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屑的故事

沙里(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市井烟火</p><p class="ql-block">许民荣(原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月六,吃焦屑,</p><p class="ql-block"> 吃块焦屑涨块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流传在苏北扬(扬州)泰(泰州)地区的民谣。</p><p class="ql-block"> 写下这个题目,心里还真有点儿害怕,怕啥末事?怕暴露自己是个孤陋寡闻的人,竟然连个“焦屑”都不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在一年前,也可能是二年前才知道“焦屑”这个词儿的。无锡方言里“焦屑粒头”,但细究起来,它们可不是同一样末事。</p><p class="ql-block"> 先是读过《泰州晚报》上的一篇写焦屑的文章,才知道焦屑是元麦炒得焦黄再粉碎后的食品,吃的时候取半碗,加滚开水或米汤,拌匀,可涨成一碗,即可食用,考究一点,条件许可的话,加些糖,滴几点香油,口味更好。</p><p class="ql-block"> 近日,又在该报上读到戴荣先生写的《焦屑》一文,对此物有了更多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焦屑,苏北里下河地区农村人农忙时,带到田头地里,到饭点时,或者干得累了饿了,就泡点焦屑吃吃,又耐饥又省时,遂推而广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戴荣先生的文章主要是回忆他上中学和泰兴师范的时候,寄宿在学校,夜自修结束,半夜了,临睡时肚子饿得慌,大家在宿舍里调点焦屑吃吃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他在文章中提到几个品种,有元麦焦屑,有大麦焦屑,有小麦焦屑,还有山芋焦屑,而且引经据典,说汪曾祺老先生也在他的文章中介绍过锅巴焦屑。 </p><p class="ql-block"> 他在文章中写道:“同学范国昌回忆,当年中师一年级时,住在一个大教室里面,下晚自习后,肚子饿啊,邵建平同学把家里带来的小麦焦屑分给他一点,特别解饿。”饥饿时,能够得到一点食物充饥的事,几十年都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 他说,就数小麦焦屑最好吃,又细又润,香味浓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汪曾祺老先生在《炒米和焦屑》一文中说,焦屑起源于清朝末年,是长期贫穷和战乱时的产物。</p><p class="ql-block"> 汪曾祺老先生说的锅巴焦屑,制作过程大抵如此,把每次吃饭剩下的锅巴铲起来,卷着,放篮子是盛着,挂通风阴凉处,待聚多了,就拿去轧成粉末,或在石臼里捣成粉状,吃时取一些,滚开水或者粯子粥汤一冲,即成。</p><p class="ql-block"> 锅巴焦屑,很香,很耐饥。戴荣先生说,当年他在泰兴师范上学,仪征、邗江同学带的他们称为“焦面”的食物,就是用焦米磨的,就是汪曾祺先生说的“焦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焦屑,江南地区称炒麦粉,也可称炒面的。</p><p class="ql-block"> 读着报上的文章,我不由地想起自己吃焦屑,我们这里叫炒麦粉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上初中,粮食匮乏,人人在为吃饱肚皮忙着愁着。</p><p class="ql-block"> 麦收时,星期天,不上学,也没有兴趣班,就挎个小篮子到野花园一带拾麦穗。</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那里是广益公社丁村大队,田里还种着麦子。麦子收了种水稻。</p><p class="ql-block"> 那时野花园里办着无锡医专,四周的围墙是用旧木板旧木条钉钉围起来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拾麦穗时,还得提防有人来追、来吼、来抢篮子,赶你走,逃得慢一点也可能会被“吃生活”,吃几个耳光或者挨几拳。</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跑得慢了,我的篮子被抢去,麦穗倒在田里,小篮子被那个中年男子狠狠地连着几脚就被踩得扁扁的。我吓得躲得远远的,听着篮子噼里啪啦粉碎的声音,心儿直发抖。</p><p class="ql-block"> 拾麦穗,有时还会拾到锡沪路3号桥4号桥一带,现在的东亭柏庄、锡山区公安局那个地段,要走很长很长的路,每次拾到的也不多。但,心里总想,宽慰自己,总算有一点,有总比没有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几次拾麦穗后,把麦子捋下来,大概二三斤的样子,洗一下,摊在竹匾里晒干。</p><p class="ql-block"> 母亲就把麦子在煤炉上炒熟,炒熟的麦粒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再在小石臼里舂碎,用小绷筛筛过,粗粒子再放在石臼里舂,直至完全成了粉末,连麸皮也舍不得丢了,和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就可以享受炒麦粉的滋味了,也不敢多吃,怕没几下子就吃光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还吃过豆饼焦屑。</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粮食十分紧张,副食品供应稀少,每人每月供应猪肉2两。生浮肿病的人很多,小腿上一按一个坑,好久才会复平。</p><p class="ql-block">        当时国有粮店里梗米一角四分多一斤,黑市上卖三元钱一斤。那时候,菜场里青菜萝卜才几分钱一斤,自由市场上却还有三个“六角四”:山芋卖六角四分一斤,珍珠米(玉米)卖六角四分一斤,胡萝卜卖六角四分一斤。当时是老秤,一斤十六两,定价六角四分,好计算,一两就要四分。 </p><p class="ql-block">       豆饼,是榨油厂的下脚料,通常豆饼只用来作饲料和肥料。饿肚皮的日子里,母亲叫我去鸭城桥乡下舅婆家要来的。</p><p class="ql-block">       那豆饼是配给养猪户的猪饲料。那个年代,每个农家都有每年上交生猪的任务,完不成任务要扣粮食的。</p><p class="ql-block">       江渭清在他的回忆录《七十年征程》中就说到:那时候全国有一亿多农户,每户一年养一头猪上交,全国就有一亿多头。</p><p class="ql-block">       豆饼我拿得也不多,头两斤的样子。不敢多要,那时候,乡下也缺粮,也饿肚子。不能光顾自己,自己多要了,他们就得少吃几口。这是在人家口中抢粮啊,猪口中抢食,作孽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豆饼拿回家后,先弄成细小块,再放在铁锅里炒得焦香,再放石臼里舂细舂成粉末,然后用碗取一点用开水搅拌。肚子饿时,吃起来跟炒麦粉一样香!人饿得慌了,吃啥都香。</p><p class="ql-block"> 不过,说实话,第一次吃豆饼焦屑,头两口还好,后来就吃出苦味来了,但实在没有啥可吃的,还是大大喉咙咽了下去。</p><p class="ql-block"> 有人可能会说,苦嘛,加点糖呀。哎呀,那个时候,家父生肝炎,家里每月每人的配给的食糖(那时供应的是古巴糖)全让给父亲吃了,盼他能够早日痊愈康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吃过炒米饭,是把米先炒后煮的米饭。</p><p class="ql-block">那是1968年10月,我们抗教生被下放到马山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p><p class="ql-block"> 我被安置在檀溪大队第三生产队。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每人每月交13元30斤粮票半斤食油票。生产队补贴10斤粮食。</p><p class="ql-block"> 当时,在学校里,一个月伙食费10元就够了。先是在徐光熙家吃了两个月,再在徐锡贤家吃了两个月,再到徐岳文家同吃两个月,4月份在生产队会计徐山根家吃派饭。 </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春三里青黄不接,粮食不够,山根家烧的大米饭不是雪白的,是灰色的,蓬松,吃了一点也不耐饥。当时,吃中饭时,会有人来串门,看我吃些什么菜。</p><p class="ql-block"> 他们看了,后,偷偷地告诉我,那烧饭的米先在热锅里炒炒,闷一小会,再加水,烧出来的饭就多了,米就省下来一些。但“涨锅不涨肚”,那米饭一点儿也不熬饥,人容易饿。</p><p class="ql-block"> 清贫岁月里,干着繁重的农活,面对日复一日饭桌上的两大碗炒菜和一大碗炖咸菜,即使几十天无肉无鱼无蛋,我也决不挑三拣四,填饱肚子是首要任务,管它炒米饭还是白米饭,连吃三中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噶个年代,我还记得,七十年代初,一个暑假里闻着别人吃炒麦粉入睡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噶个DL年代,干啥都讲究革命化。暑假里,我们不是集中起来参加“双抢”劳动,领导说不劳动会变“修”的,就是参加学习班,领导说不参加学习班也会变“修”的。</p><p class="ql-block"> 噶个辰光,我们的领导,公社文教组、郊区文教科的领导总是担忧下属会变“修”。</p><p class="ql-block"> 那个辰光,逢会必讲“反修”“防复辟”以免“遭二茬罪吃二遍苦”,似乎有点不危言耸听不罢休,就花头经十足地举办学习班、强令大家参加农忙劳动...... </p><p class="ql-block"> 想想也是噶,后来,改开至今,三四十年过去了,学习班没有了,也不去参加农忙劳动了,也没有瞧见谁变“修”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仔细推算一下,确切地说,应该是1971年暑假,我们郊区的教师们被集中在一起办学习班,深挖“五一六〞,我们马山公社的集中住在荣巷小学。</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吃晚饭,大概是下午五时,太阳还没有落山呢。那个时候粮食定量供应,晚饭一人一碗饭,半斤。</p><p class="ql-block"> 年轻人会饿,天气又炎热,乘凉到夜里九、十点钟睡觉时,肚子已经饿了。一般人忍忍,喝点儿凉开水,倒头闭上眼睛睡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同学朱某某人高马大,会饿,他可能早就作了准备,从书包里取出炒麦粉少许,用开水搅拌,吃了才睡。</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那炒麦粉特有的浓烈而熟悉的香味四溢,刺激得我愈加肚饿心慌,一个多月,三四十天,三天两头闻着炒麦粉郁郁香味入睡,奈罕吃得消!不过,后来也变得麻木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的学习班,几乎三天两头在炮九师礼堂开大会,全郊区的教师把礼堂坐得满满的,不是动员,就是揭发,弄得人紧张兮兮。</p><p class="ql-block"> 记得学习班有个领导叫马沛霖,还到我们小组,动员大家作长期斗争准备,说九月一日延期开学,要大家作好天凉了带棉衣、棉被来的打算。</p><p class="ql-block"> 可是,过了九月十三日,学习班每日例行的“早请示”“晚汇报”,改了内容,竟然只有“敬祝——”,没有了“永远健康”。大家面面相觑,眨巴着眼,张着嘴巴,也不敢问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再过一日,也可能是二日,领导来宣布学习班结束了,到那天下午,吃过中饭就用部队里的卡车把我们送回了马山古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习班期间,还在育红小学操场上放了一场露天电影,大家按小组席地而坐,配合学习班的“深挖”任务,放的电影是朝鲜片子《看不见的战线》,反间谍反特片,其司马昭之心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 影片中,有一个角色,老狐狸,间谍特务分子。</p><p class="ql-block"> 看完后,在往住处走的路上,我们几个议论着,阿沛同学说了一句,老狐狸蛮像陈某某的。谁知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此话很快就传到了陈某某耳中。他仗着自己是马山和平学校负责人,大动肝火,竟然叫嚣着要把阿沛同学打成“五一六”份子,上演了一出大闹荣巷小学的闹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焦屑,又称炒麦粉,是人们生活中一种速食品,原始,又历史悠久,健康,绝无任何防腐剂之类的添加剂。</p><p class="ql-block"> 扬泰地区流传着“六月六,吃焦屑,吃块焦屑涨块肉”的俗话,这里的“六月六”指麦收季节,“涨块肉”不光指麦子的营养价值高,穷人家可以把它当肉吃,也体现了没肉吃的农民们苦中作乐的自嘲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市场上,有黑芝麻糊,配料相当考究,可称得上现代版的“焦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21日 初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