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天主堂旧址

生态与健康

<p class="ql-block">  在我懂事时起,我很好奇我的爷爷为什么会双目失明?也许家人讲过很多,我似懂非懂,直到我慢慢长大,才记住爷爷和家人就讲起他双目失明的经过。爷爷年轻的时候有一手石匠的手艺,带着同村同祖先的同家族兄弟走南闯北去揽活,按现代的说法,相当于包工头,在他30岁那年(我父亲5岁, 推算大概是1939年左右)承包当时修筑广东合浦至钦州公路(今广西沿海北部湾北海市和钦州市)的放炮炸石工程,在大石头上凿孔并放炸药准备炸石时,由于铁钎和石头撞击的火花引起爆炸,据说当时使用的爆炸物是黑火药,安全系数低,很容易引起爆炸(现在使用的炸药要雷管引爆,安全系数高),爷爷被炸得面目全非,被送到北海法国教堂医院抢救,最后命保住了,却失去了双眼。我在想,如果不是法国教堂医院,我爷爷的命就很难保住。虽然北海离我家乡不远,每次回家乡都有很多事情要忙,但我看到这文章介绍北海法国教堂,我很想在下次回家乡时,专门去北海拜竭北海法国教堂,以感谢对我爷爷的救命之恩!</p> &#xD; <h3>&#xD; 北海天主堂旧址 &#xD; </h3></br>&#xD; &#xD; &#xD; <h3>&#xD;        北海天主堂旧址位于北海市海城区解放里下村2号。法国天主教传入北海市区约始于19世纪70年代。起初教会在东泰街(今北海市珠海东路)买地建屋传教,到了光绪七年(1881年),教会在今天北海市中山东路百货大楼后面位置设立教堂。民国七年(1918年)由法籍颜神父(北海天主堂第三任本堂神父,是一位工程师)在今天主堂旧址,设计和主持建造了一座新教堂。教堂建成后,在祭台间的正上方悬挂路德圣母浮雕像。故信徒们把该教堂称为“路德圣母堂”。从1 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先后共有17任神父(指本堂神父,下同),其中法籍神父11人,瑞士、爱尔兰籍神父各1人,华籍神父4人。1923年,涠洲天主教区从涠洲岛迁至北海市区,改名北海教区,同样隶属于法国“远东传教会广东天主教区”。 1949 年,由北海市天主教会管理。 “文革”时期,北海天主堂受到较严重的损坏,教堂前的钟楼被拆除。文革结束后,由北海市天主教会管理使用。&#xD; </h3></br>&#xD; <h3>&#xD;        北海天主堂旧址由教堂与神父楼组成,其中教堂是一座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的建筑,局部受到罗马风格影响。教堂坐西朝东,由钟楼、祈祷厅、祭台间三部分组成,原钟楼已毁,2010年按原状复原,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门窗为半圆拱式,侧立面通顶砖砌扶壁。在教堂南面约 30 米处,有一座二层神父楼,券廊式西洋式建筑,坐南朝北,南、北、西三面均有回廊,占地面积160平方米。&#xD; </h3></br>&#xD; &#xD; &#xD; <a href="http://weixin.gycode.com/index.php?g=Wap&m=Index&a=lists&token=aqmruw1504068207&classid=83264&id=0"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weixin.gycode.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