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宋庆龄故居(Former Residence Of Song Qingling),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宋庆龄自1963年4月乔迁于此,一直工作、学习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于1982年5月29日对外开放[1]。北京宋庆龄故居原为醇亲王府花园,建筑面积4100余平方米,庭院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土山内侧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绕园一周。古建筑群以西是宋庆龄的寓所,兼办公、会客,称主楼。建筑群与南湖之间为草坪。南湖南岸有明代两层楼建筑称南楼。南山东侧有箑亭;西侧有听雨屋。长廊连接南楼与北建筑群,长廊中有恩波亭。北京宋庆龄故居是收藏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的博物宝库、研究宋庆龄生平事迹和思想的机构、弘扬宋庆龄精神的阵地、增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年间,明珠府第易为和珅别院。清嘉庆年间,和珅别院改为成王府。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成王府改为醇亲王府。1961年,由总理周恩来亲自筹划,藉醇亲王府花园,葺旧更新,新建一座仿古式两层主楼,做为宋庆龄在北京的寓所。1963年4月,宋庆龄乔迁于此。</p> <p class="ql-block"> 庭院具有300多年历史,曾是清代明珠宅邸、和珅别院、成亲王府以及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府邸花园,称醇亲王府或摄政王府花园,包括萐亭、听雨屋、畅襟斋、南楼、恩波亭、长廊等古建景观。</p> <p class="ql-block"> 宋庆龄 1893-1981。</p> <p class="ql-block"> 展厅正中,宋庆龄汉白玉坐像被鲜花和绿植环绕,端庄、优雅、和善,再现了宋庆龄的昔日风采,也让每位来客静静驻足、崇敬。</p> <p class="ql-block"> 北京宋庆龄故居原为清代四大王府花园之一,庭院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土山内侧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绕园一周。其中南湖为较大的一处水面。原王府花园内濠梁乐趣、畅襟斋等一组清代建筑。古建筑群以西的一中西合璧两层楼的主体建筑是宋庆龄的寓所(后建),兼办公、会客,称主楼,内有原状陈列。建筑群与南湖之间为草坪,草坪上设有旗杆,悬挂2号国旗。南湖南岸有明代两层楼建筑称南楼。南山东侧有箑亭;西侧有听雨屋。园内有重点保护古树23株,其中西府海棠名列北京“最美十大树王”。有长廊迂回曲折,纵贯南北,连接南楼与北建筑群,长廊中有恩波亭(纳兰性德时期渌水亭原址)。庭院明清两代古建为砖木结构,楼台亭阁,王府风格,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现代建筑为钢混结构,是在原有主体建筑迤西接建的灰色仿古二层小楼,为宋庆龄生前工作和生活之处,建筑面积2100余平方米。新文物库依西侧大墙而建,宋庆龄生平展在新建文物库一层,2009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 北京宋庆龄故居分为原状陈列展、宋庆龄生平展以及庭院三部分进行开放展览。</p> <p class="ql-block"> 恩波亭的旁边有一大片如茵的草坪,草坪上立着一个高高的旗杆。宋庆龄生前经常在住所进行国务活动。经国务院批准,这里升挂2号国旗,与国务院、外交部的规格相同。这在中国领导人私人住宅中是绝无仅有的。</p> <p class="ql-block"> 开阔的草坪上有一株500年的古槐。建国之初,这棵古槐遭受雷击,它西面的枝干昂首向天,东面则匍匐于地,形似欲飞的凤凰,<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面的枝干昂首向天,</span>宋庆龄为其取名为“凤凰国槐”。五百年的古槐树。</p> <p class="ql-block"> 草坪的西北面就是主楼,里面的陈列都保持着宋庆龄生前生活起居的原貌。内部设施均为西式,中西合璧的建筑和家具风格衬托出主人东西方兼容的丰厚底蕴。</p><p class="ql-block"> 一层是小会客厅、小餐厅及工作人员办公室。二层是卧室、书房以及小厨房。主楼里家具简单,除了必要的桌椅和会客、办公用品,几乎没有多余设施,看得出主人生前厉行节俭,非常自律。我曾探访过宋庆龄在重庆的故居,一样的朴素无华,一样的整洁优雅。</p><p class="ql-block"> 在小会客厅的东南角有一张宋庆龄专用的单人沙发。宋庆龄把自己的沙发放置在主位的旁边,把正座留给客人,表示对来宾的尊重和礼貌。</p> <p class="ql-block"> 眼前看到的这座2层小楼就是故居的主楼,是1961年周总理为宋庆龄修建的一座中西合璧的住宅。一层有小会客厅,小餐厅和工作人员的办公室,二层有卧室和书房。现在里面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样。</p> <p class="ql-block"> 一楼的小客厅,是宋庆龄会见接待国内外宾客的地方。一楼走廊的尽头还有一个畅襟斋的小院子,里面的剑石和西府海棠非常有名,这棵200多岁的海棠还是北京“最美十大树王”之一。</p> <p class="ql-block"> 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照片。</p> <p class="ql-block"> 墙上挂着孙中山照片。拐弯处是宋庆龄接待客人的座位。</p> <p class="ql-block"> 宋庆龄日常在此用餐,也在此宴请中外贵宾。</p> <p class="ql-block"> 西府海棠胸围250厘米,树高6米,冠幅9米,树龄约200年,生长于北京宋庆龄故居院内东侧。海棠被誉为“国艳”,西府海棠为海棠中的上品。西府海棠每逢四月上旬到中旬开花,起初花蕾是粉红色的,随着花蕾的绽放,花色逐渐变浅,最后花朵成纯白色。</p> <p class="ql-block"> 宋庆龄和平鸽舍。宋庆龄爱鸽子、养鸽子是出了名的,因为她渴望和平、自由和圣洁。</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主楼”后面(北面)的小河。</p> <p class="ql-block"> 接福石。 石头上蓝色两个字“接福”。</p> <p class="ql-block"> 宋庆龄生平展展厅。展厅中以宋庆龄的生平简略为线索,布置了大量的图片资料与实物真品,最珍贵的是三百余幅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 1915年在日本结婚时,孙中山先生托人购买衣料,并请裁缝为宋庆龄量身定做了一件日式晨衣。</p> <p class="ql-block"> 这辆吉斯车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赠送给宋庆龄的。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宋庆龄一直乘坐这辆车。宋庆龄逝世后,曾上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保管。1992年,经申请,国管局又将这辆车交还给宋庆龄故居。从1996年5月开始,在宋庆龄原使用的车库中陈列,对公众展出。</p> <p class="ql-block"> 宋庆龄生前使用过的遗物。</p> <p class="ql-block"> 外国友人赠送礼物。</p> <p class="ql-block"> 扇亭向北有一座“恩波”亭,这是成亲王永瑆为了感谢皇帝允许引后海水入园之恩而建造的。北京的水系,发源于玉泉山,由西直门附近引入京城,经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进入皇宫。除皇家宫苑外,任何人不得引河水入宅。为了表示对天子特殊的恩典永志不忘,成亲王在园中修建了“恩波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