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会

广府文化讲古佬

<p class="ql-block">  生菜会起源于明末清初,是流行于广州及附近地区的民间风俗集会,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原本于每年正月二十四至二十七举行,其中因为正月二十六是观音开库日,所以最为热闹,后来就以这一日作为生菜会的日期。</p><p class="ql-block"> 生菜会的形式很丰富,除了在观音庙祭拜祈福之外,还有听曲看戏、摸螺求子、吃生菜包等活动。所谓“生菜会”,正是以生菜与“生财”谐音,又认为生子即生财,因此通过吃生菜包和其他生菜食品,祈求丁财两旺,多财多子。</p><p class="ql-block"> 其中,生菜包的做法颇为讲究,要包含生菜、粉丝、酸菜、蚬肉、韭菜等食材,其中生菜代表生财,粉丝象征长寿,酸菜代表子孙,蚬肉则寓意显贵,韭菜表示长久,十分讲究意头。</p><p class="ql-block"> 在清末民初时期,生菜会在广州顺德南海等地区盛极一时,有“正月生菜会,五月龙母诞”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地方上对生菜会进行改革,更强调同乡之间的联谊交流,参与的民众和海外侨胞也越来越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