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贾洪生you天池,发来一组实拍照片。请大家欣赏。 长白山天池(Changbai mountain pool in the sky),又称白头山天池 [21],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双方各拥有一部分水域。天池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其池水的海拔高度为2189.1米,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天池在长白山巅的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20余里,故名为天池。”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天池在宋朝以后多有喷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刘建封登上白云山,为天池十六峰命名,探明鸭绿、松花、图们三江源流。天池周围火山口壁陡峭,并形成十几座环状山山峰,海拔均在2500米以上,长白山天池也是松花江、鸭绿江以及图们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之源”的雅称。 长白山脉,欧亚大陆东缘最高山系,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海拔高度多在1000米以上,主峰为白云峰,海拔2691米,最高峰为白头峰,海拔2749米。长白山区域范围在区域地理和实际应用中有着不同的含义。狭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脉的主峰,即海拔1800米以上的巨型火山锥体;另一种理解,是指长白山火山区;广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脉,或称长白山地,是中国东北东部山地的总称。 在大约2500万年的时间里,长白山地区经历了4次火山喷发活动,此4次火山喷发形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形态和主峰。在以上4次火山活动中,每一次喷出的火山物质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此后,长白山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在11000—15000年(第四纪全新世期间)前,火山再次复活,最终形成了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东南部主要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向西北逐渐降低为低山、丘陵,直至海拔300米左右的台地等。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长白山区年平均气温2—6℃。气温随纬度、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长白山区河网密布,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4大水系皆源出长白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