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诚的向往,炙热的阳光,十日以色列之漫游浅见(二)

草药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这里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还是唯一一个拥有天国和尘世两种存在维度的城市。--《耶路撒冷三千年》西蒙•蒙蒂菲奥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会爱上这座城市,因为它是人类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可是,如果是对历史或者宗教不怎么感兴趣的旅客,这里有的只是一堆残破的大石头,还有拥挤不堪甚至于令人倍感压抑的古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夜色阑珊,西墙似乎多了一分温柔。</p> <p class="ql-block">进入耶路撒冷后,我们先在可以眺望旧城的斯科普斯山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之后我们去哈耐·耶胡达市场 Machne Yehuda 走了一遭,在追逐历史的尘埃之前,先感受一下世间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型的露天市场几乎可以买到耶路撒冷人日常生活的所有必需品,从新鲜蔬菜、水果、牛羊肉,到各色香料、茶叶,糖果到各式烤面包、馕等。整个市场既有五彩缤纷的色彩又飘着奇妙的各种香味,真是视觉和嗅觉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我买了绿色的葡萄,实在是喜出望外,每一颗都紧实饱满,脆甜多汁!</p><p class="ql-block">可惜不能把鲜艳艳的水果都尝一尝。</p> <p class="ql-block">琳琅满目的香料👇🏻</p> <p class="ql-block">市场两旁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早早醒来预备赶往圣殿山。</p><p class="ql-block">圣殿山,一块方圆仅0.135平方公里之地,却承载着数千年的宗教纠纷和历史积怨,今天中东的地缘政治冲突也有部分与其脱不开干系。</p> <p class="ql-block">通过严格的安检后,走过一条半封闭的通道就正式进入了。</p><p class="ql-block">一位持枪的守卫。</p> <p class="ql-block">就在我们走过通道时,举世闻名的西墙出现在侧面下方!</p> <p class="ql-block">走完通道印入眼睑的是一个大庭院。穿过庭院拾级而上,就是伊斯兰教的圣殿岩石圆顶,是耶路撒冷最著名标志之一。这是在犹太教第二圣殿的原址上建成。犹太教第二圣殿在公元70年罗马人围攻耶路撒冷时被摧毁。</p> <p class="ql-block">岩石圆顶覆有精美花纹跟古兰经文的蓝色系彩釉陶砖及金制穹顶。</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亭子是第二圣殿至圣所所在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岩石圆顶旁边的阿萨克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老城,一共有8个城门。其中7个城门可以随意出入,而东侧中部的金门却成为唯一被封死的一道。这座耶路撒冷最古老的城门,近500年间,从未有人打开它,这和世界末日的神秘预言有关。</p><p class="ql-block">圣经中记载自从创世以来众先知都预言基督再来。作为弥赛亚的耶稣将再次来到人间,通过金门进入耶路撒冷,开始末日审判。末日审判后,人间这个中间地带将消失,所有的人都会上天堂或者下地狱。</p> <p class="ql-block">从客西马尼园眺望金门👇🏻</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就走出圣殿山了。</p> <p class="ql-block">向着西墙前进。</p> <p class="ql-block">西墙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内,圣殿山山下西侧。这是环绕第二圣殿庭院的古城墙的残存部分。在四面墙之中,西墙被认为是当年最靠近圣殿的,使它成为犹太教信仰中除圣殿山本身以外最神圣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终于与它面对面了。</p> <p class="ql-block">祷告的人将他们的祈祷写下来塞进墙缝里。</p> <p class="ql-block">西墙前男士与女士的祈祷区用一人高的木板隔开。</p> <p class="ql-block">根据犹太人的习俗,少年男孩满十三岁就要举行成人礼。对犹太人来说,在哭墙举行成年礼,是人生中极大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参加成人礼的美丽少女。</p> <p class="ql-block">圣殿山南面的俄斐勒,一条37英尺的原始街道展露在圣殿的西南角。俄斐勒满载着第二圣殿时期的伟大考古发现。</p> <p class="ql-block">  原始的希罗底石仍然还在 2000多年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导游用这幅图向我们解释,第二圣殿时代的当地居民如何进入圣殿山。</p> <p class="ql-block">在风尘仆仆的老城墙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近四天我们在耶路撒冷的旧城区和新城区来回穿梭,用脚丈量这个有限的区域,用心感受文明历史宗教在这个城市的碰撞融合,以及直观地触摸历史留下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前边这座建筑是耶路撒冷第一间基督教会。</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青石板被无数人的脚步磨得滑溜溜的。</p> <p class="ql-block">古城有两道城门,但不是直通的,而是拐了一个90度的角,这样刁钻的角度竟然车还可以通过,佩服佩服😛</p> <p class="ql-block">城门口卖馕的男人。</p> <p class="ql-block">希西家隧道Hezekiah’s Tunnel (Option to do Wet Tunnel)。公元前 701 年建造的工程为着保护耶路撒冷的水源。至今水仍经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希西家隧道与基训泉连接的水道中,把耶</span>路撒冷城外的基训泉引入大卫古城中。</p> <p class="ql-block">水道狭窄,水位大多时候只是到我们的小腿的位置。可能因为水取自地下泉水,冰冰凉凉的。</p> <p class="ql-block">希西家水道的出口。</p> <p class="ql-block">站在橄榄山上,对面蜿蜒的旧城墙、岩石圆顶、圣墓教堂清晰可见。左边是锡安山,右边是圣殿山。</p> <p class="ql-block">橄榄山与圣殿山之间的谷地叫做汲沦谷(Kidron Valley )。</p> <p class="ql-block">弹痕累累的锡安门附近是犹太人和亚美尼亚人区。</p> <p class="ql-block">橄榄山上还有一道特别的风景—墓地。</p> <p class="ql-block">位于橄榄山山脚的客西马尼园(Garden of Gethsemane),这里是耶酥与门徒吃完最后晚餐之后出来祈祷、被出卖及被捉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客西马尼园里种满了橄榄树,其中有几颗据说是与耶酥同时代的橄榄树,千年风霜磨砺的橄榄树冠几乎垂地。</p> <p class="ql-block">万国教堂(Church of All Nation),正式名称为哀痛堂(Basilica of the Agony)座落在客西马尼园旁。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建于20世纪。因得到许多国家的资助而得名,教堂是在两座古代教堂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爬上长长的坡道往狮子门挺进😅城门上,刻有四个豹子雕像,被误认为狮子,它也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狮子门也是耶稣受难的苦路中一个重要的地点,吸引了不少朝圣者。</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审判耶稣的罗马总督府,是苦路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定罪堂(Church of the Condemnation and Imposition of the Cross)。</p> <p class="ql-block">苦路上有众多的朝圣者。比较狭窄的路段,甚至是拥堵不堪。</p> <p class="ql-block">经过约一公里的上上下下的跋涉,路途并不远,但大多都是坡道梯级,蛮考验体力的。</p> <p class="ql-block">经过十四个站点,到达苦路终点-圣墓教堂。传统上认为这里就是耶稣基督钉十字架的各各他,在考古上也支持这里发现的坟墓属于耶稣时期。</p><p class="ql-block">目前教堂由各种古老的基督教派共同管理,包含天主教、希腊正教、亚美尼亚正教、叙利亚正教、埃及科普特正教和衣索比亚正教,因为经过多次加盖与毁坏,內部复杂,跟迷宮一样。</p> <p class="ql-block">从十字架小教堂就可以看到膏礼之石,就是耶稣身体从十字架取下时放的位置。虽然膏礼之石的传统是12世纪才开始有的,石头也是1808年換上的(原石据说在大火中损坏了),仍有许多朝圣者对石头又是抚摸又是亲吻。</p> <p class="ql-block">圣墓教堂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犹太大屠杀纪念馆 Yad Vashem Holocaust Museum</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是为纪念在二战的大屠杀而死去占全球半数的犹太人。大屠杀是以色列民族诞生的核心——它们是彼此不可分割的。</p> <p class="ql-block">儿童纪念馆的入口。</p><p class="ql-block">在黑暗的环境中,几支纪念蜡烛的光芒在玻璃的反射下,给人一种上百万星星闪耀的错觉,传入耳中的只有一个女声,缓缓地念着遇害儿童姓名、年龄、居住国家。我相信每一个进入馆中的人内心应该都深深被触动了吧。</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老城微缩景观,</p><p class="ql-block">以色列博物馆 The Israel Museum 的展品。</p><p class="ql-block">同时也参观了死海古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新城是19世纪后建立起来的,宽阔繁华的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建筑物,熙攘的商场或其他生活场所,布局得当,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西蒙•蒙提费欧里写道,耶路撒冷是一座不属于任何人的城市,但它又存在于每个人的想像当中,這是這座城市的悲剧,也是它的魅力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