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历史记录 文/刘富宏

清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这么一种深情的怀念,叫做《四中和她的学子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部书,是一部记录原“大同县第四中学校”的建校史与师生教学、生活、读书、奋斗的纪实性文集,是一部能够成为历史记忆的、文学的档案文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u>是的,这是由59名师生用饱蘸深情的笔所写下的鲜活、个人化的记忆,它讲述的是有关一所中学的“春天的故事”。不妨动情地说,这是我们母校四中的一曲青春之歌,甚至,是一卷朴实无华的诗册(《四中和他的学子们》前言)。</u></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u></u></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u>为了感恩四中对我们每位学子的培养,为了感恩四中健在的和已故的校领导、老师们为教书育人所付出的心血,为了我们四中的校魂永存,为了我们四中的精神永在,为了顺应我们四中人的心之所向……(《四中和她的学子们》后记)。</u></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酷暑盛夏,我在家中静静地读了这部名字叫《四中和她的学子们》的书。这部书,仅仅记录了只有17年建校的发展历史,却牵动着两千余名师生的深情怀念。17年悠悠岁月,17年艰苦拼搏,17年硕果累累,有多少辛勤育人的故事在这里书写,有多少人生的梦想从这里展翅高飞。一页一页地读下去,深情溢满心扉。这是一部充满了深情灵魂的书。深情的怀念,深情的追述,深情的展现,深情的抒发,字字情深,篇篇情真,让人深情感动。任何深情都是需要文字表达的,该书娓娓道来的深情,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已逝去的四中学校那盏明亮的灯,依然放射出的灿烂光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部由59位师生共同撰写的书,我把它定位为深情的书写。如果不是孤陋寡闻,据了解,像这样一部深情地记述一所农村中学教学史的书,在国内应该是绝无仅有。短暂的17年校史,培育了两千余名学子,据不完全统计,为国家培养输送大中专学生500多名。学校因此而驰名当年的山西雁同地区。书中辑录了83篇文章,66幅历届毕业班、补习班等各种记录性资料照片,58万余字。记述了师者的治学精神,学子们的求学精神以及步入社会后的莘莘学子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示了当年全校的教学风貌,也展现了学子们在当今社会为国奉献的精神追求。全书图文并茂,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和档案价值。正像一位老师的感慨:这部书的出版问世,开创了中学学子为母校著书立说的先河,是一部含金量较高的地方中学教育著作。是浓墨重彩的历史记忆,是让世人仰止的历史丰碑。通读该书,我有如下的感悟和认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部弘扬精神,鼓舞人积极向上的书。书以励志,人生是需要励志的。纵观全书,始终洋溢着一种精神。什么精神呢?就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怀揣梦想,不懈追求,迎难而上,自强不息;能吃苦,好读书,有自信的精神。这种精神被誉为是四中精神,正是这一精神的励志,成为了四中的灵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全民学习,改变命运,报效祖国,全体国人奋发向上。然而社会百废待兴,人才奇缺。作为一所边远山区的中学,自然没有一支文化水平高的教师队伍,生源也是贫困农村的农家子弟。可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用他们自己的形容来说,是以“小米加步枪”的“土八学队伍,而成就了助推贫困学子实现人生梦的“黄埔军校”。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无不是精神的闪光,所展示的是在艰苦的条件下教师敬业,学子求学的拼搏。任何事物发展都需要精神支撑,而精神又必须由精神为灵魂,所以,这是一部弘扬精神灵魂的书。以精神灵魂为统领,传承精神,充分证明,四中的辉煌,功在当时,利泽后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部以文学的形式记录历史、凝炼校园文化的书。书以记事,事以为史。任何社会和生活都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只是我们缺乏记录和讲述。为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中学记事写史,尤其难能可贵。本来,历史是由后继者来书写的,而《四中和她们的学子们》却是一部自己写自己的历史。所记录的是经历了历史,创造了历史,也书写了历史。这些历史记事,无不深刻那个时代的烙印,是时代发展的浓缩。该书并不是一本正经地讲述历史,而是一件件记事,一个个故事,但却在真实地记录了历史,是师生亲历的集体记忆。高中岁月,是一段青春的时光。艰难的求学,奋力的拼搏,梦想的启程,人生的经历,世事的怀念,书写的虽然是故事,凝结的却是历史。透过字里行间,让人看到的是跳动的灵魂,是坚实的脚印,充满了文化的气息。历史总是展现时代的,其文化的力量是继往开来的。可以说,《四中和她的学子们》是纪实的,但却有着浓厚的文学味道。没有引经据典,没有高深莫测,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反映现实,写照历史,文笔朴素,情感充沛,无哗众取宠。书写的是记忆,寄托的是情思。本书是以纪实的根本,文学的笔墨,文化的元素,记录了一段沧桑岁月的奋进之歌,应该说有厚度,有温度,现实价值突出,历史意义久远,是开创校园文化的先河之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部沟通师生情感,观照后世的书。书以抒情。人生总有许多情怀。《四中和她的学子们》是深情书写的历史珍藏。情怀真挚,感人至深。我们不妨以例为证。留学加拿大并在那里工作的学子、现在是科学家的刘旺深情的写道《四中校魂伴我成长》;曾经的雁北地区高考状元、当年山西省高考全省总分排名第10名的学子庞中英,1981年误报错失北京大学、而走进南开大学,如今他走过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担任多所知名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但他对中学母校依然真情不变。他在怀念《四中》的文中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四中是母校,四中如今不在,但又与我们这些校友同在。”还有学子所写《四中精神鼓舞我砥砺前行》《四中拓展了我的人生路》《四中——我梦想起飞的地方》……等等,多少深情溢于言表。一位老师这样说:“《四中和她的学子们》再现了四中的辉煌,重拾了四中人们的记忆,展示了四中人的风采,给了四中人灵魂的寄托和精神慰籍!”正像也是大同县四中的学子、现任大同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的郭剑卿在“序言”中所说:该书展现了师生情同窗情乡土情凝结而成的“四中情结”,有格局有担当有作为不辱使命的“四中情怀”,重“文”不轻“理”、自强不息的“四中现象”。我诚以为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中的历史,四中的精神,四中的时代值得讴歌和回顾。《四中和她的学子们》是一部师生共同深情打造的一座乡村中学的丰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刘 富 宏 简 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该文发表在《大同晚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中和她的学子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编委会委员、作者简介专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中和她的学子们》出版发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纪念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中和她的学子们》发布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嘉宾佩戴的胸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四中

学子

深情

精神

历史

一部

师生

中学

书写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