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济南战役,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解放战争时期的</span>1948年9月16—24日,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重兵守备的济南进行的大规模攻坚战并获得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今年9月16日是济南战役胜利75周年纪念日,9月12—16日,华东野战军二野、三野、四野的百余名后代开启了“重走父辈路山东行”的红色之旅。</p> <p class="ql-block"> “山东行”的第二站,我们去游览和观瞻了济南战役攻城突破口原址“解放阁”,以及英雄山“济南战役烈士陵园”和“济南战役纪念馆”。英雄山上祭英魂,解放阁上庆胜利!</p> <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攻克由国民党军11万兵力守备并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济南,为此后我军发起淮海战役、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济南战役的胜利,开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军重兵守备和坚固设防大城市的先例,从根本上动摇了敌人据守大城市负隅顽抗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9月12日下午,老兵后代们来到了济南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济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解放阁。</p><p class="ql-block"> “解放阁”为解放战争济南战役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9月24日攻克济南时的攻城突破口处。后旧城城墙因城市建设而拆除时,济南人民特意在这里的旧城址上,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解放阁”,以纪念济南解放。</p><p class="ql-block"> “解放阁”的阁名为原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元帅于1965年题写,台基东侧贴壁立《解放济南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镌刻着在济南战役中壮烈牺牲的3764位烈士的英名。在解放阁的济南战役展厅里,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济南解放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济南解放阁,见证了一座城市的荣光!</p> <p class="ql-block"> 城市的日新月异吞噬着历史的浩淼烟波,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的历史应当被铭记。有形的物质可以消亡,无形的温度不应被遗忘。</p><p class="ql-block">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经历过硝烟炮火,遭遇过敌机嘶鸣,沐浴过屈辱血泪,在无数鲜活生命的牺牲之后,赢得了最终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解放阁不仅仅是一座用汉白玉和大理石堆砌的建筑,更是用信念和血肉筑成的阁楼,将曾经种种烙印在这座城市里。</p> <p class="ql-block"> 在济南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历经八天八夜浴血奋战,全歼国民党守军10.4万余人,取得济南战役的伟大胜利,由此拉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序幕,成为夺取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重要突破。</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军也付出了伤亡2.6万多人的代价,其中数千名烈士长眠在这片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9月13日上午,华野后代们来到了济南烈士陵园和济南战役纪念馆进行瞻仰巡访。并在无名烈士墓前献上了花篮。</p> <p class="ql-block"> 巍巍英雄山,郁郁翠柏松。</p><p class="ql-block"> 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座落于风景秀丽的英雄山,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始建于1948年10月,</span>是华东地区较大的烈士陵园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庄严肃穆的墓区,一座座烈士墓伫立在苍松翠柏间。墓区共安葬1614名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 一位位烈士的英名无声记录着解放战争时期的那场著名战役,镌刻着先烈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信仰的执著坚守。</p> <p class="ql-block"> 英雄山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塔高34.328米,全部用乳白色花岗岩砌成。塔顶嵌有红色花岗岩雕刻的五角星,双层塔基的南北两面,镌刻花圈图案浮雕。塔身南北两面为毛泽东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鎏金大字。</p> <p class="ql-block"> 瞻仰烈士陵园,祭奠烈士英魂,我们每一位华野后代都深切地体会到,我们的先烈,我们的父辈,生逢乱世,为了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他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都曾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如今,他们长眠在英雄山下,带着永恒的希望走了,但是定格的历史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p> <p class="ql-block"> 济南战役纪念馆由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士事迹陈列室扩建而来,始建于1998年,2003年正式对外开放。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了馆名。</p><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16日至24 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解放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全歼国民党军第2 绥靖区及其所属部队10 万余人。从此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济南战役纪念馆是对济南战役史实进行更为客观和全面的梳理与讲述。</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分为陈列展厅和全景画展馆两部分,其中陈列展厅共有2层,分为“和战博弈 生死较量”、“运筹帷幄 剑指济南”、“厉兵秣马 蓄势待发”、“八天八夜 鏖战古城”、“战略决战 凯歌行进”、“接管济南 泉城新生”、“英魂长眠 日月同辉”、“新时代 新泉城”8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 在展厅中,我们看到了一件件珍贵的历史遗物,如先辈们使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先辈们亲手写的笔记、简陋的作战工具等等。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像是在默默诉说这场战争的艰辛与伟大。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赢得战争胜利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在观展过程中,我看到了我父亲所在的部队——华野九纵25师在济南战役中打出了华野的威风,25师73团在济南战役中第一个冲进济南城,被授于“济南第一团”光荣称号,25师73团七连荣获了“济南英雄连”。</p> <p class="ql-block"> 济南战役中,华东野战军9纵25师73团担任主攻任务,奉命在城东南角实施突破。团突击队在炮火掩护下越过护城河,连续对内城实施爆破,迅即登城。由于国民党守军猛烈反击,登城云梯接连被打断,致使登城受挫。全团官兵百折不挠,反复架设云梯,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终于在24日晨2时许突破城垣。并用700余千克炸药,将突破口左侧城墙炸开6米宽的豁口,使后续部队得以迅速向纵深发展。此役,全团涌现战斗英雄、功臣模范118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25师73团“济南第一团”荣誉称号。25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73团3营7连荣获纵队授予的“济南英雄连”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 济南战役中还有一支被授予济南第二团的英雄部队,是华野13纵队37师109团。该团担任从坤顺门北侧突出部突破内城的任务。在缺乏攻城炮火和攻城技术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指战员运用近战火力和爆破、架梯、突击动作的密切协同攻城战术,迅猛越过护城河,终于将内墙炸开一道2米宽的缺口。突击队迅即占领突破口,国民党守军发动数次反扑,该团在伤亡重大的情况下重新发起突击,一举撕开突破口,使后继主力部队得以迅速突入城内,向纵深发展。济南战役中,该团伤亡1190人,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济南第二团”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在济南战役中,也显示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民的力量大如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有这样一首支前民谣:“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正如这首民谣所说,被国民党自诩“固若金汤”的济南,解放军仅用8天8夜就完全攻克。如此迅速的胜利,除了我军指挥有力,作战英勇之外,人民群众无私的支援是战役胜利的重要保障。老百姓不惜倾家荡产也要支援前线:缴公粮、做军鞋,昼夜不息;运输队,小车队,车轮滚滚,担架如林。成千上万的支前民工,汇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支前洪流,从渤海、胶东、鲁中南各个地区直奔济南而来。</p><p class="ql-block"> 整个战役期间,山东共出动了50万支前民工,参加常备支前的小车1.8万辆,运送1.4亿斤粮食,担架1.4万副,此外还有各种各样不计其数的物资援助。</p> <p class="ql-block"> 济南战役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过程却极其艰辛惨烈!我军经8昼夜的激烈攻坚作战,共歼灭敌军10.4万人,自身亦伤亡2.6万人,其中仅壮烈牺牲者就高达3764人,特别是有百余伤员怕阻塞突破口拒绝救护人员帮助他们撤离,被战友踩踏牺牲,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p><p class="ql-block"> 还令人感动的是,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副师长王吉文,第13纵37师政委徐海珊也在济南战役中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当战友们在整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徐海珊政委遗物时,发现他口袋里有一个小笔记本,还有一封留给他妻子的信,信中写到:</span></p><p class="ql-block"> 张杰同志:这次任务很艰巨,我是准备牺牲的。没有别的东西留给你,只有</p><p class="ql-block">这本自传留你做永久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海珊同志</p> <p class="ql-block"> 这些革命烈士是抱着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场艰苦的战争中。正是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换来了济南的解放,换来了人民和平安定、繁荣富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如今战役早已远去,烈士们却永远长眠在了济南的革命烈士陵园,长眠在了“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英雄山上,他们的名字和英雄事迹将与<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日月同辉,万古流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我想,或许他们也看到了如今的繁华盛世,看到了这盛世已如他们所愿,烈士们也该瞑目了。</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纪念济南战役的伟大胜利,纪念为这场战役牺牲的烈士,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思和纪念,更是对中国人民勇气和团结力量的赞美。让我们牢记这段历史,传承这种精神,共同努力,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参观结束时,正巧碰到了一群入伍不久正在集训的新兵,也在部队领导的带领下来到了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看到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济南战役浴血奋战的战士们的身影,我们欣慰伟大祖国实现强国强军梦后继有人。我们老兵的后代们有了一种和这群朝气蓬勃的新兵们一起合个影的想法并得到了积极的响应,于是便有了下面这张“老兵后代和新兵同框”的珍贵杰作。</p> <p class="ql-block"> 如今,济南战役纪念馆已成为人民缅怀革命先辈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人们倾听历史沉稳的足音,感受革命先烈的激励,掂量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去做一名无愧于历史的人。</p> <p class="ql-block"> 引用两位华野后代的即兴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p><p class="ql-block">(后期活动实况播报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