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研论文写作及发表 <p class="ql-block"> 9月16日上午,魏教授从微化学史视角阐述了中学化学教材的深度研究以及化学论文设计和发表。以一首《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为开场白,极具书香味的同时也富含哲学味道。以两问:我们为什么要学科学史?化学教材究竟是什么?抨击灵魂,直指现存问题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 魏教授在此次课程中阐述论文立意中尤为关键的一点“追溯”,追本溯源,以初中课程中侯氏制碱法为例,详细地给我们展示了他在论文《路布兰制碱法的历史演变及教育价值》中如何决定课题。从近代工业中的代表侯德榜先生的侯氏制碱法,追溯到索尔维法,再挖掘出最早的路布兰制碱法,贯穿百年的制碱历史,从欧洲最早文献着手,研究制碱工业的发展和历史,为人类制碱工业历史的记载和研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坐在桌前十分钟,纸张脑海皆空白。众多老师在论文写作皆是如此,魏教授以所带研究生为例,阐释论文写作的关键点之一,文献阅读量需大而精,期刊检索需准确,参考文献需看原版,化学专业基础文献必须做到耳熟能详。闲暇之余,同样的文献期刊,中文阅读与英文阅读相互交替,相互印证,阅读留痕,备注与标识必不可少。同事,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术交流会的研讨等诸多方法都是提升论文写作水平,提高论文发表的重要学习方法。</p> <p class="ql-block"> 在讲座的最后,魏教授的三句箴言是写好论文的又一关键点。第一:题好一半文。精确地切入课题,小而精的课题正是一篇好论文的特征之一。第二:摘要。阐释论文中知识的来龙去脉,言简意赅,摘要不多一字,缺一字亦是不通其意。第三:参考文献。经典文献的引用,权威文献的引用,正是你积累学识,论文写作极好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魏教授的一堂讲座,让诸君茅塞顿开,在论文写作和发表的道路上再进一大步。</p> 参观国之重器-三峡大坝 <p class="ql-block"> 9月16日下午,恩施州化学骨干教师参观国之重器——三峡大坝。从三峡大坝专用高速路出发,聆听着导游的介绍,感受三峡的江景,通过换乘交通,换乘扶梯,直达坛子岭,俯瞰三峡大坝,好似一条巨龙横卧长江,壮阔至极。直接欣赏到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的壮观景象。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两坝一峡三峡升船机线,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碧波浩渺的高峡平湖美景,还可以了解世界领先的“中国制造”,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览三峡大坝之全貌,叹前辈创新立业之艰难。</p> 基于命题工作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p class="ql-block"> 9月17日上午,在单元测验、期中期末测评、学业测评考试命题的背景下,向老师向我们讲述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从“依标”命题的原因、超标试题的评判、如何“依标”命(选)题、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学用四个方面向老师们展示了教学中的注意点和方向。</p> <p class="ql-block"> 学业测评考试依据课程标准命题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命题标准以课程表准为主,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p> <p class="ql-block"> 超标试题的评判主要判断试题是否超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范围和水平要求。超标命题的特征在于试题内容超标、试题的水平要求超标。在如何“依标”命(选)题中,向老师强调合理把握《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要求,严格控制“化学反应”考查的能力要求,试题提供的陌生信息要适合学生进行加工,同时要依据《课程标准》编制中考化学计算题。化学反应中目前存在考查离子共存、陌生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复分解反应条件探索等问题,拔高了教育教学中的难度。在化学计算中,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计算、识别常见商品的标签、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等符合《课程标准》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p> <p class="ql-block">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学与用中,向老师谈到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初步认识,谈到核心素养并不是单独割裂,相互之间存在深层的逻辑关系。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三大主题和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化学和社会·跨学科实践,两大主题相结合,综合提升核心素养,同时加强之间的联系。最后落实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思考和建议是对所有教师的金玉良言。第一:所有教师放下“新课标”放一边,思想上穿新鞋,行动上走老路,课堂上教教材,上时尚题海练的陈旧观点。第二:一线教师要尽快地关注并熟透五个主题内容之间的结构关系与联系,明确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明确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第三:结合新课程标准对现行人教版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或重构”尝试组织开展新课标倡导的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第四:注重创设真实的,富有教育和教学价值的学习情境。第五:适时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样化探究活动,充分利用课程标准中提供的素材资源和活动项目,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媒体,趣味实验,项目式探究学习等方法教学。</p> 新课标背景下实验教学策略与思考 <p class="ql-block"> 9月17日下午,课程开始之前吕主任浅谈了恩施州化学课程在全省的现状,恩施州化学教育名列全省地级市前三甲,历年来整体评分在九十四到九十九之间,名列前茅,整体教育科目设置,考试方案和策略在全省自主命题中有极强的引领性。作为最早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初中学业测评考试的地级市,在国家教育方针上方向是正确的,领先的,符合教育未来发展方向。针对2024年学业测评考试全省统一命题的现状,吕主任强调教师视野要放在全省的教育格局之上,问题的导向要接轨全省。同时勉励年轻教师要有追求,有目标,有想法,敢于去实践。强调年轻教师要侧重对教学层面的发展和对自身层面的提升,新课标与新教材,对于年轻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三年一个小目标,五年一个大目标,八年一个大跨越。</p> <p class="ql-block"> 在课程中阐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新课程的要求和新课程的改革历程,问题和改进策略与我州教育补短板工程。党和国家的政策在教育理念中得到体现,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文件中,都透着对于化学教育的重视。在文件中明确指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综合性试题,加强实验操作考试。在新课标中对实验操作考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注重学生个人基本实验操作,重视跨学科实践活动,加强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操作考试命题要求依据课标,难度设计适度,教与考相互衔接。</p> <p class="ql-block"> 从传统的双基到三维再到四养,课程标准发生巨大变化,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课程,再到学科育人,再到人的教育达成育人目标,教师教育理念迭代升级。新课程方案的核心是?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三有时代新人。培养新人,要深刻把握课标,理解课程理念。吕主任对于什么是素养?作了如下解释:当学生把老师所学的知识全部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便是素养。知识能力与素养离开了真实的情景,只有知识技能的熟练而无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以活动形式的学习能力,活动中展现的能力和品格。</p> <p class="ql-block"> 吕主任在对比新旧课标时,阐述新旧课标能力要求上有如下变化,新课标课程广度增加明显,课程深度增加,课程难度增大。新课标明确学生必须做实验和实践活动,其中跨学科实验活动是极为重要的,也是众多教师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绝佳的切入点之一,总之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 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一、注重讲授知识,轻视操作和技能培养。</p><p class="ql-block">二、注重结论,轻视展示实验过程。</p><p class="ql-block">三、注重操作与演示,轻视实验过程的分析。</p><p class="ql-block">四、重视动手能力的训练,轻视对学生实验习惯的训练。</p><p class="ql-block">五、注重验证性实验,忽视探究性实验和思维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以上因素导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错误理念。正是诸上原因,化学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阻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针对化学实验的现状,吕主任提出了以下的改进策略:</p><p class="ql-block">一、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p><p class="ql-block">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p><p class="ql-block">三、改演示实验调整为协同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实践能力。</p><p class="ql-block">四、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p><p class="ql-block">五、积极开展课外与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p><p class="ql-block">六、积极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p> <p class="ql-block"> 吕主任讲述了我州教育补短板工程,通过对比近三年我州普通高考文理科报考人数,发现存在着严重的高校招生比例失调现象。教师认识也存在误区:教师观念没有转变,功利化严重,讲实验,看实验,背实验成为了教学常态。针对我州现状,对于实验教学进行督导和考评。教育督导和教育科研部门共同强化实验教学的考评,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和实验技能比赛,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意识和技能,增强我州薄弱部分,促进恩施州教育稳步发展。</p> <p class="ql-block">作者:恩施国培第二组</p><p class="ql-block">审核:吕家宇 杨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