知你们发现没有,皇城内还有一座献殿。疑惑?便问导游方才得知,这个献殿并非舜陵建筑,是从北相镇拆迁过来的。原为关帝庙献殿,因修路时,该献殿位于规划的道路当中,恰值舜帝陵整修,便将献殿整体搬迁到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 穿过献殿便是享厅(供奉祖宗、祭祀神灵的厅堂),享厅为清代建筑。厅前牌匾“陟方之所”是雍正元年安邑知县车敏来所提,意思是舜帝升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穿过享厅,便见到砖砌的方形墓冢,陵高3米,周围51米。陵前有二尊石像生守护。</p><p class="ql-block"> 舜帝陵上有一株树形奇特的古柏,已有千余年历史,五个主枝形似虬龙,民间称为“五子登科”。陵前有两块石碑,上碑刻“有虞帝舜陵”,下碑刻舜帝陵。<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座</span>陵区威严、肃穆,王陵气势尽显。</p> <p class="ql-block"> 关公祠在舜帝陵冢的东边,作为关公的故乡有关公祠不足为奇。</p> <p class="ql-block"> 让人感兴趣的是在舜帝陵冢的西边有这么一座敤首祠,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敤首,又名嫘,是舜帝同父异母的妹妹,在中国历史文献中是最早记载的以画入史的画家,被尊称为“中国画祖”,因此敤首又称画嫘。</p> <p class="ql-block"> 敤首祠为清代早期的硬山顶建筑,栏额上的雕刻十分精致。</p> <p class="ql-block"> 祠内供奉着一尊形象端庄典雅的敤首汉白玉像,将敤首凝神绘画的英姿展现在人们面前。祠中壁画还记载了敤首保护其兄(舜)不受自己的父母亲和同胞哥哥伤害的事迹,令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 舜帝陵后面矗立着一座“皇城”,又叫“离乐城”。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舜帝庙。这种以陵在前、庙在后的建造布局在历代皇家陵园中十分罕见。<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皇城城墙高大雄伟,</span>古色古香的砖砌城墙浸透着饱经风雨的历史沧桑。城墙上有个砖券门洞,门洞匾额上刻有“来南薰”,出自舜帝当年吟唱的《南风歌》。</p><p class="ql-block"> 进拱形城门,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构造布局严谨,左右对称。</p> <p class="ql-block"> 影壁上雕刻着舜帝像,只见他手抚五弦琴,吟唱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p> <p class="ql-block"> 戏台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坐落在一米多高的砖砌平台之上,条石压沿。台前即为宽敞的卷棚,可供人们看戏。</p> <p class="ql-block"> 献殿前按照古代左钟右鼓的规制,分别建有钟楼和鼓楼。东西两侧建有廊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p> <p class="ql-block"> 鼓楼</p> <p class="ql-block"> 献殿重修于明代,清代顺治年间和嘉庆年间有修缮。</p> <p class="ql-block"> 正殿紧挨着献殿,建造在高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p> <p class="ql-block"> 殿内舜帝塑像正襟南面,身着衮服,头戴冕旒,神态庄严,皋、夔、稷、契四位大臣在两旁恭敬而立。</p> <p class="ql-block"> 献殿两侧的山墙上悬挂着舜从出生、躬耕、捕鱼、继帝位、治天下、禅让帝位等生平事迹的绘画。</p> <p class="ql-block"> 舜的一生,为后人树立了德圣与孝祖的典范与楷模。</p> <p class="ql-block"> 舜帝公园集历史、文化、旅游、园林、休闲娱乐为一体。是人们寻根祭祖、陶冶情操、修身健体、休闲娱乐的佳境圣地。舜帝公园将以其秀美靓丽的雄姿和优质一流的服务,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前来寻根拜祖,观光旅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