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味道

宁静·格物

<p class="ql-block">  酸甜苦辣咸……生活是有味道的。</p><p class="ql-block"> 妻儿在外地,父母在乡下,我独居县城,自做自吃。上班要按点打卡,晚了扣绩效,所以早餐通常买点包子稀饭;中午为了多睡会儿午觉,要么买两个馒头就蒜瓣或酱豆,要么下碗清汤面;晚上五点半后回家,吃点瓜果零食——有时也到饭店要份饺子或面,悠悠地吃了就活动锻炼去了。如清修的僧人,对我来说,生活是淡的。</p><p class="ql-block"> 单位培训,偶尔喝了两口对味儿的鸡汤,感觉血脉贲张,如有洪荒之力。于是以羸弱残躯,举廉颇之心,奋项王之勇,竭诸葛之虑,扛鼎毕业班,造五虎之二才(毕业会考全校前五名我班占二人),却失市县之荣膺。不说心有不甘,说了又显得没度量。如哑巴吃黄连,对我来说,生活是苦又说不出。</p><p class="ql-block"> 职称,据说是中国独有的,既不能说明教学实绩也不能证明个人德才的一种评比产物。犹如一个怪胎,本就不应有评价怪胎是否正常一说。结果偏偏职能部门就能制定出评定怪胎是否达标的一些标准!从身边人晋升高职称的情况看,德才兼备的和实绩突出的人未能晋级而满腹青苔游戏教学者却捷足先登的事例屡见不鲜。</p><p class="ql-block"> 我35年教龄,一半时间教初中一半时间教小学。教初中时曾帅物理基础参差不齐的三等兵在中考时平了堪称兵王的“直升班”。也曾半路“救火”,也曾于“戈壁沙滩”上植梧桐、飞凤凰,获得学校空前绝后的双倍中考奖金。无论当不当班主任都能深受学生爱戴,不称“老班”直呼老爸的学生多届出现,与学生家长结下十几二十几年的情义,自问德才不输大众,但晋升副高却遥遥无期。——当然这也与我不积极争取有很大关系,因为我不赞成现有的晋升机制。虽然常说“得即高歌失亦休”,但有时还是挺气愤。如初结的青杏,对我来说生活是酸酸涩涩的。</p><p class="ql-block"> 又逢教师节,相识才一星期多的孩子拿着一束花,一块巧克力,或一幅精心描绘的图画等礼物十分稚气地说,“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你辛苦了,祝你节日快乐。”花儿一样的脸庞,蜜一样甜的语音,把我的心都暖化了。当我告诉他们,老师很欢喜你的祝福,并不在意你是否有礼物,以后再也不许花钱买东西时,有孩子说,老师我送你我自己的东西可以吗?我明白孩子这不完整的表达,瞬间,工作中积压在心头多年的遗憾被这句话吹散了。难得的赤诚之心啊,这天籁之音的确是治愈情感的良药。</p><p class="ql-block"> 被祝福包围,沉浸在幸福之中,如置身于花圃果林,对我来说生活是甜的。</p><p class="ql-block"> 春有百花秋有月,人生哪能一成不变?别管春天耕作有多么劳累,夏季锄禾是如何辛苦,只要秋天硕果累累一切也都值了。酸甜苦辣咸是人生的常态,也是生活应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利辛四小,给我欢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周末加餐,奢侈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