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小九寨"——广元水磨沟避暑日记

宋丰昌

<p class="ql-block">  今年8月1日至25日,我们和重庆的朋友一行再次来到被誉为“川北小九寨”的广元市朝天区水磨沟景区避暑。我们第一次来水磨沟是2016年,这次是第5次来,疫情期间中断了两次。这也是疫情结束后我们第一次来。</p><p class="ql-block"> 图为每次必须要从这里经过的“亚洲大手磨”,据说这是亚洲最大的水磨。</p> <p class="ql-block">  时值夏秋之交,正是百花盛开之时,景区里各种名目繁多的花草,白的、粉的……随处盛开,发出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种名叫百日菊的花在景区里最多,顾名思义,估计能开100天吧。百日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有单瓣、重瓣、卷叶、皱叶和各种不同颜色的园艺品种。</p> <p class="ql-block">  姹紫嫣红,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有众多的溪流和瀑布,水资源很丰富。沟里有条不知名的小河,河里的水是源头水,水质很好。</p> <p class="ql-block">  水从上游流下来后,由于落差形成了层层叠叠的小瀑布,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  在游客中心附近的一座桥上,我们还有幸看见了一条小彩虹。据说彩虹最常在雨后刚转天晴时出现,另外经常可见到彩虹的地方是瀑布附近。</p> <p class="ql-block">  图为游客中心附近的彩色沙滩区,主要是给未成年的儿童和小朋友提供玩沙、戏水的地方。这个彩色沙滩区是今年新打造的,以前来都没有见过。</p> <p class="ql-block">  图为蛙鸣池。池蛙鸣聒聒,林鸟语关关。蛙鸣池,顾名思义以蛙得名,台阶左右有12只青蛙,青蛙嘴吐清泉,平台上有一喷泉池,喷泉池内木桶不停往外涌水,寓意着“涌泉相报”。这也是景区新打造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这是蛙鸣池旁边的一棵大树,下面有个石礅子,上边写有“蝉噪树”三个字。“蝉噪树"出自唐代许浑的一首《长兴里夏日南邻避暑》诗:侯门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下帘宾馆凉。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p> <p class="ql-block">  这里仿佛什么东西都与水磨有关,图为景区路边的宣传木牌,造型也很象水磨,书写的口号也是“清风明月,风情水磨”。</p> <p class="ql-block">  水磨沟文化底蕴深厚,景区道路两边专门设置了一些大石头和宣传栏板,写上名诗名词,烘托了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 上: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p> <p class="ql-block">  上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p><p class="ql-block"> 上右: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p><p class="ql-block"> 下左: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 ) </p><p class="ql-block"> 下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p> <p class="ql-block">  今年7月8日,水磨沟景区还启动了“2023水磨沟景区消夏避暑戏水狂欢季”活动,接待前来戏水避暑、乐享清凉的游客超过3000人次。这项活动我们去的时候已经结束,只剩了这幅会标,但还是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举办活动时的热闹场景。</p> <p class="ql-block">  图为公路尽头,进入景区最后一道验票口——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以前住了不少村民,建立景区后陆续将村民全部迁出,这里就成了游客的集散地。游客离开后,这里空无一人,显的很寂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景区为了吸引游客,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两只梅花鹿和几头小野猪,放在王家大院供游客观赏。景区的动机是好的,但是弄巧成拙,梅花鹿和野猪的气味很大,游客还没走拢王家大院就闻到了,包括当地村民和来避暑的客人都有些受不了。可能是反映强烈,景区也意识到了,几天后就将梅花鹿和小野猪弄走了。</p> <p class="ql-block">  今年景区将公路修缮一新,黑化了路面,增设了停车点,标志标线施划的很醒目。据比我们早来的游客讲,我们来的时候才刚刚完工。</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每次来水磨沟都住在山水人家农家乐,这里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夜里睡觉可以听见溪泉的潺潺流水之声、微风拂过的树叶摇曳之声、蒙蒙烟雨飘过的瑟瑟之声……真是人生莫大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山水人家农家乐的居住条件较好,共有20多个房间,其中有16间是按星级宾馆标准修建的。图左为两个大床的房间,房间宽畅,空间很高。图右为卫生间,座式抽水马桶。。</p> <p class="ql-block">  我们平时就在院坝里坐着喝喝茶,看看手机,有兴趣时还可打打乒乓球,唱唱卡拉OK,也可坐在院坝里吃饭,非常惬意。</p> <p class="ql-block">  有时我们也和山水人家的主人一起去他家的地里采摘玉米、黄瓜等,体检一下田园生活。</p> <p class="ql-block">  景区环境比较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核心景区大部分为无人区,人烟稀少。我们从山水人家散步到王家大院,来回约3公里,几乎遇不到人,这在都市里简直不可想象。</p> <p class="ql-block">  水磨沟景区主要景点就是马尾瀑和翡翠峡。翡翠峡起自大小岩坊之间的小溪沟,由于落差大,水质优,水从山上跌落下来散成水珠,好像是翡翠从天而降,晶莹透亮清澈如玉,翡翠峡因而得名。翡翠峡比较平缓,距离也比较近,基本不用爬山。我们散步去了一趟翡翠峡,还是比较壮观,只是感觉水比原来少了一些。</p> <p class="ql-block">  左为2017年8月摄的翡翠峡,右为2021年8月摄的,和这次比较,那时的水明显要多一些。</p> <p class="ql-block">  图为马尾瀑。左为2017年8月摄,右为2021年8月摄。因为马尾瀑位置很高,要爬山,这次我们就没有去,不知道现在的马尾瀑水量怎么样了?</p> <p class="ql-block">  水磨沟的天空景色。</p> <p class="ql-block">  远眺青山,云雾缭绕,一派仙境景象。左下就是水磨沟最大的乡村酒店——水磨人家。</p> <p class="ql-block">  图为景区内村民种的庄稼,玉米杆比人还高,很茂盛。虽然景区将村民迁出去了,但村民的土地却无法迁出,村民耕作还是要到景区进行。</p> <p class="ql-block">  由于植被茂盛,水磨已经长满了清苔。</p> <p class="ql-block">  这次到水磨沟避暑,还偶然遇见了我下乡时在一起打篮球的球友、当时在曾家当知青的陈大哥。1972年,我下乡在汪家(2019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汪家乡、李家乡,设立李家镇,李家镇人民政府驻河润街34号),随后1973、1974两年断断续续代表曾家区打了一段时间球,球队牵头的就是陈大哥。1974年底我上学离开曾家后,再未见过面。一晃50年过去了,我们也从当年20多岁,进入古稀之年了。真没想到50年后我们会以这种方式在这个地点见面。我们球队还有一个姓马的队友(我只记得他们两个了),我喊他马回子,也是广元知青,和陈大哥年龄相仿,这次得知马回子因患病前些年故去了,年仅59岁。人生苦短,令人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  水磨沟景区距著名的七盘关不远,七盘关就是川陕两省交界处了。</p><p class="ql-block"> “蜀道雄千古,严关峙树七盘。”七盘关是金牛古道上由秦入蜀的重要关隘,建于汉代。因过七盘岭的道路盘旋七次,故称之为七盘关。七盘关与白水关、葭萌关、剑门关并称为川北四大名关。</p><p class="ql-block"> 图为七盘关川陕交界处的一座标志性雕塑——一座碉楼上面有个小黄人骑在马上,碉楼写有“七盘关”三个大字(字迹有些模糊,不太清楚)。有人说这是“马踏飞燕”旅游标志,但看起不太像。从另一边可以看到小黄人身上还背了一把宝剑,可能塑造的是古代一位镇守七盘关的将士吧。</p> <p class="ql-block">  这才是“马踏飞燕”的中国旅游标志。</p> <p class="ql-block">  图中这条公路是国道108线(二专线),公路上那座桥叫潜溪河大桥,是川陕两省的界桥,桥那边就是陕西省了。上边的高架就是京昆高速,也就是我们以前叫的成绵广高速。</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从陕西省的地盘上照过来的。陕西这边是汉中市宁强县黄坝驿乡。</p> <p class="ql-block">  图为“入川第一村"——广元市朝天区中子镇黎明村。</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黎明村被授予“第五届四川省文明村镇”称号。</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到水磨沟避暑,从来到走,整整24天,是呆的最长的一次,基本达到了避暑的目的。以前最多半个月就离开了,回去后还要热上好些天。</p> <p class="ql-block">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天气只能会越来越热,水磨沟也不是世外桃源,也会被波及,但不管怎么波及,水磨沟还是要比城里低好几度,到这里避暑,仍然是我们的首选。在到处都热浪滾滚的时候,水磨沟这种原始、凉爽的神奇秘境,已经是奢望难求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O二三年九月十七日于成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