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是有意准备的味道,也是无意收获的味道。是师爱泛滥的刻意准备也是一时兴起的贪玩。</p><p class="ql-block"> 提前一天就想着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怎样上才更有趣,孩子们才更容易理解。饭后,在家附近的路边和公园里都找了一圈,苍耳影子都没见着。我知道带苍耳去课堂肯定是不可能了。课文里的蒲公英和豆荚更是不可能找得着的。好吧,带个石榴也行,本来家里还有两个石榴,扒开袋子一看最大最红的那个已经烂掉了,拿起来还是心痛了几秒,毕竟它还算是颜值在线,里面的籽肯定也不错,多少觉得自己没吃有点儿暴敛天物的感觉。忍痛扔进了垃圾桶拿着剩下那个长相一般的石榴走进了我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一进教室,眼镜贼亮的几个学生就在笑声嘀咕:“石榴!”为了鼓励孩子们认真听讲我顺口就说:“今天还好表现哦,表现好的就奖励石榴吃。”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只要听说有奖励都会特别高兴。“耶”几个孩子都高兴的叫了起来!随堂课哪有那么严谨这儿多读几遍那里让孩子多说说,一节课就结束了。我的石榴可不只是为了奖励它还有一个使命“帮助孩子们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之排泄型。”下课孩子们似乎忘记了我放在盒子里的石榴,我也就假装不记得。一上午也没找到请孩子们吃石榴的合适契机。下午放学前,我着实也想吃点东西,就趁着课间准备在办公室啃个面包。才咬了一口,小凡进办公室问我借一次性水杯,由于手里头的面包已经吃过了,正准备在桌上的口袋里给她重新拿一个,余光扫过门口,几双圆溜溜的眼睛在门口盯着我——全是我班上的娃。看着口袋里的面包也不够分,少给了谁都不太合适,索性都不给了,低头给小凡找了个一次性水杯,用手势示意孩子们回教室去。几个孩子回是回去了,不一会儿带着更多孩子过来了围观办公室。可能他们是觉得老师吃面包新奇,也可能是想我和她们一起分享,也许两者兼顾。手里头的面包再也无从下手,我左右为难时,小叶冲进来告诉我班上有孩子在打架,刚好我自己儿子来办公室找我,我也就顺手将咬过了一口的面包塞到儿子手里,到教室处理纠纷去了。一群趴办公室门口的孩子也随我回到了教室。</p><p class="ql-block"> 处理完两个孩子的纠纷,课是上不了了,但想着刚才的一幕还没收尾呀!总也得想办法解了孩子们的馋。早上留下石榴给了我机会,“这会儿唐老师给大家剥石榴吃,想吃吗?”不用问都知道的,孩子们是很期盼的。招呼孩子们都去洗手,我自己也洗完手准备亲自一颗一颗的剥石榴,平时不太喜欢剥也不太会剥石榴的我剥得格外的慢。总不能让孩子们都看着我一颗颗的扒完整个石榴籽吧!“咱们第三课的课文里石榴妈妈是用什么办法让孩子去旅行的呢,请同学们大声的读一读诗的第三节,谁先找到答案就奖励谁。”这下子孩子们读得可起劲了,我石榴没剥好,课文第3节读完了,回答问题的小手齐刷刷的举好了。小陈找到了“在小鸟的肚子里睡一晚上…….”有几个孩子笑了,小余在说“被小鸟当成粑粑拉出来。”我知道孩子们读课文就已经找到答案了,只是表达还不是那么规范。手里剥着石榴籽,逗笑的说道“你们今晚上也会带着这些石榴去旅行,老师手里的这些石榴今晚上也到你们的肚子里住一晚上。”孩子们笑得更开心了。“接下来的问题就就比较难了,那你们想想,你们会带这些石榴去哪里旅行呢?”小刘憋着笑意说道:“这是一个有味道的问题。”几个孩子已经哈哈大笑起来,也许我明白了小刘说的味道。回应着:“确实很有味道,也许它们会去到马桶、下水道…….”孩子们笑得更欢了。片刻过后还是有意识的停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已将整个石榴剥好,一小碗端在手里头。脱口而出的问道“那你们觉得今天的石榴石什么味道?”“甜甜的、唐老师手的味道……”“唐老师的手可是洗干净了的,你们可以放心的吃。”由于担心孩子们自己抓会不够分,索性我就一个个的发石榴。也一边叮嘱孩子们“慢慢的吃,尽量不咬碎里边的籽,好让石榴能去到田野、山洼旅行。”自己都把自己逗笑了🤭有的孩子拿到后捧在手里舍不得吃,有的孩子迫不及待的送进嘴里,有的孩子一颗一颗数着品尝,也有一个孩子一直拿在手里最后告诉我他不喜欢吃石榴,更多的孩子都表现得很满足。</p><p class="ql-block"> 也许石榴具体是什么味道孩子们都无法言说,但62人分一个石榴的快乐的味道孩子们一定有感受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