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线往事1

幽邃风沙

文/幽邃风沙 <h1>  那是一九八四年的初春。我所在的汽车团,奉命执行格(格尔木)——拉(拉萨)战备运输任务。</h1> <h1>  部队刚从内地拉上来,还未来得及休整,就接到上级命令,我和我的战友们,开始了第一次穿越青藏线。</h1> <h1>  出格尔木,车队行至距格尔木约50公里的昆仑山下过昆仑桥。昆仑桥,是格尔木到拉萨千里青藏线上的第一桥,又叫一步天险桥、地狱之门,从车上俯瞰桥下的巉岩绝壁和万丈深涧,不由令人心生敬畏。</h1> <h1>  在纳石台短暂休整后,车队经西大滩来到昆仑山口。昆仑山口,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仑山脉的必经之地,因山谷隘口而得名。莽莽昆仑,气势磅礴,千百年来演绎无数动人的传说和故事,进入险峰兀立的昆仑山地域,一座山比一座山高,空气越来越稀薄,皑皑的雪山离我们越来越近,狂风伴随着漫天雪花随车队飞舞,一路迎雪一路歌,披星戴月去拉萨。</h1> <h1>  当年我们开的车,和雷锋同志开的车一模一样。历经抗美援越、对越自卫还击战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险,服役多年,车况己过了最佳行驶期。之前,虽经过整车集中恢复保养,但在天路高原行车这还远远不够,车动起来,不是在修车,就是在修车的路上。在天路高原上,刮火花塞、刮瓦、补胎、补水箱……,对我们来说那是家常便饭,一趟任务回来,马上投入到车辆保养之中,经过短暂整休后,又开始了下一次兵车西行中。</h1> <h1>  在天路高原上开车,不仅受到气侯、道路、车况的考验,还有生活上的考验。我们行进的路线多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氧气只有内地的一半,水烧不开,饭煮不熟,高压锅煮面条,好吃难消化,一碗下肚,肚子里一阵翻江倒海,从此见面条就吐酸水。凉拌海带粉丝胡萝卜,是每个兵站招牌菜,我们叫“老三样”,有时吃上一顿高压锅炖萝卜牛羊肉,那鲜美的大白萝卜味道,至今仍念念不忘。偶尔遇见一回青叶菜,一个个两眼放光,比吃肉还要香。</h1> <h1>  兵站的大通铺上,一长溜睡七八个人,怕冷经常不敢脱衣服,打开背包,和衣大家挤在一起抱团取暖。天不亮起床,打好铺盖卷,扔到车上就出发。一路走来,撞鬼脸、爆胎、烧瓦、掉沟常态化,碰上翻车,就摊上大事了。</h1><h1> 那天,兄弟排的一辆车冲下山沟,那沟真深呀,我们肩扛手搬气喘吁吁地从沟底把整车水泥一袋袋地搬上路,分装在其它车上,那车从沟底拽上路后,己受损严重被牵引到拉萨去抢修。雪路行车,一不小心一个刹车常引来两车亲密接触,水箱被撞得稀把烂,一把手钳,一把蘸了黄油的棉纱,用来应急堵漏是高原汽车兵的一大发明。</h1> <h1>  那回兄弟排的一位川军兄弟,邪了门似的一趟车跑下来,撞鬼脸、掉沟、挂车、翻车样样不拉,这运气也实在是太差了点。在青藏线上,每个高原汽车兵都有一连串的传奇经历。</h1> <h1>  在青藏高原,车辆抛锚在荒野,在冰天雪地里等待救援时,见到战友分外亲。那天,我乘的车在唐古拉山下抛锚,在漫天风雪中坚守了一整天,冻得的眼泪鼻涕一把抓,迎着刺骨的寒凤,我和战友下车点燃一堆棉纱烤火,我们的脸上手上被烟熏火燎的黑乎乎的,用手一抺,整个人一个三花脸。好不容易等来收尾车,见了战友那一刻,心里有说不住的激动。</h1> <h1><span style="color:inherit;">  那天,兄弟连车队行进在仅容一车勉强通过的崎岖山路上,山下的沟真深呀,此时山上忽然冲下来一股沙石,扑向车队,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前车的战友油门一踩倒㡳,奋勇冲出险区,路面瞬间被从山而下的泥土拦腰截断,好险好险啊,当时战友要是犹豫一下,指不定会整出个啥乱子。</span></h1> <h1>  我们的车队,在天黑时终于抵达不冻泉兵站。</h1> <h1>  美丽的不冻泉专门冻人。撒一泡尿,立马就能变成一坨冰凌。车子停放久了,轮胎也会牢牢地和地面冻在一起。车队夜宿兵站时,王连长特别要求全连所有车辆必须把水箱里的水都排放干净,放水过程中,组织对车辆例行检查和擦试保养。在高原汽车兵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先洗干净车的脸,再洗自己的脸”。汽车,就是我们的第二生命。尽管如此,第二天一大早,大多数车在这冰天雪地里,很难起动。</h1> <h1>  不少战友谈摇车色变。有战友从车上搬来喷灯,爬在车底下,对着发动机油底壳前后左右扫荡,好不容易发动的车辆,肩负着新的使命,拖着它的同伴绕场转圈子热车。随着所有车辆的轰鸣,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车队,犹如一条钢铁巨龙,沿着一路飙升的海拔,坚定地的向西藏进军!</h1> <h1>  在进军青藏线的征途上,风雪青藏线远没有文人墨客眼里的诗情画意可言。“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登上唐古拉,伸手把天抓”,是当年高原汽车兵的真实写照。</h1>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车过五道梁,那遂道真长啊,氧气根本不够用,头痛得跟孙悟空被念紧箍咒一样,迷迷糊糊中和天上的神仙一起摆龙门阵,和家乡的小芳在花田月下海誓山盟,也有做噩梦的,就不细说了。车子冲出洞口后,好长时间人才缓过劲来。我们连的寇副连长,人高马大,身体条件不能说不好,硬是过不了五梁道,只能含恨折返格尔木大营,骨瘦临风的我,竟闯过鬼门关,不能不说是个小奇迹。</span><br></h1> <h1>  那一日,兄弟连的一位战友在执行运输任务途中不幸因公殉职。听说,出发前战友就有点感冒,为了任务隐瞒了情况。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正常人躺着相当于内地负重五十斤运动,带病的身子那里撑得住,恍惚中车子一头冲下桥去,把青春永远定格在二十岁。</h1> <h1>  在千里青藏线上,每回执行任务,都是一次风雪严寒的生死考验。我和我的战友们,在天路上描绘最壮美的青春画卷。</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衷心感谢你的阅览和分享</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