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马成义先生绘画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白曰:“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欧阳修则云:“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家,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温暖的港湾。想家,是人们永恒不变的主题。当我们离开家踏上征途的那一刻,思乡的种子,便瞬间种下。</p><p class="ql-block">纵观此作,《吾想回家》一幅独具创新的仿古山水画。没有过多的景观物象描摹,先生以运用不同的笔触展现出画面的质感与层次感,设色典雅,虚实相生,技法娴熟、笔法老辣,刚柔并济……。与此同时我又在想,在布局上,先生为何没作一点点留白?</p><p class="ql-block">但当我拿起放大镜(因没有原作,面对的是画册上的缩小版,看细节只能借助放大镜了。)在画面上一点点地移动时,我的思路豁然开朗。啊!我想回家!先生大胆的用无留白的空间布局,极其合理的把一位游子因想家时的心理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想家、回家的念头早已把一颗游子心填的满满当当,再无丝毫缝隙以尽它用!转睛看那倚立于绝壁之上被飓风吹的瑟瑟发抖的大树和主仆二人的行走动态,仅看那仆人褰裳躩步一个小小的细微动作,活脱脱把主人疾走如飞、归心似箭的心情刻画至惟妙惟肖!刹那间,不禁心生感慨,先生真乃高手妙着!</p><p class="ql-block">中国的山水画,是“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情感产物,是文人在空间景象的基础上对境象的把握和经营,从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谓之“诗情画意”。中国人历来对山水有着如宗教般的崇尚和敬畏,认为浩瀚的宇宙中蕴含着无限的奥妙,一切生灵皆隐匿于山水之中。</p> <p class="ql-block">马成义先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引申: 一件真正的好的艺术品,它一定是基于书法、美术本身的技法、笔法、用墨、章法、布局和从画面折射出的文化内涵等等的作品创作与灵感的结合产物。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抄袭,则是要通过艺术家的思考和加工,形成属于自己的创意;然,单有创意也不足以成为一件艺术品。在创作之余,艺术家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美感来完善作品。而美感,是指对美的感觉和理解的能力,它可以帮助艺术家在表现作品的同时,注重作品的艺术观赏性和审美价值。艺术家要通过对作品的构思和创作,运用自己对美的感悟来塑造作品的形态,通过对线条、色彩、形式等元素的运用,表现出作品的艺术之美,使观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从中体会到创作者的心境和艺术思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