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 墨品书法网 墨品书法网 2023-06-26 17:32 发表于山东</p><p class="ql-block">欧颜柳赵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在这四位当中赵孟頫是唯一的一位元朝人。他所处的时代和他背负着的“贰臣”身份,为他带来了不少的质疑?他真的配得上这个位置吗?</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小楷《道德经》</p><p class="ql-block">在我们一贯的印象当中,赵孟頫一生拜在“二王”门下,是一位坚定的复古主义者。作为元王朝选中的“吉祥物”,他的很多作品首要特征就是法度精熟,严守古法,其实赵孟頫的实力远非仅此而已,他是一个大胆的开拓者。</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胆巴碑》</p><p class="ql-block">真正让赵孟頫跻身“楷书四大家”的不是他的小楷,而是他书写碑文的大楷,在这四位之中,只有赵孟頫的楷书是带有行书笔意的。</p><p class="ql-block">在唐代“尚法”时代思潮的影响下,唐楷大家写楷书都是一笔一划的,绝不会带有任何的牵连笔意。</p> <p class="ql-block">南宋姜夔《王大令保母专题卷》</p><p class="ql-block">从唐代之后,一直到赵孟頫,中间只有宋徽宗创造出了极具特色的瘦金体,算是有所创新,其他人的楷书都在唐楷的辉煌中踏步。</p><p class="ql-block">赵孟頫大胆地将李邕《岳麓寺碑》等作品中的雄健笔意融合到楷书中,创造出了带有行书笔意的楷书,开辟了楷书发展的新纪元,700年来仅此一人而已。</p> <p class="ql-block">《胆巴碑》</p><p class="ql-block">而且赵孟頫学李邕是非常聪明的。楷书又称正书,追求的是端庄、稳健,他便去掉了李邕书法中的险绝和欹侧,独留其中的苍劲雄浑,来中和“二王”书法中的柔媚态势。</p> <p class="ql-block">世人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赵孟頫在两者的取舍之下,兼有了二人书法中的龙象之姿。即便是在赵孟頫晚年的一些行书当中,也再也看不到他早年间只学“二王”的圆融柔媚之态。</p> <p class="ql-block">柳公权《九疑山赋》</p><p class="ql-block">我们之所以说让赵孟頫跻身“楷书四大家”的,是他的大楷而非小楷,是因为这两者虽然都是楷书,却是泾渭分明的两个系统,两者的区别绝不仅仅是在字形大小上。</p><p class="ql-block">小楷和大楷在运笔上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比如小楷主要难在结字的舒朗上,在用笔上小楷可以露锋直行,大楷则需要考虑藏锋、逆锋等提按顿挫的动作,对笔法的要求更高。</p> <p class="ql-block">《妙严寺碑》</p><p class="ql-block">在对赵孟頫的研究当中,他的一些大楷作品,比如《胆巴碑》、《妙严寺碑》等等,要比他的小楷作品更加受重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更推荐先学大楷,再学小楷。</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行书《明肃楼记》</p><p class="ql-block">赵孟頫的取法和创造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比如创新一定是在传统基础之上的创新;比如如果担心把握不住赵孟頫早年间纯正的“二王”风格的作品,其实取法乎上选择他晚年的作品反而会更加合适。</p><p class="ql-block">关于赵孟頫的书法,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