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是一个人仪容光焕发、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总的规范为整洁清爽、端庄大方。</p><p class="ql-block">一、仪表仪态礼仪</p><p class="ql-block">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发型与本人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女士化妆要简约、清丽、素雅,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手部保持清洁,在正式的场合忌有长指甲。</p><p class="ql-block">站姿</p><p class="ql-block">挺直、舒展,手臂自然下垂。坐姿人座时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离座时,应请身份高者先离开。</p><p class="ql-block">走姿</p><p class="ql-block">行走时应抬头,身份重心稍前倾,挺胸收腹,上体正直,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目光自然,不东张西望</p><p class="ql-block">二、交谈礼仪</p><p class="ql-block">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p><p class="ql-block">饰物</p><p class="ql-block">佩戴饰物要考虑人、环境、心情、服饰风格等诸多因素间的关系,力求整体搭配协调。遵守以少为佳、同质同色、符合身份的原则。</p><p class="ql-block">1、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开展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等教育活动为载体,着力做好礼仪、礼貌、礼节教育,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通过开展”学校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活动的启动仪式,在全校师生间广开展、宣传文明礼仪行为,努力营造一个师生互动、形成共识、相互督促、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p><p class="ql-block">2、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学校的其它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不定期开展宣传文明礼仪的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引导和促进广大师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力求使大部分师生不但能做文明礼仪的表率,更能进一步做好对文明礼仪活动的宣传与推广,以其推动整个育人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3、充分挖掘学校与课堂的教育主导作用,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把“文明礼仪伴我行”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并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引广学生共同来制定文明礼仪常规,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教育,逐步形成崇尚礼仪、争做文明使者的良好风气,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转变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p><p class="ql-block">4、编发学校《文明礼仪手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2日常生活、 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开展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班队会,发挥班队活动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的宣传教育作用。</p><p class="ql-block">7、在学期末对评选的"礼仪之星”和”校园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进行表彰。展示他们的风采</p><p class="ql-block">树立教师、学生身边的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人开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