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柿 子</b></p> <p class="ql-block"> 堂弟从老家里给姐家送了些柿子,姐把它“懒”熟了,送给我们,结果少有人吃,直到最后几个放坏扔掉,不由颇多感慨!</p><p class="ql-block"> 堂弟所送柿子,是“七月尖”,柿子中的早熟品种,阴历七月就开始变黄。树是我和父母、姐姐早年在老家红土坡栽的,有十几棵,早就开始挂果,因为这些年不咋回去,基本上成了公共的,谁有缘谁采食。现在想来,栽树时我曾给予多少厚望和畅想啊,没想到现在竟是这番待遇。</p> <p class="ql-block"> 说起野食,绕不开柿子!</p><p class="ql-block"> 在很多古人的眼里,柿子似多与“秋愁”“凄凉”等相连,不够敞亮。白居易说,“李家哭泣元家病,柿叶红时独自来”;赵蕃说,“我怀收柿栗,物色自凄凉”,更有人吟道,“老树前头柿叶红,又骑瘦马立西风”,如此种种。</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有心态好的,韩愈老夫子交代:“霜天熟柿栗,收拾不可迟”,梁启超先生说,“冬秀餐雪桧,秋艳摘霜柿”,这就美好的多了。宋代张镃则更是浪漫,“天风吹我落人间,暂入青山又促还。待得霜林收柿栗,却来重扣白云关”,看看,这格调,直接抒发到仙山美景天上人间了。</p> <p class="ql-block"> 我的格调则土得掉渣,因为柿子于我,就是口中食。</p><p class="ql-block"> 老家南拐村,柿树不算很多,山脚沟畔,零散分布,平均到每家也就一半棵,品种倒也五花八门,不乏“阳光红”“牛心”“大四股”等我认为的柿中精品。</p><p class="ql-block"> 我家有三棵。一棵是“四股”柿子,果实表面四股分开,耐放,口感也好;一棵是“面蛋”柿子,果实不大,但结的稠,口感面甜,稍有回涩,不耐储存,结的多糟蹋的也多;一棵叫“水PiaPia”,这个字实在是写不出来,只好用拼音标出来,果实大而扁,熟透后颜色鲜红,卖相不错,口感甜,汁水多,就是产量低,一年结不了半篮子,后来涨大水把它冲走了。果然不努力结果都不太好。</p> <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柿子和柿子树都给我欢乐。</p><p class="ql-block"> 暂不提冬季午后,几个小伙伴甩掉老棉袄,攀上柿树“捉树懒”时的刺激与快乐,那是需要专章记下储存起来的,是不能抹掉的童年记忆。单是柿子带给我的口腹之享,就让人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阴历四五月份,柿子树开花了,四个绿蒂化作手掌四面张开,把个四瓣或嫩黄或雪白的花朵捧在掌心,像情感外露的小伙子。每到这个时候,我家的蜜蜂就格外忙,你来到柿子树下听听,嘤嘤嗡嗡的声音,好像一窝蜂都聚到树上了。</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此时大抵都在做两件事,一是从地下捡起掉落的花朵,把花蒂去掉,吸食里面的花蜜。柿树花蜜含量高,所以吸柿花还是相当过瘾的,那种甜蜜感很足。当然,对我诱惑不大,因为我家养蜂,蜂蜜倒是从来不缺的。一是把柿花用草杆或细线穿起来,做成花环手链头饰,美美地戴上,这基本上是女孩子的专属游戏,有时我也会偶尔尝试一下,不过乐趣倒体验不了多少了。</p> <p class="ql-block"> 繁花谢尽,柿子开始挂果了,四个花蒂微微合拢,一个个青涩的小柿子在襁褓里酣睡,这时的柿树枝繁叶茂,出路方便的树下,会躺一堆乘凉的人们,柿树叶宽大厚实,是遮凉的上选树种。每当这时,树干上都会爬满光屁股娃娃,捉迷藏,逮蚂蚁,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 随着柿娃子慢慢长大,我们的吃柿子活动也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 农历七月后,一些早熟品种开始泛黄,而其它柿子的个头也基本长成,只是外皮还是青色,不能直接摘来吃。</p><p class="ql-block"> 对此我们有办法。</p><p class="ql-block"> 最粗暴的做法就是直接把柿子咬下一口,放在嘴里嚼!刚开始涩的很,感觉整个腮帮子都加厚了一层,这时要不停地往外吐水,用唾液来稀释涩味,慢慢地,涩味少了,口中的柿渣竟褪去了涩苦,甚至有那么一点甜味了。此时方才深刻领会到苦尽甘来的含义,把柿渣咽下,胃里有了点东西,满足感弥漫而来。</p><p class="ql-block"> 这种吃法一般是在放学后回家的路上,两三里的山路走完,基本上能吃一个青柿子。到家了,红薯窝头红薯面条接上了,生活瞬间美好。</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做法叫“懒懒柿”(这个字我也找不到更合适的拼写,不知道南拐村的老乡是否认同这样写)。夏末秋初之时,村子里的小溪涨了水,哗哗啦啦。此时,白天阳光还好,温度不低,溪水不凉,是“懒懒柿”的好时候。我们会从人家的树上摘十几颗颜色泛黄的柿子,找一处有细沙有水流的地方,扒开河沙,把柿子埋进去,再盖上,做上暗藏的标记,静待“懒柿”成功。</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下雨,天气晴好,基本上四到五天“懒柿”就可以吃了,扒开覆盖物,一个个柿子露了真容,成功的甚至会有可爱的花纹出现。这时候的柿子,完全没有了涩味,吃起来脆爽可口,一口气来上三五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衍生地,也产生了一个攻防游戏,找寻别人的“懒柿”窝,或防范自己的窝被别人攻破。这个游戏不需要裁判,找到别人的“懒柿”窝,把柿子拿走,那种兴奋无以言表;而被别人找到窝,满怀期待地去挖“懒柿”时,却发现空无一物,那种失落、愤怒,远不是跳脚骂一阵能舒缓的,往往要郁闷好几天。我就亲身体验过,甚至惊动了父母,给了好一番安慰。</p><p class="ql-block"> 等到柿子收获,对于采下来的硬柿子,也可以“懒”, 方法是把柿子泡在一个陶罐或者类似的容器里,用温水覆盖,保持水温三四天,柿子就“懒”好了,这种方法更官方,也更冠冕堂皇,不用遮遮掩掩,加工的量也大,是各家各户都会做的。我姐直到现在每年还会“懒”一次柿子让一家人过过瘾。</p> <p class="ql-block"> 中秋过后,各色品种的柿子陆续开始泛黄了,这时候的乐趣是够烘柿。在这里,“够”是动词,就是从高处取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每棵柿树上总有那么几颗心急的柿子,多是被虫子盯上,开始露出鲜艳艳的红,在枝头闪耀,煞是好看,我们称之为烘柿。烘柿基本上已经算是成熟了,如果忽略那些虫眼,口感与采摘后放熟的柿子没有啥差别。此时,我们这些小孩就开始围着一棵棵柿树转,看谁的眼力好,能发现藏在枝叶里的烘柿。如果发现了,或爬高上低,探手摘下;或摇动树枝,让其脱落;或拿来竹竿,卡住采下。总之,不论啥法,够到是王道,吃上一口烘柿,双眼能放出光来。其实,还有个小技巧,最好吃的烘柿,是鸟啄过一半的,别看只剩下一半,却是最甜的。</p> <p class="ql-block"> 终于,霜降过后,柿树叶开始变黄变红,一场秋雨过后,柿叶飘落一地,那些柿子彻底成熟,该采摘了。</p><p class="ql-block"> 采摘柿子,是全家的活计。须晴日,全家齐上阵,带上篮子筐子,背上绳子竹竿,引着黑色土狗,“卸”柿子去!这个卸字,还是很有些意思的,是要帮助柿子树卸去一季辛劳吗?</p><p class="ql-block"> 往往是我和父亲爬到树上,用绳子把篮子固定到树干上,用手采摘能触及到的柿子;母亲和姐姐站在树下,用开了楔形口子的竹竿,夹起一个结有柿子的细枝,用力旋转,直到把树枝拧断,然后收杆,把柿子小心取下来。</p><p class="ql-block"> 卸柿子的过程是轻松的,说说笑笑,连平日里被生活压迫不苟言笑的父亲,也会说几句话,甚至笑上那么一两声。</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树上的柿子摘完了,喧嚣一季的果树一下子安宁了也凄凉了,只剩下最高的枝尖,留下一颗,叫“看树佬”,它是这棵树的留守者。直到树叶脱尽,满树萧然,它仍然会陪着守着这棵树,期待着明年春华秋实。</p> <p class="ql-block"> 柿子采回家,分类处置:品相好、耐储存的,会放在房顶的玉米杆搭的窝里,做好防冻措施,一直能保存到来春。硬实而不耐储存的,用旋皮的工具去掉硬皮,经反复日晒阴晾,直到长出白色的柿霜,成为超甜的柿饼,是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佳品。采摘中摔破的柿子也不浪费,放进缸里发酵沉淀,酿成酸掉牙的柿子醋。有的人家还会把残破的柿子、柿皮和豆荚混合搅拌晾干,用石磨或者电磨磨成“柿糠面”,与红薯面、玉米面或者白面搭配,蒸成柿糠馍或烙成柿糠饼,味道属实不差,不过不能多吃,否则肠胃受不了。</p><p class="ql-block"> 直到现在,老家人到城市里看亲戚,还会给人家捎上一包柿糠面,让人尝尝鲜。那些年,我家的柿糠馍邻居们都好评,因为母亲会在里面放上蜂蜜,甜的很。</p><p class="ql-block"> 我和姐还有一项活要干,把满地的柿子叶聚在一起,叫“搂叶”,用筐运回家,倒进粪坑里,沤肥。那时候家家户户门前房后都有一个大粪坑,一人多深,粪沤满了,起出来堆在门口,是各季种植时的农家肥。早晨端碗饭蹲在粪堆上吃饭不会有任何违和感,家家如此。</p> <p class="ql-block"> 其实,柿子也有艺术气质。扬州八怪之一的清朝画家高翔就用洒脱笔墨画了一副《柿栗图》,里面两枚红柿和三枚栗子。右侧题:"事事大吉"。巧妙运用了"柿"与"事","栗"与"利"的谐音,构思讨巧,独巨匠心。唐代的段成式曾经在《酉阳杂俎》里为柿树撰文旌表其美,称道柿树有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翫(玩)、六嘉实、七落叶。我认为有些牵强,但第六项我则深以为然,一年四季,一树红柿,给我了多少念想和满足啊!</p> <p class="ql-block"> 快中秋了,据说又要下雨。</p><p class="ql-block"> 家里的柿子树,叶子也快该红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