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古埃及

Cjian

距家不远有处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南京国创园(简称)。暑假8月的一天,随同妈妈、公公、婆婆一起去看看。 国创园毗邻秦淮河畔,位于古明城墙下。 这里是近代工业产业的遗址。始建于1896年,清末两江总督刘坤在此创建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是我国机器铸造银币的先驱,曾经是铸造孙中山开国银币的地方;1929年,成为民国“度量衡研究所”;1959年成为“南京第二机床厂”,是我国数控齿轮机床的重要生产基地。 <div>南京二机床在上世纪年80年代,曾以引领生产数控机床而红遍全国。2011年随着南京工业“退城进园”战略实施,二机床迁移至江宁。老厂区由南京金基集团投资,利用老厂房改造建设,成为“创业福地”。</div> 国创园占地6.91万平米,其中有历史建筑3处,分别是19号厂房,8号厂房,26-28号厂房。于2013年10月份正式开园,依托工业设计续写传奇。 目前,国创园入驻企业数百家,员工数千人,且以年轻人为主。据介绍,园区企业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园内40多栋老厂房全部保留,工业遗存随处可见。 废旧机器零件改造成景观,创意十足。 一台报废的四柱液压机。模样还在,第一次见到这么高大的生产机器。 我和妈妈国创园。 漫步园区,这里似有什么展览? 历史建筑中的19号厂房正在办展览。 遇见古埃及---木乃伊文物特展! 古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旷古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绚烂多彩,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其诗歌、雕塑、绘画等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是埃及的象征。还有着众多不解之谜,令人对其探秘与想象。图源网络 入内观赏。 网约购票。 租借耳麦,准备听讲。 文物是浓缩的历史。“遇见古埃及”木乃伊文物特展,由西班牙巴塞罗那埃及博物馆举办,共分为四个单元,包括“奥西里斯崇拜:木乃伊起源 ”“永恒之屋:木乃伊居所”“来世金装”“尼罗河的礼物”。特展共展有114件古埃及珍稀文物,包含镀金木乃伊棺椁1件,木乃伊棺盖5件,动物木乃伊5件,动物木乃伊面具1件,古埃及神像10座,卡诺皮克器官罐4个,圣甲虫6组,首饰11件,武器3件,乐器3件,壁画2件,陶器、青铜器、石刻63件等。跨度4500年。<div><div><div>这是一个述说遥远异国,跨度漫长的故事展览......</div></div></div>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古代世界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文明。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统,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此又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现在,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div><div><div><div>古埃及法老时代的文化对生活十分热爱,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弥漫着对永生的追求。数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古埃及人不遗余力追求永生:坟墓、神话、仪式、木乃伊、陪葬品......都是他们渴望永生不朽的见证。<br>古埃及人想象中的死后世界与现世生活是高度相似。在来世想象中,一方面人的身份永恒不变,因此,将身体制成木乃伊保存显得十分必要,这种处理死后躯体的方法和仪式,是为了给逝者永生所需的“能量”,也即古埃及人所说的“灵魂不朽”;另一方面,死后的躯体并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可以达到永恒不求的“居所”,它容纳了死者生前所希冀的一切。同时,不断重复逝者的名字和形象,也能使逝者获得重生,这一仪式在葬礼中占有特别重要的比重。</div></div></div></div> 遇见大眼睛。妈妈说:这是“荷鲁斯之眼”,又称乌加特之眼(Wedjat Eye),具有神圣的含义,代表着神明的庇佑与至高无上的君权。是古埃及神话中法老的守护神,王权的象征,同时也是复仇之神。他是神话中冥王奥西里斯和伊西斯的儿子,其形象是一位鹰(隼)头人身,头戴埃及王冠, 手持沃斯(能量)手杖与安卡(生命)符号的神祗。<div>古埃及人相信荷鲁斯之眼能在他们复活重生时发挥作用:因为鹰可以看见很远地方的举动,人重生时防止恶魔借机重回大地或能重生的人不能重生。例如,在埃及第18王朝的法老图坦卡蒙的木乃伊上就绘有荷鲁斯之眼。</div> 荷鲁斯之眼神话传说:<div>来源一:它的来历与荷鲁斯神为父报仇有关。奥西里斯与伊西斯之子荷鲁斯长大成人后,在与杀父仇人塞特神的搏斗中,荷鲁斯的左眼被塞特夺走了。他的眼睛可非同寻常,因为他的左眼代表的是月亮,右眼代表的是太阳。左眼被夺走了,月亮神“孔斯”自然要出手相助。在一个月圆之时,荷鲁斯在月亮神的帮助下,经过殊死搏斗,终于打败了塞特,将左眼夺回。后来,荷鲁斯将这只失而复得的眼睛献给了父亲、冥神奥西里斯。再后来,荷鲁斯之眼就成为辨别善恶、捍卫健康与幸福的护身符。这是一种拥有非凡魔力的护身符,尤其是真正的,来自埃及神界的护身符。为古埃及人最常用做避邪的护身符。<div>来源二:荷鲁斯在与赛特的战斗中杀死母亲伊西斯(后来伊西斯凭借神力复活),太阳神要求众神追回荷鲁斯惩罚他,众神中赛特先找到侄子荷鲁斯,并挖出了荷鲁斯左眼,由于荷鲁斯左眼代表月亮,所以月亮的光芒黯淡下来。但是塞特却说自己并未找到荷鲁斯,众神之中只有抚养过荷鲁斯的女神哈托尔没有放弃寻找,当女神哈托尔找到荷鲁斯,并以羊乳治好荷鲁斯左眼之伤,后在和赛特战斗中,荷鲁斯取回左眼,将其献给父亲,保护父亲冥神奥西里斯在黑暗的冥界不受伤害。</div></div> <div>埃及也有分数的形式。源自荷鲁斯的眼睛被赛特分割成碎片的古老神话,荷鲁斯之眼被当作容积单位的分数来使用:其中右眼角代表1/2,眼球代表1/4,眉毛代表1/8,左眼角代表1/16,眼睫毛代表1/32,眼泪代表1/64。</div>作为葬礼护身符,荷鲁斯之眼同生命之符一样广泛使用,它经常被描绘在死者的棺椁上,它保护死者在地下通往永生的路上不受伤害;同时荷鲁斯之眼也代表着死后在地下世界对身体进行的修复和保护。 <div>古埃及地图。分为:上埃及,中埃及,下埃及,一侧与红海为邻。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尼罗河流贯大地,通向欧洲、非洲和亚洲大陆之间的地中海。</div> 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于约公元前5450年。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公元前343年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晚王国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份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div>前王朝时期:公元前4000-前3100年。古风时期,没有统一,只有分散在各地的城邦。<br></div><div>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年-前2700年。第一至第二王朝时期。一位美尼斯国王初步统一古埃及,开创第一个王朝,开启法老统治时代。美尼斯在尼罗河三角洲南端(今开罗附近)修建了新都白城,即后来的孟斐斯城,作为埃及的首都。<br>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700年-前2180年。第三至第六王朝时期。金字塔出现,称为金字塔时期。由于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古王国在第六王朝灭亡于奴隶起义。在古王国时期,对太阳神拉的崇拜兴盛起来,国王多数称自己为“拉”之子或“荷鲁斯”。国王因此被神化,臣民只能亲吻国王的脚前的尘土。<br>第一中间期:约公元前2181年-前2040年。第七至第十王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各自为政。<br>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年-前1786年。第十一至十二王朝时期。其中第十一王朝的统治者在恢复埃及统一后,定都底比斯,致力于巩固埃及边境以及经济、艺术和建筑的发展。社会趋于稳定,经济逐渐繁荣,极大的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br>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86年-前1567年。古埃及历史上的第二次混乱时期出现,包括第十三至十七王朝时期。第十二王朝末期出现了王位继承问题,加上内外逼迫,不断走向衰落,统一的埃及王国再度分裂。</div>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3年-前1085年。第十八王朝到第二十王朝纳为新王国时期,这一时期埃及不断对外用兵,版图扩大一倍,称为埃及帝国时期。最熟悉的那些法老都生活在这一时期,包括考古大发现的图坦卡蒙、最具影响力最长寿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新王国时期国势强盛,经济繁荣,也是古埃及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br>第三中间期:公元前1077年-664年。第二十一至第二十四王朝时期。古埃及最后一个混乱时期。<br>晚王国时期:公元前664年-332年。第二十五王朝至第三十一王朝被称为晚王国时期,第二十五王朝是非洲东北部的努比亚人建立的。这一时期亚述人和波斯人曾多次入侵并建立王朝,最终古埃及被外族统治,并再也没有争取到过独立,法老王权最终衰落。<br>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5年-公元前30年。托勒密是以希腊人为统治阶级的王朝,但并没有扼杀埃及自身的文化传统。公元前323年希腊西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占领了古埃及,其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被埃及人拥护为法老。而托勒密是亚历山大麾下的一位将军,在其病逝后成为埃及总督建立起了托勒密王朝。自此一直都是托勒密的后人在统治埃及,一直持续到了公元前30年,“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自杀,托勒密时期到此结束,进入了罗马统治时期。<br>罗马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642年。公元前30年,罗马第一位元首屋大维带领着强大的罗马军队入侵埃及,致使托勒密王朝崩塌,取而代之的来自是罗马帝国的统治。罗马人对于埃及文明的影响非常突出,其最大贡献就是能够源源不断地,将罗马文化融入到古老的埃及文明当中,古埃及由此成为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桥梁。 始于认识生命的轮回。世界上很多民族都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包含肉体和灵魂两个部分,但是古埃及人的灵魂观要比这复杂得多。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灵魂暂时离开了身体,并以其他的形式继续存在着;而墓葬仪式的终极目的就是完成这些元素的重新连接以便复活。<div>古埃及人认为灵魂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不同存在的复合,每个人的灵魂组成部分多达九种,分别是:Ren(真名)、Ba(人格)、Ka(生命本质)、Shuyet(影子)、Jb(心脏)、Akht(不朽自我)、 Sahu(评判与灵体)、Khat(肉体)、Sechem(生命能量),这些部分被整合为一个整体,但每部分又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图源网络</div> 阿维布里·霍的塑像(木头、水晶、石英、灰泥、少量黄金)。第二中间期(约公元前1700年),古埃及第十三王朝第十三位国王。“Ka”(卡)生命的本质类似于我们汉语中的“魄”的含义,是一种精神或者生命能量。与人的身体一样,“卡”从人出生时就被一起创造出来。人活着的时候,“卡”存在于体内,靠食物供养;人死后,“卡”会继续生存下去。将木乃伊和逝者的雕像作为居所,并在夜间造访陵墓“吃喝”祭品,养精蓄锐等待复活。国王裸体塑像灵魂的符号被形象地表现为两只高高举起的手臂,这个符号被放在头顶上,具有拥抱、保护、需要食物供养的含义。这座塑像或许在国王生前用于仪式场合,而且似乎成了后来的王室葬礼物品标准的一部分。图源网络 人格“Ba”和影子“Shuyet”。在墓室礼堂入口。左边是一尊接受祭品的雕像,周边是新王国时期纸草书。<br>人格(Ba)“巴”也是一个近似灵魂但不是的物质,一般解释为人的意识、个性或行为。“巴”与“卡”一样需要营养供给需要住所,但是不同的是“巴”是人死之后才出现的形态,存在于肉身死亡和审判之间的过渡阶段,肉身死后与“巴”结合才能在冥界活动。“巴”又可以独立与身体自由活动,并且会在白天离开坟墓。因此古埃及人把“巴”表现成人头鸟身的形象,如同不断迁徙的候鸟。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镀金木乃伊棺椁(木质、亚麻、金箔)。<div>肉体“Khat”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物质形态本身也是灵魂的一部分,肉体除了作为人的外在存在,也是“卡”和“巴”的载体。</div> 现场展品:木乃伊棺椁。古埃及人认为,死亡只是暂时把人的精神元素和肉身分离,他们终会在来世合二为一。因此想要获得永生,肉身的保存就十分重要,如果肉身腐坏,“卡”和“巴”无所依存,人就真的死亡了,这也是古埃及人要精心制作木乃伊的根本原因。 现场展品:圣甲虫。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div>心脏“Jb”被古埃及人认为是人的思想和意识的居所,是理性、情感、记忆的源泉和居所,也因此记录着一个人生前的德行和劣迹。所以在进行最终审判的时候,心脏会与“马特羽毛”一起放上天平,称量结果显示心脏的重量重于玛特的羽毛,它的主人将无法复活。从新王国早期开始,人们将逝者的心脏剥离出来用圣甲虫代替,以便使逝者顺利经过审判。</div> 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的圆名字徽章。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刻于埃及卢克索(Luxor)一方尖碑。<div>真名“Ren”的古埃及人一生下来就会被赋予一个名字,这个名字除了对神以外,对所有人都是保密的。因为在古埃及人看来名字是灵魂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伤害一个人的名字就是伤害那个人本身,抹去名字则具有永久摧毁一个人及其灵魂的巨大威力。在古埃及许多建筑物上,标有国王的名字就代表国王本人,一些不受爱戴的统治者会被后世抹去名字。对神来说,名字还具有魔法般的力量,如果被其他人知道了真名甚至会被夺去法力。图源网络</div> 哈特谢普苏特的塑像(石灰岩晶体和颜料)。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473年-前1458年),100.9×49×110cm。<br>哈特谢普苏特(公元前1503年-前1482年)女王是古埃及的几位女性统治者中最有成就的一个。她是一位国王的女儿、另一位国王的遗孀、第三位国王的继母,并逐步把自己形象由女王转变为男性法老。这座雕像表现了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她身上穿戴的是传统的男性服饰---法老头巾、短裙和法老的公牛尾巴。雕像上的象形文字铭文用国王的修饰词认定她的身份,但用的却是适用女性的语法。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 现场展品:沙伯提佣,第三中间期(公元前1077年-前664年)。<div>古埃及人的影子“Shuyet”,并不仅仅指太阳下的阴影,也包含精神元素的折射,可以在人死之后也独立存在,并能够承载和传递能量。影子“Shuyet”被认为是阿努比斯的仆人,其中阿门莫佩的沙伯提俑(左)以一个全黑的人形形象存在。<br>古埃及人甚至认为太阳也有影子,当太阳或其他神的影子罩在人的身上时会给那个人注入力量。</div> <div>现场展品:鹮(huán )木乃伊棺(金箔、木头、青铜)。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5年-前30年),50×38×16cm。</div><div>不朽的自我“Akht”(阿赫)是“巴”和“卡”的结合,本义是“发光”,被表现为朱鹮的形象。作为灵魂的一部分它的内涵有着丰富的层次,既指一种存在状态,也指这种状态所蕴含的力量,同时强调进入这种状态需要的转换条件和维护条件,即只有死后举行了正确的葬礼仪式并定期获得供奉才能达到。<br></div><div>当死者成功转化为“阿赫”便与“光”合而为一,从而具备了高贵的神性和强大的力量,可以获得了永生,“阿赫”与神一起居于星辰之中,有必要时才会回到肉体,也可以出现在爱人的梦境之中与之重逢。<br></div> 现场展品:供品桌。新国王时期(公元前1307年-前1196年)。 <div>现场展品:卡诺皮斯罐(石灰岩。杜阿穆泰芙、克布塞努夫、伊姆赛特、哈皮),以及卡诺皮斯盒(木质彩绘),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br></div>评判与灵体“Sahu”(审判者)是“Akht”(不朽自我)存在的形式,会像鬼魂一样进入人体或是在梦中出现,去骚扰曾经在生前欺负过他的人,也会保护生前爱的人。由于这种“报复”属性,厄运往往会归咎于“Sahu”的出现。 现场展品:荷鲁斯(沙岩、青铜)。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10.8×34.8×9cm。<div>生命能量“Sechem”是不朽自我“Akht”的延伸概念,不寄托于肉体,被认为是灵魂的一种生命能量。在《亡灵书》中“Sechem”与荷鲁斯、奥西里斯一起居于冥界。<br></div> 古埃及文明对于来世的所有想象,都发端于对冥王的崇拜---奥西里斯的神话故事。据说,奥西里斯是一位善良的国王,臣民们都尊敬他。因嫉妒和对权力的贪念,奥西里斯被同胞兄弟赛特所杀,尸体被切成碎块散落在埃及各地。奥西里斯的妻子伊西斯穿越尼罗河寻找丈夫尸身碎片,并将这些碎片重新拼制成了第一具木乃伊。当奥西里斯的木乃伊制作完成后,借助强大的魔力,奥西里斯获得了新生,成为冥界的国王,来决断人死后是否可以永生。在这种情况下,伊西斯和奥西里斯甚至能够孕育出荷鲁斯---未来的继承人,从而在人和神两个维度建立了法老权力传递所遵循的模式。<br>古埃及人复杂但有趣的灵魂观,与他们的生死观与墓葬文化相辅相成。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所谓的死亡,就是灵魂暂时离开了身体,并以其他的形式继续存在着;而墓葬仪式的终极目的就是完成这些元素的重新连接以便复活。 现场展品:奥西里斯(木质涂漆),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25×48.5×94cm。<div>奥西里斯(Osiris)是古埃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最重要的神灵之一,体现公正和明智的美德。木制奥西里斯像以木乃伊姿势站立,头戴阿特夫王冠,手拿赫卡和连枷,身体被涂成两种颜色,红色分部在上半部,黑色(与新生有关,广泛用于葬礼用品)则覆盖更大区域。奥西里斯的死而复生,也代表埃及肥沃土地的“重生”,尼罗河的洪水每年为这片土地与文明带来食物与养份的循环。在战胜了混乱、无序和死亡之后,奥西里斯成为完美永恒的存在。<div>逝者通过了阿努比斯(死神)的审判,就会来到了冥王奥西里斯的面前。这位受到所有人崇拜的神,会允许好灵魂前往冥界的极乐之地。当然,通行之前还要祷读:“奥西里斯,你是冥界的主宰;奥西里斯,你是那个神秘和隐蔽之地的君主。你的出现犹如拉神那样辉煌。瞧,他(指拉神)来了,其目的是为了看到你,为了看到你美好的面容以后欢呼。”---《亡灵书》。</div></div> 古埃及的灵魂观、生死观和墓地观与神话密不可分。神祇代表着自然力量和现象,让古及文明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古埃及神话一切都要从万物起源太阳神(Ra)“拉”说起。古埃及神话中,在天地之初,时间形成以前,世界是一个水世界,一支莲花从原初之水中露出绽放,宣告埃及始祖神---“太阳神拉”的正式诞生。图源网络 <div>古埃及的“神际”关系既神秘又纷繁复杂,不同时期还有不同变化。奥利西斯、荷鲁斯、贝斯、奈弗图姆等神祇的雕塑,展开古埃及庞大繁杂的神话体系。</div><div>“拉”先是以自己一个人的洪荒之力,生出了儿女。他用分泌物创造了儿子“空气之神”舒和女儿“雨水之神”泰芙努特。自此前几代的神都是自家结合......图源网络<br></div> 永远在做平板支撑的天空女神“努特”。由于“天空女神”努特和“大地之神”盖布相爱,黏在一起,他们的父亲“空气之神”舒就把二人隔开。于是有了上图。<div>兄妹舒和泰芙努特生出了“天空女神”努特和“大地之神”盖布,然后俩神又结合生育了长子“冥王”奥西里斯、长女“生育女神”伊西斯、次子“混乱之神”赛特、次女“守护之神”奈芙蒂斯。<br>接着长子奥西里斯和长女伊西斯结合,次子赛特和次女奈芙蒂斯结合。由于这一辈兄弟姐妹有四个,所以容易出事……图源网络<br></div> 冥王奥西里斯形象。图源网络 荷鲁斯之眼和奥西里斯。图源网络 繁衍生息,爱情总是永恒的主题。古埃及对于爱的阐述从未随着王朝衰亡而消失,认为“爱是来自天堂的礼物,大自然将其倾注在生命之杯中以淡化苦味”。关于神和法老(国王)的爱情故事也流传至今。图源网络 爱在西元前,古埃及人神恋爱。 现场展品:卡尔弗立,阿比多斯的塞索斯一世神庙第五卷,卷一(纸本书)。1933年,49×61cm。 卷书记载了法老塞索斯一世(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318年-前1304年在位)在阿比多斯建立了一个与奥西里斯神关系最密切,重要的神庙。画面中,奥西里斯受到塞索斯一世尊崇和跪拜,另一画面他收到君主的献香。奥西里斯或站着,或坐在妻子伊西斯旁边的宝座上,头戴两个最具特色的王冠,手持不同的权杖(曲柄、连枷、手杖和权杖)。他身体可见部位、手、脖子和脸被漆成绿色,这种颜色与活力和再生能力有关。 古埃及婚姻女神伊西斯(Isis)。古埃及神话中,有两位主宰爱情的女神。“婚姻女神”伊西斯司掌生命、婚姻、孕育;“爱情女神“哈托尔(Hathor)代表爱、美丽及富裕。<br>伊西斯在古埃及人眼中是完美的女神。她为了丈夫奥西里斯的重生努力搜集他的身体残块,忍辱负重与儿子一起复仇,使丈夫重生。所以,伊希斯也成了许多研究神秘学或者灵魂学人士的精神象征。伊西斯具有坚韧女性人格特质,也是许多强调直觉能量的指导神。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奥西里斯像(青铜)。晚王国时期(约公元前715年-前332年),9×39×4.5cm。<div>奥西里斯的雕像在晚王国和托勒密时期的私人葬礼中十分常见。他们通常为木乃伊状,站在一个长方形平台上,戴着短小的双羽冠。<div>奥西里斯是一个融合了多种神性的神,他将死神、孟菲斯神普塔(创造之神)和索卡尔(孟菲斯墓地之神,也掌管土地的肥沃)的功能合二为一。</div><div>奥西里斯接掌古埃及后,由于能力等赛过弟弟“战争之神”赛特(Set),逐渐受到了妹妹奈芙蒂斯(赛特妻子)的爱慕。被想霸占王位的弟弟塞特以盛宴诱饮杀害,关进棺木,弃于尼罗河。</div></div> 现场展品:伊西斯和奥西里斯像(青铜)。晚王国时期(约公元前715年-前332年),5.2×20.5×11.2cm。<div>妻子伊西斯知情后,心急如焚却没有被击垮,她将自己变为一只鹰环绕属地内外,日夜不寐地寻找丈夫的下落。她听闻棺木被冲入一棵生长在腓尼基地带的树身中,被砍下运往当地王子宫内做成了大殿梁柱,于是她找到这根木柱正准备救出丈夫时,却被塞特发现,塞特将奥西里斯的身体分裂13块丢弃。<div><div><div><div><div>伊西斯面对此状况仍不气馁,历经千辛万苦,拾集到丈夫的残块拼凑成体,塑以器官、缠以布帛。拉(Ra)神下令把奥西里斯做成木乃伊,于是古埃及的第一具木乃伊诞生了,而后伊西斯使丈夫复活。从此以后,奥西里斯便留在阴间审判逝者的灵魂。<br></div><div>伊西斯为了躲避赛特,将与复活的奥西里斯而生的儿子“荷鲁斯”,送到古埃及最美女神哈托尔那里抚养长大。荷鲁斯长大后,替父报仇杀了叔叔赛特,夺回了古埃及的王位,成为古埃及法老世代的守护神,然后,和养大自己的哈托尔相爱……<br></div></div></div></div></div></div> 古埃及爱情女神哈托尔(Hathor)。伊西斯和奥西里斯恋爱结婚,而自己儿子荷鲁斯的爱情却没那么顺利。有一年,他们的儿子荷鲁斯和“爱情女神“哈托尔相爱了,但这份爱情并没有得到允许,太阳神“拉”将荷鲁斯赶出了太阳城,还让他们永世不得相见。图源网络 荷鲁斯(Horus)是古埃及神话中法老的守护神,王权的象征,同时也是复仇之神。他是冥王奥西里斯和伊西斯的儿子,形象是一位鹰头人身,头戴埃及王冠,腰围亚麻短裙,手持沃斯(能量)手杖与安卡(生命)符号的神祇。<br>作为奥西里斯和伊希斯的儿子,荷鲁斯势必长大要替父报仇。他走遍无数国家,先后遇到了音乐与舞蹈之神贝斯特,天空女神努特,空气之神舒……通过虔诚的膜拜、无畏的战斗和过人的智慧,他找到了父亲奥西里斯象征王权的双面王冠、拥有神圣力量的弯钩和连枷,乘风来到古埃及南部的一座小城。<div>城里的居民渴望奥西里斯的时代重返。所以荷鲁斯的到来给全城人带来了希望,他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很快周围城镇也投靠过来,荷鲁斯拥有了自己的军队,他率领着这支骁勇部队,向古埃及首都底比斯进发。一场大战开始并持续了7年,在最后的战斗中荷鲁斯使用父亲奥西里斯给予的神力,变成带双翼的太阳圆盘,飞上天空,用王权和连枷击败赛特。战后太阳神“拉”任命荷鲁斯为新一代的古埃及之王,统治这片土地。图源网络</div> <div>现场展品:哈波克拉底像(幼年荷鲁斯,青铜)。晚王国时期(约公元前715年-前332年),6.8×19.5×6.7cm。</div> 现场展品:哈波克拉底(童年荷鲁斯),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 古埃及壁画中的荷鲁斯形象。古埃及人认为,荷鲁斯的眼睛是“全视之眼”,能辨别善恶,捍卫幸福,庇佑逝者,在他们重生时发挥作用。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荷鲁斯(石灰岩)。托勒密时代(公元前305-前30年),10.8×34.8×9cm。 作为一位罗马战士的荷鲁斯(石灰岩)。罗马时期(约公元1-200年),54.5×31.8×25.8cm。<div>至罗马统治时期,一些埃及神祗被人穿上非埃及的服装,表现成能够吸引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样子。猎鹰头神祗的荷鲁斯总是与胜利和军事上的成就有关系,因此他身穿罗马战士的服装出现。两腿随意分开,做出一个地位尊崇的希腊---罗马神祗应有的姿态。猎鹰的面部极其逼真,上身的鳞甲式盔甲活像一头猎鹰的羽毛。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现场展品:荷鲁斯之眼护身符(陶质),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前332年)。荷鲁斯之眼具有神圣的含义,他的左眼代表月亮,右眼代表太阳,双眼代表神明的庇佑与至高无上的君权。古埃及人相信荷鲁斯之眼能在他们复活重生时发挥作用,因为鹰可以看见很远的地方。所以在法老木乃伊上常常绘有荷鲁斯之眼,它也成为捍卫健康与幸福的护身符,成为古埃及人最常用的护身符。 画面中荷鲁斯和哈托尔在接受人们敬献的美酒。虽然荷鲁斯和哈托尔被分开了,但两人并没有妥协,并约定每年都要见一面。于是,哈托尔女神每年都要乘坐舟船,从邓德拉古城的哈托尔神庙出发,一路沿着尼罗河抵达爱德福与荷鲁斯见面。<div>后来,他们相见的这一天也逐渐变成古埃及的固定节日。在供奉荷鲁斯和哈托尔的神庙之间,每年都会举办一场大型盛会,人们还用船运送荷鲁斯和哈托尔的石雕像让他们相见。图源网络<br></div> 哈托尔神庙。还关联了现实中的爱情故事,这座神庙是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Ⅱ)为他的妻子奈菲尔塔利建造的。在神庙的廊柱上,拉美西斯二世亲自刻上了一首情诗:“我的爱是唯一的,没有人能和她相提并论。她是最美丽的女子,仅仅从我身边经过,就偷走了我的心!”作诗时的拉美西斯二世已然放下了法老身份,心中只有真情实意的爱。<br>哈托尔代表的美好寓意一直影响着埃及人的生活,如今人们仍旧会到哈索尔神庙寻祈求爱、治愈和保护。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帕迪塞特石碑(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037年-前1070年),18.2×24.6×5cm。<div>石碑上部以带有羽翼的太阳展示拜赫荷鲁斯的形象,荷鲁斯口中念着:“...伟大的神,点缀着羽毛,地平线上有座房子,他可以给予生命、稳定和长治久安...”。石碑的下部,一个叫帕迪塞特的人出现在众神奥西里斯和伊西斯面前,通过象形文字可以识别他们的名字。<div>凡人面对永生时的不安全感,让奥西里斯成为石碑主角。阿比多斯是古埃及神的避难所与发源地,在这个真正的朝圣之地,人们发现了成千上万的石柱、坟墓和纪念碑,证实了人们对冥界之王奥西里斯神的崇拜和宗教热忱。</div></div> 哀悼的场面(石灰岩)。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350年-前1250年),43×40cm。<div>古埃及的葬礼是喧闹的,墓葬中有关葬礼的描绘显露出明显的激情,打破了埃及艺术礼仪的重要规则。图中所示是葬礼的一个部分,其中显示了葬礼中的高潮“打开嘴巴”,这时死者木乃伊竖立站立。这一典礼神奇地为死者重新激活了来世的感官。图中也刻画了死者的女性亲属,她们拉扯着自己的头发,朝自己的头顶撒土。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现场展品:假门石碑(彩绘石灰岩)。第一中间期(约公元前2040年-前1919年),26×38.8×9cm。<div>埃及墓葬必备品,除了作为阴阳两界的桥梁,还有一个基本功能,保证逝者生活必需品的永久供应。在古埃及人看来,假门石碑是穿梭阴阳两界的通道,可以让亲人回到人间探望亲人,也可以通过这个门来享受人间供奉的食物。这件石碑描绘阿努比斯神要给予石碑的主人---公民 Ii(Qery的儿子)面包、啤酒、牛肉及任何滋养神的美好、纯洁的东西。Ii 穿着双层裙站立,正使劲闻着手中一株纸莎草的气味。在他面前,一个名叫塞尼布的女仆向他献上一个赫塞特花瓶。他们之间有几件祭品放在桌上,一个碗状的容器在基座上。</div> 现场展品:供品桌(石灰岩)。新国王时期(公元前1307年-前1196年),60×12×50cm。<div>也是墓葬必备品,放在假门石碑前,这样死者就可以找到来世生存所必需的食物。考虑到陵墓主人可能会被人类遗忘,为确保食物的供应,会加上祈愿的文字和食物图案,可以看到几个圆形面包、两个水果,和女神赫塞特(饮酒与祭祀女神)元素的花瓶。</div> 宫殿花砖(多色彩陶)。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184年-前1153年),26×6.5cm。<div>来自拉美西斯三世祭葬殿。无论宫殿多小,仪式化与内部装饰华丽。花砖描绘了形形色色被埃及征服的敌人:右侧图中所示不同服饰的努比亚人;其它花砖刻画亚洲人和利比里亚人的形象。花砖中努比亚人双手被绑缚,它们很可能曾经被用来装饰国王经常走过的宫殿地板,让国王可以用这种神奇的方式把他的敌人踩在脚下。这些亮闪闪的花砖五彩缤纷、光亮皎洁的样子会使来访者产生震惊而敬畏的情绪。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奈费尔提蒂的胸像(石灰岩,灰泥和颜料)。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352年-前1336年),高48cm。<div>可能这是古代世界最富标志意义的塑像。奈费尔提蒂是第18王朝法老埃赫那吞(约公元前1379-前1362年在位)的王后。它于1912年被柏林考古学家博尔夏特,在阿马纳市(古称爱赫塔吞)一间公元前1340年左右的手工作坊遗址中发现。其头上戴着用彩色缎带装饰的、高高的蓝色平顶王冠,王冠上有一条黄金宝石饰带,作为埃及王室象征的圣蛇盘绕在王冠的前额。头像的右眼用薄水晶石做成,在水晶石中镶着一块人造黑宝石。头像的左眼没有完成,表明这个头像是用来做模具的。</div><div>精美的奈费尔提蒂女王胸像,脸部胸部具有强烈的美学吸引力。后被考古发掘的出资人西蒙等人成功地将其带回德国。1920年,西蒙将胸像赠给柏林的埃及博物馆。1924年,奈费尔提蒂优雅胸像首次展出后,很快就成为史上第一个封面女郎,千百万女性模仿她的妆。同时埃及人为索回奈费尔提蒂胸像的所有权努力,一直没有放弃。</div><div>然而科学家却认为这尊胸像充满谜团。国家地理频道的“埃及王后奈费尔提蒂”节目播出后,柏林的成像科学中心为这座拥有3500年历史的奈费尔提蒂胸像进行检查,希望重建她的脸庞。结果,保了三亿九千万美元保险的古物终于接受X光扫描,也因此发现奈费尔提蒂的“第二张脸”。<br>科学家利用高分辨率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指出,半身像中还有另一个雕像,考古学家还无法解释这种神奇现象。利用这些数据绘制出内部石像的立体模型,发现这是一位较年长的女子,驼背更严重,脖子更细、法令纹更深,科学家不禁怀疑,难道这才是真正的奈费尔提蒂?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div>现场展品:财政部官员潘托儿雕像(花岗岩)。新国王时期(公元前1307年-前1196年),34×61×40cm。</div><div>潘托儿在最重要的国家机构之一,皇家财政部担任要职。象形文字显示,祭品包括面包、啤酒、家禽、葡萄酒等,祭拜的主神正是奥里西斯和荷鲁斯,他们和伊西斯一起出现在正面。潘托儿手拿两篇莴苣叶,这是一种与太阳神有关的植物,与生育和重生有关。<br></div> 现场展品:努比管家雕像(花岗岩)。中王国时期(公元前1991年-前1785年),3.5×41.5×32cm。<div>一件典型的块状雕塑,这种雕像从中王国开始成为埃及艺术的一部分。努比戴着短假发和假胡子,身着长束腰外衣。雕像上的象形文字显示,贡品所祭的两位神祗,一位是敏神(Min),即卡普特斯城之神(敏神的崇拜地);另一位是沙漠之神哈(Ha)。努比是一个地位比较高的家族中为上层服务的“内务总管”,相当于管家角色。他的母亲Nethedj,拥有家族中的夫人头衔。被制成木乃伊后,尸体就是死者灵魂得以生存的主要物质支撑,由于木乃伊的脆弱性和被破坏的可能性比较高,如恶劣的环境条件,盗墓等,这种类型的雕像可以“替代”木乃伊尸身的功能,因此死者名字的出现非常重要,以便使他的灵魂认出肉体。</div> 现场展品:贵族雕像(木质)。 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323年-前2150年),15×74.5×34.5cm。<div>木乃伊的墓室生活与需求意味着人们要在这里供奉雕像。在古埃及的坟墓中,还伴有大量的陪葬俑,他们大多存放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密闭狭长的房间和通道),其他则在墓室里靠石棺的地方,目的是替代逝者身体的一些基本功能,例如祭祀中的“开口”仪式:逝者被魔法“激活”后,陪葬俑就是“贡品”的接收者。这些无名雕像,戴着假的短发,身着苏格兰式短裙(古埃及人穿的类似苏格兰式短裙式的衣服,由布料制成,系在腰间,通常延伸至膝盖以上),向前大步走向永恒。</div> 现场展品:葬礼上的杀牛祭祀模型(彩绘木)。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34年-前1783年),20×16×13cm。<div><div><div>从动物来源的食物中,埃及人最珍视肉类,尤其是牛肉以及一些家养与野生鸟类的肉。这件以葬礼祭祀为主题的作品解释了古埃及的这种观念:美味的肉不仅为活着的人品尝,也要敬奉神,供逝者享用。无论在坟墓的墙壁,还是这样一件以葬礼为主题的模型式作品中,都展示了为守护逝者在来世生活提供不可缺的必需品。</div></div></div> 现场展品:奥西里斯雕像(木质彩绘)。晚国王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14.5×77.5×8.5cm。<div><div><div>一个多种神性的神形象。在晚国王时期和托勒密时期的私人葬礼中十分常见。通常为木乃伊状,站在一个长方形平台上,戴着短小的双羽冠。考古学家在一些雕像内部,或底座内的沟槽中发现各种仪式物品:纸莎草,带有魔法文字的碎片,用黏土制成的人形,甚至是《死亡之书》完整的副本。这件雕像沟槽位于头的后部。</div></div></div> 现场展品:供奉者雕像(木质)。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年-前1786年),15.5×48.5×11cm 。<div>从第一中间期开始,早期王室的墓室墙壁上出现的供奉着被小雕像取代(或部分取代)。就女性形象而言,这些雕像丰富而多样,虽然她们大多时候头上顶着蓝子,一手拿着鸭子或鸟,这种鸟既作为精致的食物,也带有明显的性暗示。也有研究者认为:这些雕像并非来自真实,而只是拟人化的形象,代表了供养逝者所需要的生活用品产自农场。</div> <div>现场展品。在对来世永生的追求下,除了对自身躯体的关注,万物有灵的观念同样根植于古埃及人的思维中。建造坟墓的奢华,不仅体现在各种私人物品及复杂的装饰上,同样,有一些墓主人生前的宠物也被做成木乃伊,研究表明,一些被制成木乃伊,是为了在死后的途中与逝者作伴;还有一些被制成木乃伊,是因为它们被视作某位神灵的化身。在制作这些动物木乃伊时,人们使用了多种防腐原料,包括油、脂肪、沥青、蜂蜡、树脂以及其他一些名贵稀少的原料。说明动物木乃伊制作过程与给人制作木乃伊并无差异。数千年跨度的动物木乃伊,古埃及人永生背后是对自然的崇拜和留念,万物有灵则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展览上的这些动物木乃伊,揭开了古埃及的“动物众神宇宙”。尼罗河谷地带的“精英级动物”们,都成为了古埃及人的信仰。</div> 现场展品:猫木乃伊(有机材料、亚麻)。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5-前30年),6×38.5×9.5cm。对应猫神贝斯特。<div>对于来世永生的追求下,对于自身躯体的关注,万物有灵的观念同样深深植根于古埃及人的思维中。建造坟墓时的奢华,不仅体现在各种私人物品及复杂的装饰上,同样,有一些墓主生前的宠物也做成木乃伊,动物木乃伊的制作过程和给人制作木乃伊并无差异,永生的背后是对自然的崇拜和留念。</div> 古埃及神话中,也有化身为猫形态的太阳神“拉”杀死了巨蛇阿佩普。阿佩普是“拉”的孪生兄弟,代表黑暗与破坏,是阻止太阳升起、希望人间永远黑暗的一条邪恶巨蛇。图源网络 绵长的尼罗河灌溉了古埃及两岸的农田,让古埃及成为地中海地区从古至今的重要“粮仓”,而伴随丰收而来的则是令人烦恼的鼠患问题。古埃及人很快发现,猫咪是解决鼠患的绝佳方法,而且它具有消灭蛇蝎的能力。在古埃及,猫的功能经过了捕杀老鼠和蛇蝎的角色转换后,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于是猫在古埃及人的信仰体系中根深蒂固。图源网络 在最古老的神话中,“贝斯特”本来是拥有狮子头部的女战神,但后来慢慢变化成现在的猫女神,在希腊统治的时期,更进一步被转化成代表月亮的神明。猫之女神贝斯特(Bastet)是古埃及人最崇敬的神祇之一。她象征着月亮的温暖和女性魅力的力量,是守护古埃及城市比巴斯提斯的猫头女神。她有动人的微笑,带给人们音乐、舞蹈和爱。夜间,她伸展着猫一样的身姿,闪耀着月光般动人的目光。当她化身为猫时,四足端坐,双耳戴金耳环,脖子上挂着“荷鲁斯之眼”的护身符,手中有时候会拿着叉铃和狮子头装饰的项圈。图源网络 古埃及壁画中的猫头人身形象。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鹰木乃伊(亚麻、有机材料)。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5年-前30年),17×53×14.5cm。对应荷鲁斯。 鹰头人身的荷鲁斯形象。传说中,太阳神“拉”派遣使者奥西里斯与他的妻子伊西斯统治着古埃及。而奥西里斯的弟弟赛特,用计谋在一次酒宴上害死哥哥,代替他为王。后来,伊西斯和阿努比斯(死神)将奥西里斯制作成历史上第一个木乃伊,让其复活了一个晚上,并生出儿子荷鲁斯,想要他为父复仇。最后,荷鲁斯使用父亲奥西里斯给予的神力,变成带双翼的太阳圆盘,飞上天空,用王权和连枷将赛特杀死。荷鲁成为了新一代的古埃及之王。图源网络 埃德福神庙前的荷鲁斯雕像。全埃及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神庙建筑,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图源网络 索卡尔(Sokar)。是古埃及神话中的丰饶之神和亡者庇护神,又名“塞凯尔”。其形象也为一鹰形象,通常置身于坟莹地附近的丘岗上;或为鹰首人躯;或为鹰首之木乃伊;头戴一锥形冠,冠上饰有双角、双蛇和一日轮。其妻子为塞赫梅特。索卡尔也是孟菲斯的墓地守护神。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卡诺匹克罐(克布塞努夫,石灰岩)。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 也具有鹰头的特征。 现场展品:鹮(huán )木乃伊棺(金箔、木头、青铜)。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5年-前30年),50×38×16cm。<div><div>古埃及人将鹮悉心饲养,称其为圣鸟,还将它们绘制在各种壁画之中,膜拜它们。鹮有着雪白的身体,黑色的头颅和脖颈,羽翼之下是红色的皮肤。圣鹮的象征,是智慧之神“托特”(Thoth)。圣鹮木乃伊被视作可以感召托特神的保佑,还被赋予了治愈疾病、延长寿命的寓意;也是为了取悦神灵而进献给它们的礼物。<br></div></div> 现场展品:鹮木乃伊(有机材料)。托勒密时代(公元前305年-前30年),25×15×10cm。 鹮头人身的智慧之神---托特。“托特”神被认为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发明者,众神的文书。在《亡灵书》中被描绘为立姿审判者,以佩戴满月圆盘及新月冠鹮头人身形象出现。他曾教导年幼的荷鲁斯,协助他夺回王位。<div><div><div>古埃及人认为逝者在重生之路中,灵魂会面临判定审核,此时托特就会给予建言,因为托特会记载每人生世的记录,所以能帮助人透过生命的课题,实现超越自我的欲望与挑战。图源网络</div></div></div> 鹮鸟的实际模样。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鳄鱼头木乃伊面具(彩绘石膏)。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48×18×31cm。<div>在最早的文本中,索贝克(鳄鱼神)被描绘为一个邪恶、愤怒和具有攻击性的神。随着时间推移(也许不再对尼罗河居民构成威胁),它积极的一面终占上风。象许多生活在尼罗河水域的动物一样,鳄鱼是一种原始的神,与海洋之神(Nun)有关,Nun代表了原始的、无边无际的水域以及暴风雨。此外,鳄鱼还有两个最重要的神有象征关系:当它躲在水下时,与地下的奥西里斯神在一起;当它从水面升起时,太阳就会重新升起。这件鳄鱼木乃伊是一只小鳄鱼,它的脊椎处有骨折,这很可能是她死亡的原因。<div><div><div>公元前五世纪时,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描述索贝克受崇拜的情形:“在埃及某些地方,鳄鱼是一种神兽。鳄鱼崇拜的中心是法尤姆地区。他们在池塘中养一只鳄鱼,养到驯服。然后为它穿戴首饰。神鳄吃的很好,而且按照神律照顾。神鳄死后,制成木乃伊,并且葬在神棺中。”</div></div></div></div> 鳄首人身的索贝克形象。索贝克高耸的头冠,装饰有羽毛与守护着太阳的眼镜蛇,十分华丽。根据文献记载,索贝克外形凶悍,但敏捷机智,拥有其他神明的四倍神性,因为他有四种元素能力,分别是:太阳神“拉”的火,空气之神“舒”的气,大地之神“盖布”的土,冥王“奥西里斯”的水。图源网络 古埃及壁画中的索贝克。在古埃及伊尔·法尤姆地区,人们对鳄鱼的尊崇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到古埃及中王国时期他的信仰被普及,并成为地方主神。根据《亡灵书》记载,索贝克保护着年幼的荷鲁斯并陪伴他长大,帮助荷鲁斯对抗塞特。两位神的关系非常要好。他是守护荷鲁斯得到王位的重要之神,所以人们认为他对古埃及有恩。图源网络 这里是什么? 现场展品:卡诺皮斯罐(石灰岩。杜阿穆泰芙、克布塞努夫、伊姆赛特、哈皮)。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div>古埃及人对永生的执念太深,以至于在肉体消散后,还要为灵魂谋个出路。他们认为,从现世到来世的路长达1200公里,路上有重重关卡,都要自己一个“人”独自走完。重生之路上如何“闯关”,可能是每个古埃及贵族从小就会熟背,如何手握《亡灵书》迎接神的审判......<br>古埃及人逝世后,进入重生之路是帮助工匠与祭司完成制作一具完美的木乃伊,并将逝者的器官交给荷鲁斯的四个儿子。首先清理身体。先用苏打水洗净逝者身体,将头部清理干净,用特制香料和药物填充到颅腔中,防止头部变形腐烂。接着取出内脏,清洗后用泡碱、松油等物质做脱水防腐处理。其次把逝者肝、肺、胃、肠,分别放在四个罐子内,加以保存,一起下葬。<br></div><div>四个罐子的外形分别以人头、猿头、豺狼头和鹰头所呈现。罐子保管内脏分别由:伊姆塞特,长着人头,他守护肝;哈皮,长着猿头,他守护肺;杜阿穆泰夫,长着豺狼头,他守护胃;克布塞努夫,长着鹰头,他守护肠子。</div> 一包泡碱(亚麻和泡碱)。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327年),3.6×6.6×8.5cm。来自国王谷,底比斯。<div><div><div>在埃及这样一个炎热的国家里,保存尸体的关键是有效地脱水。人工木乃伊化过程依赖于一种叫做泡碱的物质,它是碳酸钠和氧化钠的天然混合物。在对法老的尸体做防腐处理时,人们小心仔细地保存着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碎屑,包括可能已经吸附了尸体上流体泡碱。这一包泡碱来自曾经用于图坦卡门的防腐过程的一批物料,人们小心地把它埋在国王谷靠近国王陵墓的地方。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div></div> 现场展品:头枕,圣甲虫等。 现场展品:贝斯裹尸布。罗马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642年)。 现场展品:头枕(石质)。中王国时期(第12王朝,公元前1991年-前1783年)。<div>逝者身体置于棺椁中,还要躺在头枕之上。头枕托举着人的头部,象征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通过头枕,希望逝者能够像太阳一样获取“重生”的力量。头枕与现在日常的枕头不同,它的高度很高,会使得头部被高高支起。这种设计能有效通风,避免头部被毒虫侵袭。<div><div><div>在墓室中,头枕一般放在木乃伊的头部,或者木乃伊头部上方的棺材位置。在古埃及的《亡灵书》中,有这样一条咒语“愿鸽子叫醒你,在你睡眠之时。哦,乌尼,愿他们在地平线上唤醒你的头。”头枕抬起逝者的头,就像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通过头枕,逝者能够像太阳一样获取“复生”的力量。</div></div></div></div> 古埃及常见护身符图案:最右为头枕护身符。在中王国时期,头枕被画到棺木之上作为“物品饰带”,而到了新王国时期,甚至出现了头枕型的护身符。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荷鲁斯之眼护身符(陶质)。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div><div>古埃及人认为,荷鲁斯之眼代表着神明的庇佑与至高无上的权力,相信它具有复活逝者的力量。为了保护逝者去往冥界一路顺利,古埃及人还会把荷鲁斯之眼等护身符,放在逝者身上。荷鲁斯是古埃及神话中法老的守护神,也是王权的象征。他是冥王奥西里斯和伊西斯的儿子,形象是一位鹰头人身符号的神祇。荷鲁斯的眼睛是“全视之眼”,能辨别善恶,捍卫幸福,庇佑逝者,在他们重生时发挥作用。<br></div></div> 内德杰米特(Ned-jmet)王后的《亡灵之书》(纸莎草和颜料)。第三中期(约公元前1080年-前1060年),长410cm。<div>《亡灵之书》是为古埃及人们知晓的一批咒语集合所起的现代名称,叫作《通往光明的来日之书》。通常有插图,一般记录在纸莎草上。这类文件一方面为前往来世的艰险途径提供通关文牒和道路指南,同时也是一项成功的保证,因为死者可以利用这些秘密信息进入奥西里斯的王国。这部《亡灵之书》中,内德杰米特王后和她那位由大祭司转型成为国王的丈夫赫里霍尔(Herihor)一起,敬拜正在进行“称量心脏”审判的奥西里斯神。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br></div> 现场展品:左木乃伊棺盖(木质、青铜),晚王国时期(公元前664年-前525年)。右木乃伊面具(亚麻绷带彩绘)。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5-前30年)。<div><div><div>接着准备面具置入棺椁。木乃伊面具是一种理想化形式的代表,用它覆盖面部,逝者的面容就能看起来永远不朽。面具还可以保护木乃伊头部和上部躯干,古埃及人认为,这样能确保人去世后在冥界恢复呼吸与进食的功能。<br></div></div></div> 现场展品:木乃伊棺盖(木质、青铜)。晚王国时期(公元前664年-前525年),53×43×25cm。<div>这具棺盖描绘的面孔代表了古埃及人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期望主人青春永驻,身体健康。同时,这些形象也表明在通往来世的路上,古埃及人认为平静与信心也非常重要,这件棺盖很好地传达了这种信念。</div> 现场展品:木乃伊面具(彩绘亚麻,金箔)。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5年-前30年),30×49×22cm。<div>在石棺和种种材料、形状的棺材层层保护下,木乃伊的面具,在特定时期由珠子组成,是为了恢复墓主的完整表情,同时象征超越来世今生。<div><div><div>从26王朝开始,以数以千计制作而成的精致装饰经常出现在木乃伊的面部。它们有的作为面具而存在,有的也会作为覆盖整个木乃伊珠网的一部分。这些珠子面具被认为是脸的替代品,也被视为荷鲁斯的脸庞,古埃及人认为,与奥里西斯出现在葬礼中类似,木乃伊上荷鲁斯的存在将使逝者更早进入永生。</div></div></div></div> 陶器面具(陶器)。前王朝时期与早王国时期(约公元前3500年),20×18cm。<div>看似如梦如迷的面具,它代表着古埃及之后出现的“木乃伊面具”的前身。这个面具用麦秸回火的陶器制成,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化妆土,是在希拉康波利斯的一座墓葬附近发现的。它是描画人脸的几个破损物件之一。制模的细节展示了表情异常丰富的面部。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萨德赫蒂(Satdjehuty)的木乃伊面具(亚麻,灰泥,黄金和颜料)。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61×32.5×19cm。<div>很可能来自埃及底比斯。富人用黄金打造了棺材和面具,给自己赋予神灵般的永不磨灭的光辉。这个精致的镀金面具属于一个地位崇高的女子,带有条纹的假发上方的猎鹰头饰说明了她的性别。死者的名字没有在底部的灰泥标签上保存下来---根据与其他物品联系,她是一个名叫萨德赫蒂的贵族女子。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现场展品:镀金木乃伊棺椁(木质、亚麻、金箔),罗马时期(公元1-2世纪)。而对于保护身体的棺椁,贵族们会进行豪华大制作,将棺椁镀金甚至直接用纯金。古埃及传说中,神有不变色的黄金肉身,所以会在逝者皮肤或棺椁上镀金,被视为拥有象征神祇的肌肤,拥有这种意象是获得永生的方式。 阿努比斯。古埃及神话中的死神,一位与木乃伊制作与死后生活有关的兽首之神,以胡狼头、人身的形象在法老的葬墓壁画中出现。一说法他是沙漠之神赛特与其妻奈芙蒂斯之子,另一说法是埃及九柱神之中冥王奥西里斯的私生子。<div><div><div>对古埃及人来说,来生极其重要,因此阿努比斯在很早以前就为人所崇拜。阿努比斯长着一颗胡狼头,胡狼是一种常见的在墓地搜寻腐食的野狗,考古学家确认阿努比斯的神圣动物是埃及犬科动物非洲狼。人们向阿努比斯祷告,祈求保护亡者,他还帮助伊西斯将奥西里斯制成了木乃伊,并把冥王职位交给了奥西里斯。<br>像许多古埃及的神明一样,阿努比斯在不同的时期中有不同的身份。阿努比斯早在埃及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100年-前2890年)就被描绘为坟墓的保护者,他同时是一位防腐师。到了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55-1650年),它作为冥界之主的身份被奥西里斯取代。如今的认知则是作为一个引导灵魂进入来世的神。他的职责就是通过称量心脏来对灵魂进行审判。<br>阿努比斯被描绘成黑色,这种颜色象征着再生、生命、尼罗河的土壤以及尸体防腐后的变色。阿努比斯与他的兄弟乌普奥特有关,也是另一位被描绘成犬形头的神,但表现为灰色或白色。阿努比斯的妻子是安普特(上埃及第十七诺姆的女神),而他的女儿是凯贝洁特(防腐女神)。图源网络</div></div></div> 重生之路的第一关,就是进入阿努比斯的小法庭,他要为逝者称量心脏。古埃及人认为,心脏是人类的“智慧之源”,人的好坏都会记录在心脏里。人去世后会被冥界审判,众神会以天秤来称量逝者的心脏,如果逝者生前罪孽深重,就会被怪物吞噬,万劫不复,而无罪者则能通过这道关卡,被引渡到来世。<div><div><div>一个人的罪行越多,心脏就越重。逝者心脏将被阿努比斯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放上正义女神玛雅特的象征:一根鸵鸟羽毛。如果心脏和羽毛等重或比羽毛轻,说明此人无罪。如果心脏比羽毛重,则表示他生前干了很多坏事,此时,心脏就会被一位鳄鱼头、狮子身及河马下身的怪兽“阿米特”吃掉,永不能安息。图源网络</div></div></div> 电影《木乃伊》中法老墓穴里的圣甲虫镜头,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圣甲虫,在古埃及的地位无比崇高。它代表着复活,象征宇宙诞生的重演,是法老的另一颗心脏。一个小小的虫子,如何能成为古埃及人心中的神?<div><div><div>几千年前,古埃及的耕种者在春天灌溉田地时,经常看见一种全身黑得发亮的甲虫,在路上奋力推着比自己身体还的圆球。他们观察虫子的习性,发现从最初没有球状物,通过努力,从无到有,这个过程就如同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一样,也是从无到有,似乎象征了宇宙的轮回。古埃及人认为,这种甲虫可能是受到了“神”的旨意,于是赋予它象征太阳神的使命,称它为“圣甲虫虫”,即Scarab beetle(Scarab是古埃及语言中,呼唤一切生命的词语)。</div><div>“圣甲虫虫”的形象即现俗称的“屎壳朗”,又名蜣螂(qiāng láng,英文Dung Beetle),属鞘翅目蜣螂科。体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虫。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光性。世界上有2万多种蜣螂,分布在南极洲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最著名的蜣螂生活在埃及,有1-2.5厘米长。世界上最大的蜣螂是10厘米长的巨蜣螂。大多数蜣螂营粪食性,以动物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图源网络<br></div></div></div> 圣甲虫神凯布利(Khepri)。继而古埃及演变出了圣甲虫神“凯布利”,其名称与埃及语动词“kheper”有关,意思为“发展、出现”。他被视为早晨的太阳,是太阳神“拉”的另一个神格,象征日出和再生。<div><div>凯布利每天推着太阳横越天空,到了晚上,便推到冥界。有时壁画中的凯布利坐在太阳船里,沿着地平线前进,不断将日变成夜,夜变成日,作为冥界之神度化亡灵,引领人的灵魂前往来世。图源网络<br></div></div> 古埃及壁画:太阳船在地下世界向东方运行,圣甲虫神“凯布利”站于诸神之间。图源网络 埃及卢克索北部“卡纳克神庙”的圣甲虫雕塑。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上为心脏圣甲虫(蛇纹岩),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4.6×1.7×3.1cm。<div>下为带翼圣甲虫(陶质),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12.3×6.1×1.5cm。<div>圣甲虫在古埃及人眼中代表生命与创造,可护佑平安。那么,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瑕疵,做过错事怎么办?于是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时,专门用圣甲虫心脏来代替真心脏。为防万一,还在圣甲虫心脏上刻好咒语,祈求或警告它不要在审判庭上背叛主人。或者刻上《亡灵书》的咒文,告诫勿忘初心,让灵魂安宁,期待复活。</div></div> 这类圣甲虫往往使用比较坚硬的材质雕刻,除了可以长久保存,还因为古埃及人相信深蓝绿色的圣甲虫,更适合用来做心脏圣甲虫,并包含许多象形符号。 木乃伊棺椁上的圣甲虫图案。从灵魂的守护,到时尚崇拜。圣甲虫也被经常绘制于木乃伊棺椁上,守护着逝者的灵魂。图源网络 索贝克姆萨夫二世的心脏圣甲虫宝石(黄金和碧玉)。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80年-前1560年),3.8×2.5cm。<div><div><div>《亡灵之书》中的文字说明声称,应该把一块圣甲虫状的护身符放置于木乃伊化的死者胸口。古埃及人相信,心脏是智慧的所在地,而为了进入一个极乐的来世,人的心脏上必须压一座天平。“心脏圣甲虫”上镌刻了《亡灵之书》的一部分,用来引导心脏不要再最后的神灵审判中说出不利于死者的话。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div></div> 现场展品:木乃伊面具(亚麻绷带彩绘)。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5年-前30年)。<div>各种装饰元素和保护神也出现在面具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头顶部带有双翼的圣甲虫,它推动早晨的太阳盘使木乃伊复活。逝者脸上的金色与假发的蓝色十分重要,这两种颜色用于定义神的特征,神的肉体是金色的,头发是天青石色的。</div> 木乃伊标签(木头和墨)。罗马时期(公元前30-公元395年),6.2×10.2×1.2cm。<div><div><div><div>在罗马统治时期,墓葬的准备阶段发生了变化,死者的名字通常不会出现在一个木乃伊尸体的装饰上,让使用木头标签表明木乃伊身份这一方式普及开来。这件文物上既有希腊文又有世俗文。希腊文本对于这位死者的记录是“荷鲁斯,普森蒙西斯(Psenmonthes),之子”石匠”。覆盖面更广的世俗则不但将死者的名字陈述为“荷鲁斯,普森蒙西斯之子”,而且还进一步点明他的职业是“伊姆霍特普的石匠和祭师”。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div></div></div> 骨灰坛(彩陶)。罗马时期(约公元1年-200年)。高23.1cm,坛口直径19cm。<div>火葬殉葬一习俗由罗马引入埃及,但埃及人同时还在使用传统的木乃伊殡葬方法。这种骨灰坛带有一种不同寻常的螺旋形装饰,可能是在模仿玻璃。孟菲斯有一个叫作克鲁赫鲁尔的地方,这个容器可能就是从那儿来的。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观看多媒体对木乃伊的介绍。 展品现场:木乃伊棺盖(木质彩绘)和内特哈特的木乃伊棺椁(木质彩绘)。 <div>展品现场:木乃伊棺盖(木质彩绘)。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5年-前30年),173×23×40cm。</div><div>古埃及人通常称石棺和棺椁为“生命之主”。除了保护制作成木乃伊的尸体,逝者的灵魂也可以通过它穿越今生和来世。棺椁表面通常布满与葬礼有关的宗教图案和文本。</div> 棺盖上头部假发的款式表明主人是一位女性。 棺盖上部她戴着一条韦斯克赫特项链(宽领大项圈或项链)。<div>早在古国王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前2175年),埃及工匠就为众神、国王和凡人造像。给他们佩戴管状和水滴珠子制成的宽领装饰。著名的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上就有这样的项链。<br></div><div><div>项链下的阿努比斯(Anubis)是古埃及宗教掌管死亡与坟墓的神,冥界的向导,通常会描写成一只犬或一个有犬头的人。象许多古埃及神灵一样,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身份,在古埃及的早期它被认为是坟墓的守护者,发明了防腐术并首先在奥斯里斯尸体上使用;在《死亡之书》的“心脏秤量”中,阿努比斯协助权衡死者心灵的轻重,以决定其在来世中的命运。阿努比斯通常被描写成黑色,象征着再生、生命、尼罗河的土壤,以及尸体防腐后的变色。</div></div> 棺盖下部绘有荷鲁斯的四个儿子形象。 下部用象形文字记载了典型的祈祷:“国王献给奥西里斯的祭品,掌管地平线的人,伟大的神,阿比多斯的主,请赐予她一个美丽的墓塚...” <div>现场展品:内特哈特的木乃伊棺椁(木质彩绘)。晚王国时期(约公元前664年-前525年),45×155cm。</div><div>棺椁属于一个叫做内特哈特的人,根据象形文字记载,他是赛姆木的儿子,生活在第26王朝。彩绘的图案是一条巨大韦斯克赫特项链和一幅张开翅膀的伊西斯图案,下面是荷鲁斯的四个儿子(杜阿穆泰芙,克布塞努夫,伊姆赛特,哈皮),象形文字显示要向奥西里斯、伊西斯和努特提斯祭祀贡品。</div> 彩绘的图案是一条巨大韦斯克赫特项链。 棺椁上绘有张开翅膀上的伊西斯图案。伊西斯是古埃及中一位重要的女神,对她的崇拜传遍希腊、罗马世界,使她成了一位具有近乎无限属性的女神。她使用魔法复活了奥西里斯并与他生育了荷鲁斯。伊西斯被视为伟大的母亲和妻子,是自然和魔法的守护神,她也为贫苦人伸张正义,为弱者提供庇护。伊西斯经常被描绘成戴着王座头饰的女神,或手持莲花,从新王国开始,她头戴兀鹫(wù jiù)头饰,两旁是牛角,中间是太阳盆。她也被描绘成有翅膀的女神,翅膀将神圣的香气撒播大地,并将新鲜空气带入地下世界。伊西斯和幼儿荷鲁斯的形象在埃及艺术中非常受欢迎,人们普遍认为它们对早期基督教会中玛利亚和圣婴耶稣基督的肖像学产生巨大影响。 伊西斯图案下是荷鲁斯的四子。荷鲁斯是法老的守护神,拥有至高地位。他的四个儿子则是葬礼之神。分别:上左:长着秃鹫头或鹰隼头的克布塞努夫(死者肠子的保护者);上右:长着人头的伊姆塞特(死者肝脏的保护者);下左:长着胡狼头或猎犬头的杜阿穆泰夫(死者胃的保护者);下右:长着佛佛或猕猴头的哈皮(死者肺的保护者)。<div><div><div>再下有象形文字:根据记载,他是赛姆木的儿子,生活在第26王朝(约公元前664-前525年)。</div></div></div> 荷鲁斯的四子(杜阿穆特夫,魁北克塞努夫,哈皮,阿姆塞特)壁画。 图源网络 简易纸莎草船模型。古埃及人认为:船只也能沟通冥界与现世。所崇拜太阳神“Ra”每天都会乘坐一艘船在天空中穿梭,早晨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方落下,然后在地下世界继续航行。古埃及人希望通过太阳船来与太阳神保持联系,同时为死者提供在来世旅行的工具。因此在古埃及的墓葬文化中,船是必不可少的陪葬用品。图源网络 法老乘坐太阳船渡河。古埃及人认为,太阳东升西落,所以以尼罗河为界,东岸是生者的国度,神庙一般建在这里;西岸是死者的王国,是修建陵墓的好所在。因此,船渡过尼罗河向东行驶,也就意味着实现了“复生”。另一方面,船不仅在现实的入葬仪式中发挥渡河的实际作用,作为与死后世界相连接陪葬物品,同时也担任着渡河仪式的象征作用。图源网络 太阳船。传说,这艘太阳船是法老胡夫飞越天空时乘坐的“飞船”。胡夫(Khufu),全名胡尼胡夫(公元前2598年 - 前2566年),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依据都灵王表的记载,胡夫在八岁时继承了法老王位,他统治了约23年。胡夫是首个在吉萨地区修建金字塔的法老。相关的铭文资料显示,在其任期内,胡夫可能组织了数次对西奈半岛、努比亚和利比亚的军事远征。图源网络 胡夫的小雕像(象牙)。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589年-前2566年),7.5×2.9×2.6cm。<div>埃及最大金字塔的修建者因仅留下这样一个小小雕像而为人所知。国王胡夫端坐于宝座之上,头戴下埃及夫人红色王冠。这座小雕像是W.M.弗林德斯.皮特里所雇的工人们首先发现,当时雕像无头。皮特里意识到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他让工人们仔细检查附近的地面,最后发现了雕像的头。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1954年,考古学家在胡夫法老的墓葬中发现了5个放置太阳船的坑穴,其中三个是空的。1954年和1987年,从另两个坑穴中分别发掘出2艘已经拆散但保存完好的船体。造船的材料选用了雪松木,金合欢木,悬铃木等上好的木材,船身非但没有腐朽甚至还散发出阵阵木香。这艘有4600年历史的太阳船已经被复制,放在太阳船博物馆中展出。<div><div><div><div>“胡夫船”船体长 43.4 米,最宽处为 5.9 米,吃水量为 4.5 吨。船头高 6 米,恰似一只古埃及人用尼罗河芦苇编的草鞋。船尾高达 7.5 米,宛若一枝上埃及尼罗河中生长的莲蓬。据说,这显示着船的主人---胡夫法老的王权达于整个埃及。图源网络</div></div></div></div> 太阳船靠近船尾有两间船舱,长9米,宽4米,前室放置胡夫的棺椁,后室供僧侣乘众。船头有一遮阳凉棚,上面盖芦苇席,作为船长的指挥室。船的中央两侧各配 5 支桨,每桨长 8.5 米。船尾另有两桨为舵。每桨由两名水手操作,全船共需水手 24名。有些桨上画有箭头,据说它是法老降妖除怪、登天开路的法宝。<div><div><div>制作太阳船的目的,至今各说不一。有说是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可以复生,太阳船就是供胡夫的灵魂遨游太空,然后返回人世之用。还有说太阳船实际上是胡夫的殡葬船。图源网络</div></div></div> 对古埃及人来说,生命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他们相信,死后的生命并不会消失,而是转生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船正是抵达另一个世界的工具,渡河在象征意义上呈现的是亡者在死后世界乘船旅行,到西方奥西里斯之地安息的过程。<div><div><div>通过登上太阳船,逝去的法老与太阳神的身份合二为一,复活之旅正式开启。这场旅程中他会遇到三个最重要的神。一个是灵魂的引导者阿努比斯,一个是能将他复活的冥王奥西里斯,以及他最强大的敌人阿波菲斯(毁灭之神)。图源网络 </div></div></div> 展览现场:眼镜蛇雕像(木质彩绘),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div>古埃及有些神被描绘成眼镜蛇的形象,其中一种神是阿佩普(Apep),被认为是破坏、混沌、黑暗的化身,也是太阳神“拉”的孪生兄弟以及死对头。它希望世间陷入永久的黑暗。<div><div><div><div>阿波菲斯是埃及神话中最早一批的神明。是统治太阳船每天必经之路的第七王国的首领,它的目的是让整个世界陷入永久的黑暗,并且取代“拉”神。<br>传说阿波菲斯诞生于地底深处的怨咒之中,在埃及地狱的最深处,关押着的是那些生前罪孽深重之人,它们之所以会被关在这里,不仅是因为生前罪过,更重要的是它们毫无忏悔之意,终日咒骂着神明与命运,愤恨的泪水渗入地底,从而诞生了阿波菲斯。<br>由水元素和土元素构成的黑暗之神阿波菲斯,形象是一条邪恶的大蛇。身上全部由黄色与黑色构成,它又被称为“骇人者”或是“危险者”,它在出生之后就开始试图带领罪人逃离地狱,但由于那些罪人常久以来被关在地底,因此它们无法与阳光对抗。后来阿波菲斯独自一人离开地底,又试图将整个世界陷入永久黑暗,但这个计划还是因为太阳神“拉”的诞生而被迫终止。</div></div></div></div></div> 描述法老与巨蛇阿波菲斯的战斗的壁画。法老必须通过阿努比斯和奥西里斯的审判,并战胜阿波菲斯才能实现最后的复活。战胜阿波菲斯之后,法老的灵魂将认出并唤醒一直在等待他的肉体(木乃伊),两者重新结合在一起。这是法老“变身”的时刻,也是这个漫长的黑夜最重要的转折点。当他接近黎明的天空时,将从凡人变为半狮半鹫的神兽,然后变为隼,最后变成圣甲虫,这也是古埃及关于太阳的象征。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温内费的木乃伊棺椁(木质彩绘)。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5年-前30年),61×182cm。<div>木乃伊棺椁的主人叫温内费,是帕迪塞特和谢普萨蒙塔伊的儿子,生活在托勒密时代的早期。在这个棺椁中,奥西里斯、奥西里斯和阿努比斯多次出现;还有为逝者来世的生活提供的食物和物品,面包、牛奶、葡萄酒、家禽、纺织品、熏香等。奥西里斯有一些常见的尊称,如“伟大的神”、“谢努和雷斯托之祖”、“掌管西方的人”、其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尊称“温内费”,意即“完美的存在”,这正是棺椁主人的名字。</div> 上方画着宽项圈,在古埃及是常见的装饰。 下面是张开翅膀的神---天空女神“努特”。 天空女神“努特”壁画形象。传说太阳神“拉”每晚日落后进入“努特”的口中,第二天早晨又从她身体中重生。她同时也如此吞咽和再生着星辰。古埃及人相信他们逝世后也会进入她的身体,不久后便会重生。图源网络 木乃伊墓室及棺椁上的图文,通常是古埃及的守护神,以及逝者的“冥界指南”《亡灵书》,还有其他墓葬文献。 逝者的各种护身符,会被放置在木乃伊头部以下的绷带之间,用来保护来世的幸福,免受邪恶的伤害。 放在头部以下的护身符(亚麻布和灰泥)。晚王国时期(公元前664年-前525年),20×20cm。<div>一种护身符装置,放置木乃伊头部以下。最早在第二十六王朝被制作出来,此后几世纪屡有发现。这些圆盘通常刻着的铭文是《死亡之书》中内容,其目的是“温暖”死者头部,这样死者就可以与太阳相似。图中物品是为一个名叫塔特恩科萨的女子制造的。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这是什么棺盖呢? 现场展品:木乃伊半身棺盖(木质彩绘)。晚王国时期(公元前664年-前525年),82×25×53cm。<div>一个头部棺盖,逝者头戴三面假发。面部特征十分清晰,眼线和眉毛为青铜色,瞳孔是用黑色石头做的,白色的眼睛是用骨头做的,戴着一个漂亮的胸甲,上面有鹰隼头的装饰。花朵在葬礼仪式中至关重要,在逝者坟墓中,还发现由彩色珠子、树叶和花朵组成的项链。棺盖上描绘的宽项链(韦斯克赫特项链)装饰的花朵象征为逝者提供更鲜活持久的再生能力。</div> 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1799年7月15日,拿破仑一世所领导的法国军队在埃及港口城市罗塞塔附近修筑圣朱利安要塞工事时,发现罗塞塔石碑。当时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在地基扩大挖掘工程时,意外挖到一颗黑色的大石头。他意识到这颗石头的重要性,并向指挥官阿卜达拉·杰克·德·门努瓦报告。后者决定将这颗大石送至拿破仑在开罗设立的古埃及研究所,供科学家们研究分析。同年8月,石头被运抵开罗。<div><div>石碑拥呈不规则的外形。是一块高112.3厘米,宽75.7厘米,厚28.4厘米的黑色花岗岩碎片。图原网络</div></div> 罗塞塔石碑发现之初,它一直归法国人所有,他们使用墨水制作了几个副本。1801年英法两国的战争中,英国将其视为战利品送往伦敦。1802年2月,英国古物学者协会将制作的副本分送给欧洲其他大学、学院、图书馆或者协会。同年,经英王乔治三世的正式捐赠,在大英博物馆首次公开展示。图源网络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莱昂·科涅(1790-1832)的肖像。法国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第一位古埃及文专家。是第一位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结构并破译罗塞塔石碑的学者,从而成为埃及学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埃及学之父”。 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由上至下共刻有同一段诏书的三种语言版本,最上面是14行古埃及象形文(Hieroglyphic,又称为圣书体,代表献给神明的文字)句首和句尾都已缺失;中间是32行埃及草书(Demotic,又称为世俗体,是当时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是一种埃及的纸莎草文书;再下面是54行古希腊文(代表统治者的语言,这是因为当时的埃及已臣服于亚历山大帝国之下,统治者要求统治领地内所有的此类文书,都需要添加希腊文的译版)其中有一半行尾残缺。 古埃及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了圣书体,俗称象形文字。古埃及神庙与陵墓中的大量壁画与浮雕上时常伴随着大量象形文字,它们由表意符号和表示某个的全部或部分发音的表音符号组成。<div>同一文本的三种字体,缘于法老托勒密五世在其统治的第九年(公元前196年)于孟菲斯颁布的一项法令,它记述了由祭司会议通过的一项命令,确认了十三岁的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将要举行的皇家祭仪。赋予祭司各种特权,并为宗教仪典分配大量财富,罗塞塔石碑是当时在全国不同地区竖立的石碑之一,以传达王室上述规定。</div> <div>这块石碑的重要性在于:它用三种铭文镌刻了相同的字句,分别是象形文字、埃及世俗体文字和希腊文。这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div><div>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在埃及文字的破解中取得了关键成果。他对罗塞塔石碑这一文字系统作了如下说明:当文字发展并在埃及普及时,对文字的简化也就发展了。这就导致出现了僧侣体(象形)和世俗体字体。这些字体适合于在纸草上书写。但是圣书体并没有因此而衰落,而是与这些字体共存,罗塞塔石碑就包含了圣书体和世俗体。</div> 古埃及表音符号对照表。 这里有陶俑。 现场展品:沙伯提俑。晚王国时期(公元前664年-前332年)。<div>除了浮雕壁画,墓室中还会摆放陶俑。一部分是墓主的雕像,因为如果防腐失败尸体腐烂,雕像也可以充当身体成为灵魂的住所;另一部分是神明的雕像,保佑逝者的灵魂顺利通过审判;还有一部分是随从奴隶,负责服侍墓主的生活,承担在冥世的一切劳作,将墓主人从劳作中解放出来,提升来世的幸福生活。</div> 现场展品:祭司沙伯提俑。第三中间期(公元前1077年-前664年)。<div>随葬品的功能与祭祀空间的浮雕和壁画相似,随葬品由各种小型活动,如来自农业、渔业、畜牧、手作劳动、祭祀等活动中的物品构成,这在第一王国中期和中王国时期的私人坟墓中十分常见。</div> 展览还特别设置了沉浸式观展区域。 场景酷似埃及阿布.辛贝尔神庙。门口各有一座法老和狮身人面像。使人有跨越时空,感受古埃及古老神殿的雄壮与威严。 埃及阿布.辛贝尔神庙。位于今埃及阿斯旺市附近,神庙的正面崖壁上塑有四个高大巍峨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高达20米以上。在四尊雕像的正中,有一个贴在石像后墙上的神龛,里面供奉的是主神阿蒙;雕像的两腿中间和旁边站着包括王后在内的法老王族的小雕像。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气势异常宏伟。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1万年前,非洲北部的居民迁至尼罗河两岸。公元前3500 年,埃及进入阶级社会,国家发展起来。但当时埃及还没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全境有十几个部落,由于信仰不同,争战不休。这些部落被希腊人称为“诺姆”(又译为州),它们都有各自的独立的王国。在长期的兼并战争中,狭长的尼罗河流域被分成了北部和南部两个独立王国。<div><div><div>美尼斯出生在上埃及的提尼斯城。最初他是提尼斯地区部落首领,后来成为上埃及王国的国王。他在统一了上埃及之后,不断向外发动战争,约在公元前3100年,他征服下埃及,使整个埃及初步统一成一个国家,开创了古埃及的第一王朝。他运用灵活的手腕统治着埃及,并在尼罗河三角洲南端(今开罗附近)修建了新都白城,即后来的孟斐斯城,作为埃及的首都。</div><div>孟斐斯又被称为吉加普特,其意为“普塔神之宫”,埃及的希腊文名称“埃及普托司”由此而来,这也是埃及国家名称的来源。<br></div><div>美尼斯在统一上、下埃及后,曾向外发动征服战争。据历史学家推断,埃及著名的“纳尔迈石板”中刻画的征服者即是美尼斯。</div></div></div> 同时美尼斯又称上下埃及之王。在上、下埃及统一前,上埃及的统治者头戴白冠,以鹰为保护神,以白百合花为国家象征;下埃及的统治者则戴红冠,以蛇为保护神,以蜜蜂为国家象征。这种差别,使得美尼斯在统一后分别在上埃及、下埃及加冕,他宣称自己是“上下埃及之王”。自此,后来继任的国王在十余年间都沿用此王号,同时必须具有双重身份,经过两次加冕,举行两种不同的典礼。图源网络 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后,为稳固统治,他采取了较灵活的统治策略。下埃及较富裕,所以美尼斯作出了一些让步,并在下埃及建立新都,将国家的政治、军事中心放在下埃及,以达到由上制下的目的。另外,美尼斯针对上埃及、下埃及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在上述两个地区分别设立了国库,实行各自独立的财政管理,以巩固国家的长治久安。据说美尼斯在位时间达26年,他是在一次打猎中被一头河马袭击不幸身亡。图源网络 美尼斯完成了埃及历史上的统一,对埃及国家的发展,对该地区文明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美尼斯开创的埃及第一王朝,经历八个国王,历时250年之久。前四个国王在位期间,埃及的统一很不巩固,到了第五任国王时,埃及进入专制统治时期,社会发展到了全盛阶段。此时,国王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把人民视为自己的奴仆,一切行政、军事、司法权力集于自身,后来埃及国王渐渐被称为法老,美尼斯也成为了古埃及的第一位法老。 这里入内,摆放着金色木乃伊。 围观者众多。 现场展品:镀金木乃伊棺椁(木质、亚麻、金箔)。罗马时期(公元1-2世纪),长度130cm。<div>当时埃及属于罗马统治。这是一位女性棺椁,棺内的木乃伊有多层绷带包裹,每层加入石膏和灰泥,以增强坚韧性。棺椁贴满金箔,面具是逝者理想化的形象,这是木乃伊棺面部共同的特征。</div> 古埃及信仰多神,诸神是不朽的,神明的肉身用黄金制成。黄金与木乃伊浓缩了古埃及人对永生的迷恋与终极理想---达至永恒。木乃伊的制作目的不仅是保存遗体,更是为了创造一个完美、永恒“版本”的逝者。 <div>以现代人来看,死后延续生命是荒诞传说。但在当时的古埃及,为木乃伊面具、棺椁加上金箔不仅代表了逝者的财富与地位,更是期望获得神一般的肉体,效仿神的永恒光辉,获得永生的方式,也是对逝者一种永恒不朽的追求。同时,也正是稳定“永恒”的黄金,得以让古埃及文物被埋藏了数千年之久,得以向后世诉说着历史。从历史不会被遗忘的意义而言,古埃及人也的确获得了“永生”。</div> 棺椁上有密密麻麻的图案。 头部假发上有眼镜蛇图案。木乃伊棺椁上的面具使用了耀眼的金箔,绘有密密麻麻的图案,逝去的人们被描绘出理想的、神一般的面孔,在古埃及墓葬肖像学中寓意丰富。 头顶部縷有展翅鹰形图案。 棺椁一侧有人蹲坐图案。还有:<div>蛇形标志。在古埃及,眼镜蛇是王权的象征,在国王及王室中使用普遍,出现在王中、王冠及头饰上,一般代表眼镜蛇女神维阿杰特,获得女神的庇护。维阿杰特是下埃及的守护神,也是法老的守护神。<br></div><div><div>蝎子标志。塞尔凯特是古埃及蝎子女神,人们召唤她来治愈被蝎子蜇伤的伤口,在墓葬仪式中,蝎子女神祭司行驶医生的职责,开出蝎子女神的护身符,代表墓主人在通往来世的路上免受此类动物的攻击。</div></div> 圣甲虫标志。圣甲虫是古埃及神话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动物之一,认为它们的生活习性与太阳的周而复始出现与消失相关,与代表日出的凯普里神联系在一起,它自身的再生也被认为代表“生命的自我创造”和“循环重生”。无论在世俗生活,还是在葬礼环境中,圣甲虫是古埃及使用最广泛的护身符,保佑逝者来世重生的顺利平安。<div><div><div>隼鹰标志。在古埃及有翅膀隼鹰是太阳神一个象征,被表现为会飞的穿越天空的神鹰,隼鹰有一对巨大的翅膀和爪子,是古埃及人崇拜的保护神,隼鹰也是鹰首人神荷鲁斯的象征,代表着法老王权地位的巩固。古埃及的很多国王画像及权杖上都刻有隼鹰的形象。</div></div></div> 棺椁上有荷鲁斯四子图案,与墓葬仪式密切相关。神话中荷鲁斯四子及分工守护为:伊姆塞特,长着人头人身,负责守护肝;哈皮,长着猿头人身,负责守护肺;杜阿穆泰夫,长着豺狼头人身,负责守护胃;克布塞努夫,长着鹰头人身,负责守护肠子。 底部方框内縷有双脚脚印,脚印中各有蝎子虫形图案。 展室墙壁布满壁画和铭文。同样,逝者重生之路的第一关,就是要坦然面对“阿努比斯”公正的天平,为逝者称量心脏。胡狼头人身的阿努比斯,是古埃及神话中灵魂的引导者和守护者。 阿努比斯的塑像(大理石)。罗马时期(约公元100年-138年),150×50cm。<div>罗马时期对于罗马人来说,在动物与人混合而成的埃及诸神中,豺头神祗阿努比斯是特别不寻常的一尊。有些罗马人嘲笑这类复合神祗的概念。诗人尤维纳利斯曾语带讽刺地问:“谁知道有哪些怪物没有让埃及的崇拜走向疯狂?”阿努比斯的头顶上,人们为他提供了一个太阳圆盘,这是对这位神祗的一种希腊---罗马式的润色。然而它身上却穿着属于智神墨丘利的罗马服饰,这是人们对他的身份认定。这座塑像来自哈德良在蒂沃利的别墅,与一些真正的古埃及文物一起展出。</div> 一位少年的木乃伊肖像(木头、颜料)。罗马时期(约公元150-200年),20.3×13cm。<div>这幅肖像上的孩子梳着少年惯常会有的垂在头侧的发辫,发辫上插了一个金色的别针。梳这种发型的人崇拜女神伊西斯。这个无名男孩的不寻常之处在于他额头上也留有有两撮头发,这可能是一种驱走重病的仪式剃发。他的上衣上有一条紫色窄带(GIavus),说明他的父母非常富有,有足够的金钱请人为他画这样一幅肖像。<div>在罗马统治下的埃及,持续存在木乃伊墓葬与传统的物质与技术结合,但死者的代表物与法老时代有所不同。人们开始用油画肖像表现死者,展现他们在活着的时候希望有的样子。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div> 两兄弟的棺材(木头和颜料)。罗马时期(约公元前175年-200年),120×55cm。<div>这副独特双人棺材是为埋葬两个幼童---皮塔蒙和彭霍巴比克准备的。人们自棺材里发现了用金叶子覆盖的属于这两孩子的木乃伊,他们或许是因为患了同一种病去世的。尽管没有什么能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但他们很可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的不同母亲的名字出现在铭文中。在棺盖上,人们将这两个男孩展现为神圣的存在,他们携带者皇家的权杖。在槽的底部有女神努特的两幅画,每幅画各自保护一个男孩。女神穿着罗马人的衣服,但在头部上方用象形文字书写着她的名字。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这里展有形态各异的陪葬罐子。 现场展品:罐子(雪花石)。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0年-前1037年),15.7×12.7cm。<div>此类造型的容器用于盛放化妆品,是典型的第18王朝的器物,其模型的灵感来源于塞浦路斯的船只。前王朝和整个法老时期,各种陶器器皿和石器被广泛使用,以储存来世生存所必需的食物。不仅有外观美丽和质量上乘的陶制品,埃及人在设计制造石器时,也展示了对不同技术和材料的非凡掌握。</div> 现场展品:角砾(lì )岩。前王朝时期(公元前3500年-前3200年),13.5×21cm。<div>埃及工匠特别擅长挖空石制器皿的内部,他们使用一种配有石头或铜的钻头,当使用不同的研磨材料时,这些钻头能够雕刻最坚硬的石头。这件作品的内部清晰可见掏空留下的凹槽。</div> 现场展品:罐子(彩陶)。新国王时期(公元前1560年-前1307年),36×17.2cm。<div>大多为古埃及家庭使用,也作为陪葬品在墓穴中出现。在图坦卡蒙坟墓中就发现了一个几乎相同的罐子。第18王朝末期,这类罐子开始大量出现,例如西底比斯的马尔卡塔宫殿,阿蒙霍特普三世在世是曾经使用过,之后在整个阿马纳地区也非常普遍。</div> 现场展品:黑颈瓶(陶质)。新国王时期(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21.3×10.7cm。 现场展品:朝圣者瓶(陶瓷)。新国王时期(公元前1560年-前1307年),20.5×12.9×14.7cm。<div>产生于18王朝时期,其灵感源于迈锡尼文明或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模型,可以看出古埃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div> 现场展品:石壶(花岗闪长岩)。前王朝时期(公元前3500年-前3200年),11×12cm。 现场展品:罐子(雪花石)。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15.7×12.7cm。 现场展品:石碗(雪花石)。第一至第三王朝时期(公元前2950年-前2575年),7×14.6cm。 <div>现场展品:战斧(青铜,木制手柄为现代添加)。中王国时期</div><div>(公元前1991年-前1785年) ,5.7×40.2×1cm。</div><div>在古埃及的早期王朝,传统的石仗逐渐被金属斧刃所取代,与各种弯曲的刀剑和弓箭一起成为法老军队最重要的作战武器。</div> 这里还有古埃及的乐器介绍。 现场展品。虽然没有记谱系统流传于世,但音乐是古埃及文明中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贵族女性会演奏摇铃,王室成员也被冠以“首席歌唱家”等头衔,女王是埃及最重要的乐器演奏家。从现代文献看,音乐演奏经常出现在葬礼仪式和宫廷宴饮中,还用于农民田间劳作的疲乏。在神庙的祭神活动中,音乐有取悦众神之用,让他们处于和谐安宁的理想状态。乐器多种在多样,在埃及发现了自新王朝时期就有的长笛、双簧管、鼓、竖笛、里拉琴、琉特琴;另外还有渐强板和特殊性摇铃,这是法老的发明,至今仍在埃塞俄比亚教会仪式中使用。 现场展品:乐器摇铃(青铜)。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5.5×19×2.3cm。 现场展品:乐器拍板(骨质)。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1年-前1070年),26×4cm。 女性小雕像(赤土陶器)。前王朝时期与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600年),29.2×14×5.7cm。<div>头部像鸭嘴,表现手法自由。呈现对于人体描述简单、省略的风格,两只手臂在她的头部以上,造型与大约同一时期的装饰陶器上的图案相契合,这可能是一个仪式舞者形象,或许与提高生育能力有关。</div> <div>现场展品:两位音乐家的墙面浮雕(石灰岩)。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40年-前2155年),35.5×46.5×3.5cm。</div><div>埃及的古乐史有着5000年的历史。自古王国以来,用于祭拜死者的音乐画面一直被绘画或佛雕占据,在一排排背负货物的人像旁,还有描绘尼罗河流域的农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以及家庭生产劳动,这些都是墓主及其家属监管。农业劳动,尤其收割活动场景中,往往有音乐和歌手,他们奏出的旋律和曲调能减轻农民田间劳作的疲乏。画面中的音乐家吹着长笛,在他对面,一个琴师用手势指挥着长笛演奏,两人都穿着舒适的短裙,形状与尺寸各异,这是古王国时期男性的普遍着装。<br></div> 现场展品:戴维斯,诺曼.德.加里斯《底比斯的纳赫特之墓》(书籍),1917年,高60cm。<br>在天文学家纳赫特和他妻子陶伊的葬礼仪式上,一个由三位女子组成的乐队正在演奏,她们使用的是古埃及音乐家最常用的三种乐器:竖琴、鲁特琴和双笛。这个画面是古埃及绘画中最和谐、最美丽的画面之一。<br>西底比斯,第18王朝图特摩斯四世统治时期(公元前1401年-前1391年)。 现场展品:阿蒙神的两位女祭司壁画(灰泥彩绘)。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年-前1370年),55×37×5.7cm。<div><div><div><div><div>两位为太阳神阿蒙服务的女祭司。右边女子留着年轻女孩特有的发型:前额戴着发带,一缕头发从垂肩,另一缕头发从枕部开始。左边的首席女祭司戴着短假发和头带,与“神的妻子”头饰相似。两人都带着项链和手镯,穿着紧身白裙,露出一侧胸部,携带鲜花(盛开或待开放的莲花)、食物与贡品。<div><div><div><div><div>从上面的展览作品中可以看出,古埃及人保持着剃头的习惯。信奉太阳神的古埃及人认为,身上的毛发是“不洁”的,尤其是在祭祀神灵的时候,不能留有毛发。</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 此壁画中呈现了浑身脱毛的古埃及人。中国古代文化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于古埃及人来说却非如此。除了头发,他们也要把体毛剃掉,包括眉毛、眼睫毛,可以说是寸草不生。古埃及人的脱毛工具有贝壳制的镊子,蜂蜜或糖浆制作的脱毛膏,或者黄铜或青铜制成的刀片,与现代人的脱毛流程如出一辙。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埃及入对身体十分关注与呵护,为此他们日常使用各种化妆和护肤相关物品,例如镜子、化妆面板或妆容调色板、梳子、化妆盒、专用的勺子或涂抹工具。珠宝首饰可以清晰地表明佩戴者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珠宝首饰的设计灵感通常来自神圣的符号和神话人物,古埃及人希望借此帮助他们改善尘世与来世生活的方方面面。 古埃及假发发饰。古埃及的贵族阶层全民化妆,并且不分男女。富裕阶层无论男女,都会佩戴假发,密密麻麻的辫子,或是点缀各种华丽发饰的发型,都有专门的佣人负责打理。一般而言,假发由人类头发、蔬菜纤维和马毛制成。图源网络 古埃及假发发饰。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便开始使用香水,尤其钟爱留香时间长的,让自己在参加聚会时显得芳香迷人。有时,还会在假发里放置一个蜡锥,随着蜡油融化,芳香的油滴顺流下进入头发。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木乃伊面具(亚麻绷带彩绘)。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5年-30年)。<div>从木乃伊棺椁和面具上可以看到对于逝者假发的描绘,以供信仰来世的古埃及人也看到逝者美观。地位越高的人假发越长,上面的装饰品越华丽。</div> 《埃及艳后》电影剧照。古埃及的眼妆(荷鲁斯眼妆),又粗又黑的全包眼线,从眼头延伸至太阳穴,以此突出眼睛的大小和形状,再以孔雀石制作出的蓝绿色眼影,胭脂虫的口红,整个妆容华丽。图源网络 现场展品:镜子(木质,青铜)。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0年),28.5×2.5×14cm。 现场展品:化妆盒(木质、骨质)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1年-前1070年),13.2×4.5×9.3cm。<div>一些与化妆品有关的物品或产品被保存在不同类型的盒子里。</div> 现场展品:双管眼影容器(木质,乌木)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1-前1037年),4.5×7.5×2.6cm。 现场展品:四管眼影容器(雪花石膏)。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1年-前1307年),3.1×11.3×2.5cm。 带有条纹的玻璃容器(玻璃)。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400年-前1200年),6.3×5.4cm。<div>玻璃制造技术大约于十八王朝中期第一次在埃及蓬勃发展。用玻璃制造的物品属于高档奢侈品,这件文物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它的尺寸很小,说明它用于盛放价值高昂的香水油剂。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刻有基督教铭文的化妆调色板(硬砂岩)。前王朝与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500年),33.7×10.2cm。<div>这件文物的创造初衷是为人们提供捣碎颜料的台面。石头具有平坦、光滑的表面,适于捣碎化妆颜料,正是这些性质,让它成为后人雕琢铭文的理想载体。古埃及人时常在带有字迹的物件上添加文字或者将其重新使用,中间相隔了四千年的岁月。在可以清楚辨认的十字标志之下,调色板上的铭文是一份无法破译的诺斯替教派(Gnostic)文字。诺斯替教派是早期基督教的一种秘传形式,教徒曾于公元1世纪在埃及境内活动。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妈妈说:这里的彩陶是典型的“埃及蓝”。“埃及蓝”特指古埃及文化遗存中的一种彩陶,也是古埃及彩陶中最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彩陶通常由陶土胎体和表面釉料组成,不同矿物含量的石英粉和釉料经过高温烧制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在早期的古王朝时期,彩陶的颜色只有绿色,随着时间推移彩陶颜色逐步丰富。富含硅酸铜的使用使得彩陶出现蓝色,并逐渐发展为颜料。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容器、护身符、项链珠子或镶嵌物制成上彩釉后,形成琉璃般的效果和颜色。“埃及蓝”被用于壁画和众多物品的装饰,如护身符、项链、珠子或小容器等。<div><div>埃及蓝是已知最早的人造颜料之一,用于绘制古埃及壁画的水溶性蓝、绿色颜料。这种颜料被流传到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和其他地中海地区,之后在意大利以庞贝蓝的名称制造。根据维特鲁威(公元前1世纪)的说法,埃及蓝是从亚历山大城传到意大利波佐利的,并且由威斯托里人负责生产(波佐利蓝)。埃及蓝的别名还包括亚历山大蓝或亚历山大(人)、蓝琉璃、波佐利蓝、费斯托里恩蓝、意大利蓝、威尼斯人蓝和石青。</div></div> 现场展品:罐子(釉陶)。罗马时期(公元1世纪),17×14.6cm 。<div><div>罐子出现莲花,在古埃及文明中极具象征意义,莲花晚间闭合,于黎明再次开放、重生。</div></div> 现场展品:圣油器模型(陶质)。晚国王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12×5.1×9cm。<div>此物器由一个托盘与它支撑的13个容器组成,其中包含4个固定容器、4个杯子、4个浇筑容器和1个带连接手柄的罐子,托盘的一边写着:最高品质的利比亚油。</div> 现场展品:盆(陶质)。罗马时期(公元100年-150年),9.9×4.9×6.05cm。<div>此类形式的容器在罗马时期的考古遗址中十分常见。</div> 莲花杯(彩陶)。第三中间期(约公元前840年-前730年),高14.5cm 。<div><div>有凹槽的宝蓝色彩陶杯是第三中间期的典型产品,而且时常被人称为“圣餐杯”,尽管并没有任何人有意识把它与基督教之间作任何联系,作为盛放饮品的器皿而具有实用意义。杯子带有精致的凸起浮雕,刻画河边的景色、神灵或法老的特色。其中神的图案在浮雕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中包括女神哈托尔和贝斯特。哈索尔与醉酒之间有着某种关联,这或许能够解释她在这样一件器皿上出现的原因,其他神灵会给饮酒带来更多一般意义上的好处。<br></div></div> <div>这里还有陪葬的首饰挂件,真实呈现古埃及贵族的生活痕迹。</div> 古埃及全民爱黄金。法老将争夺金矿资源,视作与巩固统治同等重要之事。黄金是法老的御用品,制作工艺也要达到高超造诣,才能满足法老的要求。黄金的饰品和器皿等,也被视作保护生命、延续生命的神圣媒介。后来黄金不再作为法老的御用品,而是作为一种社会流通的贵金属存在,但昂贵的价格仍是古埃及平民难以企及。但是地位较高的人士,会用黄金材料制作各种类型的戒指、手镯或项链,配以玛瑙、绿松石和青金石宝石等。 古埃及人偏爱明亮的色彩。因此喜好用有光泽的石头和珍贵的金属制作耳环、手镯、项链、戒指与头饰等。 带有荷鲁斯眼睛的手镯(黄金、天青石、玛瑙和白色彩陶)。第三中间期(约公元前890年),4.6×7cm 。<div>谢尔肖克二世木乃伊上发现这副手镯,图案象征“完整”或“完全”,每个符号配对,可以解释为祝国王“一切完整”。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现场展品:戒指左(陶质),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戒指右(荷鲁斯之眼形状),陶器,晚王国时期(第26王朝,公元前715年-前332年)。<div>象征忠诚专一的信物戒指,也是从古埃及演化而来。古埃及早期的统治者为了彰显权势,身上会携带着象征权贵的图章。但单个图章拿在手上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图章镶上圆环佩戴于手指。“圆”是古埃及的重要图形,象征太阳,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表示“永恒”,因此后面戒指便演化出了“永恒”的意义。</div> 现场展品:左项链(陶质)。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长63cm 。 现场展品:项链(玛瑙、金质)。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1年-前1070年),长38cm 。<div>黄金代表永恒、健康,在古埃及文化中,众神的肉体由黄金构成,玛瑙被广泛用于制作珠子首饰、护身符(尤其是荷鲁斯之眼)、戒指,或作为镶嵌材料,玛瑙的红色象征埃及神的威严和愤怒,同时也代表太阳神的血液。</div> 现场展品:项链(陶质、金、石头)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1年-前1070年),2.5×2.8×0.7cm,长42cm 。 现场展品:甜瓜项链(陶质)。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1年-前1186年),长32cm 。<div><div>甜瓜是特别能抵抗长期干旱的植物,在神话中与奥西里斯的弟弟塞特有关。<br></div></div> 现场展品:项链,上(彩玉、绿松石、碧玉)。新国王时期(公元前1571年-前1291年),长45cm。项链上护身符包括各种神(拉、阿蒙、贝斯),以及植物(石榴、曼德拉草)和具有神属性的动物(鳄鱼、鱼)。<div><div><div>贝斯神项链与护身符,下(陶质)。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3.3×4.7×1.2cm。贝斯是音乐之神,他的职责包括保护妇女和儿童,正如他保护女神伊西斯和她的儿子荷鲁斯。</div></div></div> 珍贵的彩色珠串(玛瑙,石英,釉面滑石,青金石)。前王朝时期和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4200年-前3300年)。长11.5cm。<div>在古埃及文化中,装饰身体是一种暗含竞争性的行为。有些人足够富裕而且有办法找到资源,他们能够托人制作代表高贵身份的炫耀性物品。这些珠子可以穿成一串,挂在脖子、手腕或脚裸上,代表一个采矿与贸易的大规模网状体系创造出的最终产品。这些珍稀石材对于生者与死者又有象征意义,它们绚丽颜色使象征意义得以体现。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里克基(Riqqeh)胸饰(黄金和半宝石)。中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877年-前1831年),宽4.2cm。<div>这一胸饰华丽方面逊色于同期王室饰品,但创作者运用珐琅工艺打造。“维阿杰特女神(也叫荷鲁斯,古埃及太阳神)”的两只眼睛分列太阳圆盘两侧,这两只眼睛处在两只以“黄金”符号形式出现的鸟上方。胸饰中心是一个风格鲜明的纸莎草伞状花序,其寓意为权杖,象征权力。在被发现时,这枚胸饰仍然安置在一个木乃伊尸体的胸前。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现场展品:项链(陶质),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1年-前1070年),42×50×0.5cm。<div><div>项链由成排的几何图案和花卉图案组成,以蓝色为主,代表天空,这种项链被称为韦斯克赫特式项链,古埃及的男人和女人都会穿戴,是他们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众神佩戴的珠宝之一。<br></div></div> 现场展品:诺曼.德.加里斯.戴维斯《两位雕塑家在底比斯的坟墓》(书籍),1925年,高60cm。<div><div>在一个作坊里,几个工匠正在缝制奢华的物品,例如珠宝。顶部的黄金用于称重,以避免欺诈。在中间区域,三位雕刻师雕刻着丧葬中代表元素(染色柱、伊西斯结、提耶特符号)。下部区域的金匠们对一个珠宝盒和金瓶做最后的修饰,左边是成品:一条项链、几个器皿、一个乌木和象牙的铜器以及一个调色板都递给了监督员。<br></div></div> 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拉”(Ra)。将太阳作为图腾崇拜,是全埃及地位最高的神灵。认为唯有太阳能够人间带来光明。因此永远灿烂的黄金,被视为“神之肉”。图源网络 古埃及人认为,黄金就是太阳降临人间的产物,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黄金意为“可以触摸的太阳”。<div><div>因为黄金无论是颜色还是光芒,都与太阳十分相似,且属性稳定、不易褪色变色、高温高压下不易变形,成为了“永恒”的代名词。所以,古埃及人认为拥有黄金,就能触及到太阳神,黄金是神对古埃及人的一种恩赐。图源网络</div></div> 图坦卡蒙金面具。第18位埃及法老王,公元前1336年至1327年统治埃及,是3300多年前的一个年轻埃及法老,他曾在金雕御座上管理着庞大帝国。1922年,图坦卡蒙墓葬的发现使埃及考古达到顶峰,华丽丰富的墓穴宝藏震惊了全世界,其中重达10.23公斤的黄金面具已成为了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正是这一事件,让木乃伊的诅咒大为流传。图源网络 图坦卡蒙的木乃伊面具(黄金、玻璃和半宝石)。新王朝时期(公元前1327年),54×39.3×49cm。<div>这位国王的前额上不但佩戴了标准的眼镜蛇标记,而且也佩戴了猎鹰的标记;这对动物代表着保护女神姊妹伊西斯和奈芙蒂斯。这幅面具在木乃伊脸上被发现时,它上面戴着很长的仪式性胡须和三线珠项链。根据《亡灵之书》所谓“神秘之头的诅咒”以象形文字镌刻在面具肩膀上。目的是保证面具能够有效地使用魔法死者脆弱的头颅,使之不受邪恶力量的伤害。图源《口袋博物馆》</div> 现场展品:眼镜蛇雕像(木质彩绘),晚王国时期(公元前715年-前332年)。<div><div>由于古埃及的宗教信条规定,一个物种可以代表多个不同的神,许多埃及神都被描绘成眼镜蛇的形象。古埃及人认为蛇是法老的保护神,它所具有的危险性可以战胜邪恶。其中最常见的是女神“瓦吉特”(Wedjat)下埃及守护神,她又是分娩的保护者,与哺乳和农作物的护佑有关。法老头饰和王冠上绘有眼镜蛇女神瓦吉特的形象,以此作为权力的象征。据金字塔铭文记载,地神盖伯把眼镜蛇授予法老,凭此认可法老是埃及王位合法拥有者。<br></div></div> <div>左边“涅赫贝特”为上埃及的守护神、右边“瓦吉特”一直是下埃及的守护神。后来上下埃及统一后,便与上埃及的秃鹫女神涅赫贝特一起成为埃及的守护神。图源网络</div> 这种眼睛符号用以象征瓦吉特(蛇女神),后来演变为荷鲁斯之眼。图源网络 蛇形手镯(黄金)。罗马时期(公元前100年-200年),直径7.2cm 。<div>类似手镯图案也曾被描绘在妇女的木乃伊面具覆盖物上。蛇是皇家权力与保护的象征。蛇的危险可以被用来对抗邪恶,而且人们相信,它会向法老的敌人喷射火焰和毒汁。在托勒密王朝和罗马统治时期,非皇家成员也因为它们的感知效力而在墓葬习惯中借用这种特权。图源《口袋博物馆-埃及》</div> 考古学家卡特在图坦卡蒙陵墓发掘现场 。1922年11月,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在古埃及皇家墓地帝王谷,意外发现藏有数千件陪葬品和法老石棺的图坦卡蒙陵墓。<div><div>图坦卡蒙陵墓发掘赞助人是卡纳冯伯爵,他对古埃及文化非常着迷,一直慷慨资助考古学家卡特在帝王谷发掘。没想到结果出乎意料的满意,卡特竟然找到了完整的图坦卡蒙陵墓,出土了5000多件随葬品,其中有绝世珍宝黄金木乃伊面具、纯金人形棺,震惊了全世界。<div>图坦卡蒙陵墓的发掘除了震惊,一些传说也不胫而走。当时小说家玛丽·科莱利称,陵墓被打开的那一天,她的宠物金丝雀被一条眼镜蛇吞食了,而眼镜蛇正是古埃及守护女神“瓦吉特”(Wedjat)的代表,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是法老的守护神。玛丽·科莱利因此获得灵感,她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警告人们,进入法老的坟墓将会有严重的后果。图源网络</div></div></div> 从左自右:考古学家卡特与卡纳冯伯爵。没想到不久后,这个“警告”居然成真。卡纳冯在旅馆中竟意外去世。他的离世立刻被蒙上神秘色彩,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猜测:这一定与木乃伊的诅咒有关!法老的守护神瓦吉特显灵了!<div><div><div>那时,全世界的媒体都“疯”了。传闻越来越离谱,人们也越来越相信法老的诅咒是真的。甚至连著名的推理小说家柯南道尔也认为,卡纳冯的死与诅咒有关。</div><div>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卡纳冯的去世,是因为蚊虫叮咬造成的血液感染,并且他是在阿斯旺染病的,并不是图坦卡蒙陵墓所在的卢克索。《柳叶刀》曾发表过分析文章,指出卡纳冯曾在1903年遭遇一场严重车祸,导致他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患肺部感染等疾病。<br>挖掘团队中的人也没有离奇死亡。主发掘人卡特一直活到了1939年,因为淋巴瘤去世,享年64岁,这时距离他打开图坦卡蒙陵墓已经过去17年。 图源网络</div></div></div> 图坦卡蒙墓室。此前有一种离谱的说法,就是图坦卡蒙的墓中有文字:“谁胆敢打扰图坦卡蒙的长眠之地,谁就会面临恐怖的诅咒!”但事实上,在图坦卡蒙墓中,没有发现任何诅咒字句。<div><div><div>图坦卡蒙的统治是短暂的,他9岁登基,19岁时突然死去,其死亡原因至今蒙上神秘色彩。在埃及漫长的法老时代中,图坦卡蒙因为在位时间短而名不见经传,他的猝死也使得他没有事先修建豪华金字塔陵墓。图坦卡蒙并不是在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法老,但却是在今天最为闻名的埃及法老王,他的黄金面具已经成为了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这一切要归功于图坦卡蒙墓葬的两位发现者---霍华德·卡特和卡尔纳冯伯爵。<div>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熟读古埃及历史,发现图坦卡蒙陵墓是他毕生的梦想。1903年起,他就带领助手在帝王谷的每一寸土地上搜索,1922年11月5日,在19年的努力后,他终于找到了图特卡蒙陵墓入口。它竟然位于另一个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六世的陵墓下面,开凿于岩石内。<br></div><div>这是3300年来唯一一座完好无缺的法老陵墓,也是埃及最豪华的陵寝,更是埃及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与重要转折点。所有出土文物每件都是无价之宝。卡特花费3年的时间把它们全部运出墓室,埃及政府又花费了整整10年的时间把它们运到开罗,而彻底研究它们可能需要未来人类全部的时间。文物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和所蕴涵的谜团,使图坦卡蒙陵墓排在世界十大宝藏的第一位。<br></div></div><div>追溯到古埃及时期,法老为了自己的陵墓不被盗,如果真的散布过诅咒谣言。但至今似乎并没有吓唬住盗墓者,几乎所有法老陵墓都被挖掘一空……图源网络<br></div></div></div> <div>在一整套魔法、护身符和神明的庇护下,古埃及人试图跨越死亡的阻隔通往永生。数千年后,当我们回看这些悉心装饰的面具,凝视石棺上宁静的微笑,在神圣庄严的木乃伊背后,古埃及文明的追求似乎真的得以永恒。</div> 观赏结束。来到礼品店挑选“尼罗河的礼物”。 选购两本“口袋博物馆”书,作为纪念。 <div>不期而“遇见古埃及”木乃伊特展,看到了古埃及文明中人们生死观的变迁,从而不同角度了解了古埃及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生活,感受到这一文明古国的神秘与伟大。</div><div>不虚此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