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青涩年华(10)

方耀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革"结束恢复大学招生考试后,整个街道据说有上百名青年报考,总共入取了五人,有幸我是其中之一。能考上大学我要感谢我哥帮我突击补《数学》。读小学时我只学过算术,对数学这门课程一无所知,什么整数、函数、复数、不等式、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等,我沒有任何概念。我哥是六六届高中毕业生,那时已从崇明农场调回上海,在一家公司的宣传科工作。他不打算报考大学,全力以赴给我补课。听讲解、做习题成了当时好长一段时间我生活的主要内容,工作上的心思花的少了,组织上似乎也能理解并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五个人的名字在街道青年中传开了,现在回想起来,我太享受那一刻的时光了:我可以去念书了,我是大学生了,母亲不用再为我沮丧而是会为我骄傲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离开了居委会去上学了。毕业后我留校当老师了。再然后我去市政府办公厅工作,离开政府机关后去了国家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改制,国有资产退出员工被要求入股,我也是公司的股东了(咨询公司股本金小,认股不用出太多资金)。最终,我退休了,有闲回忆我的青涩年华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时常会忆起的是在街道团委工作的日子和办公室另外三个同事(他们后来告诉我,我被调到市政府办公厅工作前市委组织部到他们那里非常深入地了解我"文革"中的表现,弄得他们"不明觉厉")。其中一位副书记是六八届高中毕业生,她也是五名录取者中的一位,当年考上了一所理工科高校,毕业后在一所高等院校教授高等数学并兼职做党务工作。另外一位副书记曾是小学教师,不在团委任职后回教育系统工作,据说她退休后信了佛教,初一、十五都会到庙里去礼佛。团委张书记后来成了办事处副主任,调到本区的另外街道后成了办事处主任。张主任部队复员后来街道办事处工作,性格直爽办事果断,讲话实在不教条,即使在那万分突出政治的年代。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那年月我受他的影响不小。退休前几年他改任巡视员,专门负责旧区改造的动迁工作。张主任整天与居民打交道也接交了很多开发商,而自己和老爱人一起直住在一室一厅的老工房里(他在同幢楼里有两套一室一厅,另一套由尚未结婚的儿子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你当年认识这么多开发商怎不把自己的房子搞的好一点?"我曾这样问他,"我自己专做动迁工作,不上台面的事情不能做",对此我蛮佩服他。上几年南外滩地区大面积改造,按政策他家被动迁安罝到浦东三林地区,自己住的房子变大了,两个儿子各自分了两居室,还拿到了数额可观的现金补贴,他很满意。张主任长我十岁,巳七十多了,我经常看他在微信的朋友圏发贴子,内容多为养身和时评类的,我私信发他参阅的一些揭示社会矛盾的帖子,有时他也会转发在朋友圈,偶尔他也会发颂圣的帖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回忆那个岁月,又想起一位曾经的同事。他也是从生产组借调到街道办事处机关工作的,我离开街道后他转为机关干部,慢慢官升至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后来我听说,在一次扫黄行动中他被抓了个现行,还被查到随身携带的包里放了不少避孕套。我真的大跌眼睛,此兄给我的印象是话不多性格内向,显然,他不仅心理有问题生理也出了问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后他去经商了,据说干得还不错,他老婆我也认识,老婆沒有和他离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瞬间的功夫四十年过去了,这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在向现代社会转型,有幸经历其中是我们这代人的福份。社会在变,我们每个个体也在变,就思想认知而言今天的我已绝非当年的我。未来不可能再有四十年,但未来的日子肯定还长,在社会的变迁中但愿我自己和我人生各阶段的朋友都能变的更洒脱更自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想再写下去了,去查了下词典了解青涩一词的确切含义,"青涩,原指果实尚未成熟,现在多用来形容人不成熟。同时也形容人未经历世事,简单纯洁的样子。"我的这些忆旧短文用了"回忆我的青涩年华"这个题目,是否确切?!自以为大体上还算确切的。(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