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古人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本期家庭教育微课堂由我校薛老师从以下五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读—如何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p> <p class="ql-block">孟子云"仁者爱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对人有同情之心和友爱之心。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大家彼此给予温暖、互相关爱,那么每个人都将是幸福快乐的。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非常重要,孩子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如果他会分享爱和给予爱,那么这对自己的成长、对家庭的和谐都非常有利。一个怀有仁爱之心的孩子,不论将来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幸福的人。</p> <p class="ql-block">现实社会太复杂了,小孩子比较单纯,有时候处理不了复杂的事情。社会上有需要别人伸出援手渡过难关的人,也有利用他人的善良之心来行骗的人。家长们不能因为怕孩子受骗而拒绝让孩子帮助别人,而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因为拥有善良、仁爱之心对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这种仁爱和善良的品德必须在孩童时代进行培养,才能植根于孩子的心中。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p> 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以身示范,做爱心传递的使者。</span></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公民,家长为身边的人伸出友爱之手是基本的品格素养,也是在孩子面前最好的示范,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引导。比如,家长对自己的长辈精心照料、宽容接纳◇有利于向孩子传递孝心的观念;在街坊邻居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伸出援助之手帮忙去解决,</p><p class="ql-block">和谐的邻里关系有利于为孩子爱心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面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家长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有利于让孩子扩展自己的爱心。虽然社会很复杂,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冷漠面对,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而应该尽可能展现我们的友爱和善良,为孩子树立尊重互爱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爱。</p> 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给孩子多创造献爱心的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目前,志愿者活动在社会广泛开展,小孩子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比如参加小区环保志愿者活动,在垃圾分类、废品回收的实践过程中增加孩子对环境、对大自然的热爱;另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去敬老院等场所,参加为老人献爱心的活动,让孩子在服务老人的过程中体验付出爱心的愉悦,体会奉献的快乐;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赴贫困山区与当地的孩子进行交流,这对孩子的爱心培养也会有帮助。</p> 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呵护孩子的爱心。</span></p><p class="ql-block">仁爱之心人皆有之,孩子年龄还小,心灵没有习染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正是最具爱心的时候,尤其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他们的爱心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然而,作为父母,虽然很享受孩子的爱心,但是却因为舍不得,就制止了孩子表示关爱的行为,比如给父母倒水、帮父母做家务、与父母分享美味的食物等,这相当于遏制了孩子爱心的表达。当这些表示爱心的为经常得不到有益的回馈,反而常常受到阻止的时候,孩子渐渐就不愿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心了,这不利于孩子爱心的培养。</p> 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span></p><p class="ql-block">关爱他人也是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技巧的,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这种情况对双方都是打击。因此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去展现自己的爱心,在表达爱心的同时避免不好的结果。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他们现在是否需要帮助,需要怎样的帮助。只有确切地明白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教室的地面非常脏,自己为了让大家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下学习,于是拿笤帚打扫,这是有爱心;但是扫地时,弄得教室尘土飞扬,或者扫同学一身土,这就是好心办坏事了。这个例子中,同学们需要干净的环境吗?需要。打扫教室应该吗?应该。但是方法不对,应该在教室里人少时打扫或者打扫前稍微洒点水,因为同学虽然不喜欢脏乱的环境,但更不喜欢被人弄一身土。这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就是换位思考。</p> 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五,培养孩子仁爱之心的注意事项。</span></p><p class="ql-block">1.献爱心一定要量力而行,做不到的不要逞强。</p><p class="ql-block">2.对于帮助他人的后果要有预知。</p><p class="ql-block">3.提高孩子的分辨能力。</p> <p class="ql-block">爱心在每个生命中都潜在,需要我们去激发它、呵护它。作为家长,一定要抓住每个契机去培养孩子的爱心。爱心不能用金钱衡量,它是一份心意。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奉献爱心,不仅给予他人,同时也是在修炼自己。一个有善良之心的人,才可能有好的人际关系并可能在社会上立足,每个人都有爱心,社会才会更加和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