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常规教学过程管理和学科教研活动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发展,9月13日和14日,教育局王琛局长、段轶主任、教研员刘艳雯老师和王淑萍老师莅临我校,视导教学工作。</p> <p class="ql-block">本次视导课涉及数学、语文、英语、科学、音乐几个学科,学校领导和同组教师参与听课与研讨。</p> 作课篇 语文篇 <p class="ql-block">王琪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第九课《题西林壁》。王老师抓住“各不同”,讲授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庐山千姿百态的样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从各个角度观察,庐山的景色各不相同,品出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孩子们小组讨论,在争辩中学习,越辩越明,越学越清。</p> <p class="ql-block">李瑞纬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对韵歌》,授课思路清晰,环节安排合理。老师重视引导,学生兴趣高,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达成教学目标
</p> 数学篇 英语篇 <p class="ql-block">宗志斌老师展示的是四年级上册《Unit2 How Do You Do?》对话课,宗老师通过引入新人物,创设情境,使目标知识逻辑清晰地呈现出来。教学过程中,孩子们时而chant, 有时作为“best introducer”上台表演,整节课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p> <p class="ql-block">李娜老师显示的是五年级上册《Unit2 How do you go to school?》,课上李老师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主动配合老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丰富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实施的小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情绪高涨。</p> <p class="ql-block">安玥老师展示的是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3 Whose Bag Is This?》课,安老师本节课的教学,以出示卡片和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中,安老师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整堂课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p> <p class="ql-block">刘可新老师展示的是六年级上册《My Friend, Jenny》,刘老师这节课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教学思路清晰,井井有条。整堂课的内容趣味十足,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学生参与度极高。刘老师教态自然亲切,肢体语言丰富,点拨到位,总结提升有高度。整个教学过程干净流畅,做到了教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轻松,提高了课堂实效性。</p> 综合篇 教研篇 语文教研篇 <p class="ql-block">教研室刘艳雯老师,就李瑞纬老师的《对韵歌》课,和王琪老师的《题西林壁》进行评价并认真指导。刘老师肯定了李瑞纬老师的课程,李老师注重孩子习惯的培养,针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刘老师说,低年级老师教学要有方法,比如:笔画相似的汉字对比讲解、根据字义讲解汉字、以游戏的方式认字组词。针对王琪老师执教的《题西林壁》,刘老师认为,这首古诗的教学比较有难度。这是一首哲理诗,要把悟理当做重点来讲解,老师处理稍显草率,并提出了很多整改思路和建议,希望青年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p> 英语教研篇 <p class="ql-block"> 一节精彩的课堂展示,来源于老师们课前精心设计,也得益于课后精彩的点评,研讨及深刻的反思。正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听课活动结束后,英语教研组对四位青年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教师们各抒己见,肯定亮点的同时提出了中肯的教学建议,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p><p class="ql-block">在评课中,全体英语教师针对英语常规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并以小组为单位作了代表发言。对如何开展常规英语课堂教学,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交流。</p> <p class="ql-block">刘娟娟主任提出培养青年教师要从常规课堂抓起,并提出了几点要求:</p><p class="ql-block">1.狠抓教材,备课充分;狠抓业务,加强内功。</p><p class="ql-block">2.在教学中注意新旧知识的整合。</p><p class="ql-block">3.还课堂给学生,注重听说读写的落实。</p><p class="ql-block">4.及时评价。</p> <p class="ql-block"> “远航风正劲,教研映华章”。通过本次视导活动,促进了我校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推进了我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我校将以本次视导活动为契机,学校领导表示将以教研中心的视导为契机,明确工作的着重点,以课堂为依托,精心备课,精准教学,逐渐推进学科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优化教学教研生态、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