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大美新疆》续集

荷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成了《我眼中的大美新疆》上、中、下三集,原以为照片压缩一下都可以放进去了,结果估计失误,现在不得不再做一篇续集,有始有终,给喜欢和关注我的朋友们一个完整的南北疆环游记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喀拉库勒湖】是高山湖泊,位于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帕米尔高原上布伦口乡的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冰峰脚下。因为在314国道旁边,所以无论是从喀什出发上帕米尔高原,还是从塔什库尔干下高原,都要经过这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湖边,望着正对面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509米)和公格尔峰(海拔7649米),感觉这是离雪山最近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喀拉”意为黑色,“库勒”意为湖泊,所以也称黑湖,面积约10平方公里,海拔3560米,是新疆境内海拔最高的湖,因湖水随季节和时光变幻颜色,故又被人们称为“变色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景区里的游人好多,想拍石碑上几个字都很困难。游人分成两拨,一拨人只拍石碑,一拨人要和碑字留影,所以现场就特别有意思,要留影的只管一个接一个的上,拍碑的猛叫:“等会儿等会儿!”没人理会,只好贴着拍,石碑拍的巨大,看到右边的那只手了吗?哈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称为“变色湖”的喀拉库勒湖,平时湖水洁静碧清,湖如明镜,一旦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时,湖水会神奇般的变成黑色,黑亮黑亮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黑水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日出时,这湖光潋滟的湖水,就像舞台上的天幕一样,不断变化着:时而湛蓝,时而淡黄,时而桔红,让人感觉特别的不真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是湖中有水怪作崇,而且还是一个千年传说。晋代高僧法显和北魏时期的高僧宋云称其为“毒龙池”,说湖中有毒龙作怪,唐代高僧玄奘取经从此路过时,称这里有巨蛟出没的“大龙池”。喀拉库勒湖中的水中的水怪和帕米尔高原上的雪人之谜一样,都给人留下了难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静静地站在湖边,感受着湖水和雪山带来的美,只有你身处其中才能感受得到,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人们内心最真切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晚,我们就住在这家《世界屋脊观景酒店》,酒店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有人说“不到喀什,就不算到过新疆”,还有人说“不到塔县,就不算到过喀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县位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帕米尔高原之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它是中国国境线最长的边境县,也是唯一一个与三国接壤的县城。西北、西南、南面分别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相连。作为“古丝绸之路”南道、中道的汇聚地,是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帕米尔旅游景区,国家5A景区,主要包括:石头城遗址、金草滩、彩云人家民俗村、卡拉库勒湖等景点,这里是游客集散中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头城遗址】是新疆境内古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帕米尔高原东部,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什库尔干的维吾尔语为“石头城堡”,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石头城之一。城堡建在高丘上,海拔3100米,且地势险要。古代先民们没有先进的工具,却完成了石头城这项浩大而宏伟的工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优越的石头城,古代自喀什、英吉沙、叶城、莎车至帕米尔高原的几条山路都汇集于此,西去中亚的几座大山:红其拉莆达扳、明铁盖达坂、瓦赫基里达扳等自此也都有天然谷道可到达,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极有战略地位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头城总面积10.7万平方米,现存有晋唐时期城墙、城门、寺院、居住遗址和清代官署等遗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了独特的石头城风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城保留完整,古代城堡的规模依稀可见。城垣周长1285米,城基石砌,城墙用泥、石砌成,还有几处用土坯修筑的哨所和炮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千年古石头城重走一段丝绸之路,感受沧桑历史与时光更替,体验一下不一样的风情和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头城地理环境优越,城下即一片金草滩湿地,水草丰美,周围还有数片草原,塔什库尔干河在这里蜿蜒而过。漫步金草滩,俯身听流水,低头看牛羊,据说在日出或夕阳西下时景色会更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彩云人家民俗村,是我国唯一的白种人塔吉克族聚居的村落,塔吉克族是善良朴实的高原游牧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大多分部在帕米尔高原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生一次,难得做一回冰山上的来客,这里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拍摄地。不过,逛了一圈下来,也没有见到当地的人,整个村落静謐温馨,人都去哪儿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处牧人的白色毡房,还有那蓝天白云雪山都交融在了一起,极具粗犷豪放之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温宿大峡谷】被誉为中国西部最美的丹霞地质奇景、中国最大的岩盐喀斯特地质胜景。大峡谷距温宿县城东北约80公里,原以为见过了甘南甘北和云南等多处丹霞地貌,当我们乘坐景区的高底盘的越野车,进入了大峡谷时还是被震撼到了,仿佛进入了一片精美雄浑的自然画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峡谷中山璧岩层分布清晰,色彩浓烈,五彩纷呈。在历经亿万年的风雨侵蚀后,形成了绝璧高耸、奇峰兀立、形态各异、嶙峋怪异的奇特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去时游客不多,如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随便找一处僻静点独享美景或发发呆,感受一下它的神奇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色彩绚丽的土质结构,和蓝天白云形成鲜明的分界线,冲击感十足!那天,碰上一位浙江姑娘在操控无人机,大家好奇凑上去看个究竟,结果大伙儿也都被摄入了镜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誉为“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的温宿大峡谷,整个景区犹如一个神秘的“外星世界”,放眼望去,到处是红崖赤壁和千姿百态的石峰石柱,赤石如火,展现了一种荒凉之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得出来,峡谷内部几乎没有怎么开发过,所以依旧保持着纯天然的景色,除了木质栈道和几处观景平台,没有留下任何人工痕迹。山谷中生长着一簇簇茂盛的野草,它叫盐生草,真的感叹其旺盛的生命力,能够适应这里恶劣的生存环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登上最高处,居高临下,视野非常的开阔,峡谷壮美景色映入眼睑!在情人谷中有着一个非常独特的景观:生命之源,这是大峡谷的镇谷之宝,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生命之源的旁边还有一个《大地之母》,非常的奇妙,成对的出现在一起,实在是太神奇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问天谷》究竟是要问什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中国佛教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保存最好、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属古代龟兹国的疆域范围,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比闻名世界的敦煌壁画还要早300年,反映了龟兹文化的黄金时代和佛教的鼎盛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克孜尔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在公元一世纪,约东汉明帝时,佛教就由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到公元十三四世纪伊斯兰教代替佛教止,佛教在新疆兴盛了1000多年。克孜尔石窟的位置是在山体的悬崖上,有编号的石窟有236个,但现在开放的洞窟只有6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孜尔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艺术背景,令人驻足和浮想联翩。游客每10人一组进入洞穴听讲解,非常有序。但是石窟的现状令人心痛,处处满目疮痍,有价值的壁画几乎悉数被西方国家的所谓的“探险队”揭下盗走,只在洞壁上留下了斑斑斧凿的痕迹。现在被盗走的大量的克孜尔石窟壁画,许多都陈列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和艺术馆。现在石窟里竖立的几幅璧画都已不是真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者听得非常认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抬头看,壁画到处都是被揭掉的痕迹,没有一幅是完整的,西方盗贼的行径给克孜尔石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了第10、27、32、34、38等5个石窟,说是石窟群,而且历代帝王对克孜尔石窟的建造都没有停止过,按理应该看到比敦煌莫高窟更为壮观的石窟群。令人失望的是对游客开放的石窟少的可怜,真是看了个寂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孜尔石窟的脚下是一片绿洲,还有一条小河,远方是灰褐色的连绵起伏的山峦,很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布人村寨】位于尉犁县墩阔坦乡境内,距县城40公里,4A景区。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是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南临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从景区流过;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和生活在这里古老而神秘的罗布人,形成了黄金品质的天然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布人也是新疆最稀少的民族之一,现仅有2000余人,且不在中国56个民族之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村寨,路两旁的胡杨树是这里最大的看点。前些年看过了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据说罗布人村寨的胡杨林规模更大更美,是啊,因为这里的沙漠也是更大更纯粹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棵一亿五千万年前的胡杨树化石,罗布人后裔阿不都说:它是塔里木河胡杨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站在老胡杨树前留张影,心里默默祝福所有的亲朋好友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初的罗布人是居住在罗布泊附近,塔里木河断流,罗布泊生活艰难,罗布人溯河而上,逐水草而居,来到了如今的罗布村寨,现在也不再靠打渔为生,早已融入到时代文明之中,原始部落成为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流河塔里木河,滋养了沿岸所有的生灵,只有到了大漠,才能深刻体会到水的重要性。水、鱼儿、天鹅,看到这个镜头,很难想象这是地处沙漠之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烤鱼、红柳烤肉、烤全羊,这些在罗布人独特而丰富的饮食文化中,是最有特色的品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漠驿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布人民俗展厅,集中展示了以罗布人民俗文化以及在逐水迁徒中,与周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线,通过罗布人生产生活的老物件和古物,再现罗布人曾经居无定所、遂水而居、以捕鱼为主,使用原始工具自给自足,在罗布荒原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棉花脱籽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让人好奇的是罗布人长寿,活到百岁是村里老人的常态。他们身材魁梧,肩膀宽大,因为没有适宜的耕地,也不能放牧,只能靠捞鱼维持生活。鱼是罗布人的主食,食用的方法也简单,那就是烧烤,串上红柳枝条,将鱼烤熟就可以食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罗布人村寨已经见不到罗布人,大部分人已经居住到了新疆的城市里,也和普通人一样过上了正常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里木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里木河吊桥,站在上面晃晃悠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乘坐景区的观光车,盘山公路弯弯曲曲,沿途一路都是沙漠风景,广阔无边少有人迹,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连绵起伏,茫茫无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漠里的世外桃源,令人着迷,令人流连忘返,微风吹过,空中细软的沙子随风扬起,这是是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湖泊的罗布人村寨,实在太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喜欢玩刺激的小伙伴们可以感受一把沙漠越野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布人村寨里星罗棋布着大小不一的海子,受气候影响和作为内流河的塔里木河的吞吐,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女湖,是村寨里最大的海子,相传着古老的传说,神女湖湖水清澈透明,可见小鱼儿在水中游弋。大漠边缘给人带来的冰清玉洁之感,神圣而又令人敬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处有一队长长的骆驼群,喜欢的话骑上骆驼在沙漠里走一圈,然后爬到沙丘顶上看看沙漠的远方,也是非常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沙漠里的阳光特别烤人!这米黄色的休闲长廊,漂亮又实用,与沙漠和湖水融为了一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葡萄沟】国家5A景区,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人口约9000人。沟内有布依鲁克河,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葡萄沟的入口处有一座人工湖,碧绿的湖水,湖中还有一座画舫船,古色古香,我们像是来到了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等13个品种。用无核白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视为葡萄干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依鲁克河羼羼流过,水流特别大,声音震天响,有了水,整个葡萄沟都有了灵动的感觉,即使是紧临火焰山,也是凉爽宜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百年夫妻树下合张影是必须的,愿我们的生活和和美美,健康平安,同样祝福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月初,此时的火焰山在烈日的照射下,已是热浪滚滚,可是葡萄沟的葡萄还没完全成熟,这葡萄架下结的串串果实触手可及,真是让人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走在长长的葡萄长廊架下,这里幽静、深邃、惬意。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对于我们这些游人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一切都很新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还没大批上市,可我们还是尝到了早熟的葡萄,吐鲁番的葡萄晶莹剔透,甜嫩、多汁、皮脆,真是令人回味。回沪前,几乎人人都买了大包的葡萄干,那一粒葡萄干足有小半寸长,又甜又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天的行程安排是民族家访。走进当地维吾尔族民居,了解他们的生活起居。新疆大叔能说会道,口若悬河,把大伙逗得哈哈大笑,可大叔是个冷面滑稽,自己不苟言笑,大家更乐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盘腿坐土炕,只是忘了戴上小花帽。炕上摆放着水果和馕,听了新疆大叔的一番演讲,女士们也放下了矜持,仰面大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瞿爷爷笑得合不拢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是这开心的表情!接下来大叔就开始推销葡萄干了,哈哈,笑过了吃过了,自然就心甘情愿的一大包一大包的买了,不买都不好意思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7.8度,火焰山山体阳面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2.3度。火焰山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312国道,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也是当年唐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所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焰山主峰为青龙嘴,海拔831.7米,本来想登上火焰山山顶,体验一下火焰山赤褐色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的灼热感,不巧的是那天因故不开放,所以没爬成。早上进景区9点刚过,我身后金箍棒上的大温度计已经飙升到了40多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焰山沙烤鸡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在景区可以骑着沙漠骆驼逛一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矗立在火焰山下的雕塑:孙悟空、唐僧、铁扇公主和牛魔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上马车体验一把更省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悟空和八戒又带起了新徒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悟空跳得好高!是在观察火焰山的火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天,来到了这家叫做《阔西玛克拉烤包子》的网红店,边上已有一队人在排队等候。刚出炉的肉包子滚烫喷香,好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坎儿井】是荒漠地区的一种特殊灌溉系统,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很普遍,是在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它是新疆古代西域灿烂文化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坎儿井主要的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滲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小型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暗渠:自己使用,以防他人偷水,另外可以避免在输水过程中,水大量蒸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渠:明渠的挖掘更方便,布局更加自由,节约材料,不需要过度考虑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竖井的主要作用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涝坝:坎儿井地下深处的蓄水池,位于暗渠的出口处,可将冬季从暗渠中流出的水储存于此,供来春使用。另外这里的地下水,主要来源是融雪,水温很低,会影响庄稼发育,只有先储存在涝坝中再灌溉农田,才利于作物生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手摇辘轳:提取井水和泥土的起重装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南北疆大环线的行程都已走完,因为是下午的飞机,酒店离吐鲁番机场也不远,为了充分利用剩余时间,同行好友做足了功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交河故城】,故城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岛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交河故城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交河故城,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战略位置重要,连年战火,交河故城毁损严重,最终被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得益于吐鲁番得天独厚的干燥少雨天气,在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后,这座城市建筑布局的主体结构依然奇迹般的保存下来。古城南北长约17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总面积47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遗迹36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佛寺是在4世纪后兴建的,前院后殿格局,坐北朝南,院落面积5200平方米。遗存包括大殿、僧房、塔基、院墙等。殿庭中残存东西对称分布的2座塔基,塔柱四面有28个佛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1年国务院公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漫步在这土黄色高大的迷宫中,感受故城的残缺之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央大道是城内贯通南北最主要的道路,路宽约4米,分为南北两段,从南门至南部佛寺遗址南门大道,向北为中央大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门遗址位于城东中部崖壁上,遗存包括登城坡道、外城门、瓮城、内城门。其它遗存还有水井、房屋、陶片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中午阳光直射,故城内无处躲避,游人稀少,却挡不住我们这些好伙伴们对古老历史文化的痴迷,我们马不停蹄,紧赶慢赶,边看边拍,感悟神奇,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疆很大,大到你无法想象;新疆很美,美到你怀疑自己的眼睛,而这些只有你到了那里才能感受得到!我们南北疆20日环线游只是看了最基本的景点,还有很多小众景点也是非常值得去看看的,尤其在南疆,好多美景还不为人知或者没开发出来。过去大多数人只到北疆旅行,南疆只是近年才火起来的,南疆的沙漠、帕米尔高原、美丽峡谷太迷人。新疆,也许我们还会再来!至此,《我眼中的大美新疆》的游记也算完成了,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和美友老师的关注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 荷芳</p><p class="ql-block">部分资料摘自网络(鸣谢)</p><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5日于上海</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