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 赞华为公司</p><p class="ql-block"> 中国多英烈,亿众赞华为。创新发展科技,登顶適时机。恰遇老牌帝国,纠集寇群啸吼,翦径劫人财。四次制裁后,笑意已盈腮。</p><p class="ql-block"> 看山姆,颇得意,忘摧颓。俊豪弯道超车,碾压尔蝼蚍。七国集团何去,只可蚑行蛲动,行萎赴殭期。正义奔雷集,鬼蜮必遭批!</p><p class="ql-block">(作者:力高才)</p> <p class="ql-block">力高才列传</p><p class="ql-block">先生力氏高才者,雁门应州人也。年近耄耋,仍执笔不倦,躬耕于方寸翰墨之间。先生有大才,德高而称之曰贤。时云中名宿安大钧尝为先生《魏史述评》作序曰“著述甚多,隽才博学;稽古研今,俱有根祗;文章诗赋,灿然可观。其人自少好学不倦,文史两途,涉足甚多。干公务期间,虽公事鞅掌,而不费学问”。先生自号曰“耕烟堂主”。窃谓先生以“耕烟得铭志,翻为古人思”而自喻也。后览先生所著《耕烟堂文存》之大作,又幸而拜读先生《大同赋》、《应州赋》之赋作。始知安老之誉,诚不我欺也。</p><p class="ql-block">先生少时尝入仕,后退而致仕。时人慕先生之才,仰先生之德,三顾而邀先生执各文史社会团体之牛耳。先生亦念众生之诚,先后出任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常务之理事、大同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之副会长,大同市书法家协会之名誉主席、大同市云冈书画院之院长,大同市社科成果评审之委员,大同市历史研究会之顾问也。先生以古稀之年,身兼云中文史团体数职,积极奔走于平城各处,非求虚名耳,实为大同文化之发展尽一己余力也。</p><p class="ql-block">初,先生为究平城发展之轨迹,研大同历史之变革。先后执笔所著《大同春秋》、《匈奴与大同》、《大同历史地名录》、《明代大同军旅文化》、《平城北魏王朝》、《辽金西京大同》等史册。兼有文史论文数十篇载于《人民日报》、《晋阳学刊》之上。先生尝校点乾隆版之《大同府志》,亦编撰《大同史论精选》、《大同博览》、《大同礼赞》之巨著。故先生于大同之文史,可谓厥功之甚伟也。</p><p class="ql-block">后,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既立。安老偕先生、殷宪、古鸿飞等云中名宿共谋大同“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之未来。先生会同凰城有志之士不辞劳苦,为大同古城之复兴而奔走他处,共为魏都兴城之典范也。</p><p class="ql-block">辛子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有幸得平城琵琶老店韩公之顾,拜读先生所著《琵琶老店赋》文,想见其为人。后蒙杜公宝春之荐,幸而得识先生尊严。观览先生墨宝,又读其赋文,顿有“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之感也。今小子不才,为先生作此小传,颇有班门弄斧之嫌也。然先生之才,传馀当世,学者宗之。自大同上下,寻出其左右者,可谓麟角矣!</p><p class="ql-block">〈来源:文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柴大官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