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榆次区中都路小学“9.18”防空应急疏散演练

慢慢——

铭记历史 <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然而当时中国东北军的兵力约20万人,日军兵力约2.7万人。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士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中国人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同时也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p> 演练动员 <p class="ql-block">  在应急疏散演练前期,学校利用电子屏向全体师生进行宣传,并开展相关主题班会,让同学们了解九一八事件,了解本次演练的意义。</p> 防空警报 <p class="ql-block">为了警示所有师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守护生命、珍爱和平,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大家的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密集疏散和紧急避险的能力,我校于2023年9月14日上午9:00至9:38成功举行了“九一八”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演练中,从防空警报响起到学生全部从教室撤离到校园操场场,历时三分五十秒。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具体演练流程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学校成立了以张志艳校长为总指挥,副校长李晋军、凌燕为成员的防空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确立了“安全第一,撤离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的演练原则。</p><p class="ql-block"> 二、演练前,各班班主任老师根据演练要求和本校实际,预先制订了严密、确实可行的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方案。</p> <p class="ql-block">  三、9月13日上午9:00,防空应急疏散演练准备阶段开始,各工作人员到位,各班班主任到班里进行宣传并组织学生进行快速组队演练和让学生明白撤离方向、撤离路线、撤离到区域,为快速、有序、安全撤离作准备。</p> 正式演练 <p class="ql-block">  四、上午9点30分,预先警报信号响起(鸣6秒,停10秒),预示着空袭或灾害即将发生。听到预先警报后,在校防空疏散演练领导组总指挥张志艳校长的统一指挥下,学校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全体教师立即根据预案要求按职责分工迅速就位,教室中的教师引导学生双手捂头蹲在课桌下方。</p><p class="ql-block"> 五、9点31分,随着急促的空袭警报信号响起(鸣6秒,停6秒),预示着空袭和灾害正在发生。各班主任在前面带队,搭班老师做好配合和疏导工作,按预定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带领学生从教室内疏散到操场安全场地,进行安全避难。整个疏散过程快而不乱,师生3分钟內全部撤离到操场上。</p> <p class="ql-block">  演练结束后,凌燕副校长、安全处刘思仪老师对此次演练活动作了总结并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历史教育。</p><p class="ql-block"> 各班按指定的返回路线,安全有序地返回教室。</p> 教育意义 <p class="ql-block">本次演练活动,各班班主任带领学生按预定路线,以最快的速度从教室撤离到预定场所。整个撤离过程中,校领导、全体班主任及相关人员自始至终坚守岗位,引导学生有序疏散。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全校师生在演练过程中服从安排,积极配合,无拥挤、喧哗、拖拉现象,效果显著。</p><p class="ql-block"> 演练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切实加强了对学生紧急疏散逃生演练的组织领导。使广大师生解防空警报信号规定,熟知紧急避险时疏散的程序和路线,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进一步强化国防和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国防观念,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爱军情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发奋学习,报效祖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