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农爱农情结漫忆 原创聂玉鸣

河洛之光

<p class="ql-block">我从农爱农情结漫忆</p><p class="ql-block"> 聂玉鸣</p><p class="ql-block"> 农业是党和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p><p class="ql-block"> 我生在农村,天生遗传着农民的基因。在村里读了高中,高中毕业就在大队专业队做财会工作,在农业学大寨专业队试验田里跟着公社住大队农业技术员张义通,和我大队从中牟农校毕业的陈雷廷,学了小麦选种、育种及玉米、谷子、良种试验,和稻子旱种试验;在修水渠、建洛河大堤和黄河大坝、平整土地,跟公社水利站张程,曹长钦学会了测量;在发展养牛、养猪、养兔事业中,跟着公社畜牧站的技术员学习了养殖技术,学会了常见病的治疗并组织挑选专业队人员,负责给我大队十五个生产队农户养猪打防疫针。天赐我热爱农业,我也很幸运,遇上了一个崭新学习的时代。我发自内心,非常高兴的写了一首小诗,放在我在沙渔沟公社七里铺大队农业学大寨劳动日记本内首页,“春暖花开花满园,我种诗来又种田。种瓜种豆得瓜豆,种诗种词获笑颜。”不断激励自己,乐观、刻苦、勤奋、向上。</p><p class="ql-block">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首次通过考试在农村选拔农经干部。我很幸运搭上了这趟奔驰驶向美好的快车。</p><p class="ql-block"> 我们巩县通过国家考试、考核,被录取十三名农经干部,按年令大小排序有李清昭、白世欣、康定均、王彦森、张茂森、崔彦森、赵世安、钟喜正、宋广林、李发旺、陈同庆、郅春光、聂玉鸣。</p><p class="ql-block"> 开封地委统一分配工作,我担心离开家乡不能照顾年迈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前往郑州找在郑州工作的乡亲及远方亲戚军医王展帮忙,由时任河南省工学院书记姚聚川托在开封工作的兄长姚万山,找时任开封地委马任平书记,反映我离不开巩县的情况和要求。被分配到巩县农牧局,负责农产品成本核算工作。除了抓好农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外,围绕县中心工作,由巩县县委办公室和县农委统一抽调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p><p class="ql-block"> 为了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凭县委办公室介绍信,住遍了巩县十七个乡(镇)加大峪沟矿农办,296个村。当时巩县2884个生产队 ,农村人口55万,农户17 万 , 耕地58万亩,统计落实每个乡镇村农业生产责任制进度情况,下乡下村下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给巩县县委,开封地委。</p><p class="ql-block"> 工作要求掌握各乡镇各村基本情况,并能回答如流。每星期向县委安怡美书记、王祖德副书记汇报一次,每月去开封,向开封地委汇报,开封地委马任平书记,程俊千副书记亲自听汇报,彭甲戌,杨中央、周震涵等记录收集资料,书记听回报都非常认真,边记边问,不能有半点不清。</p><p class="ql-block"> 开封地委政研室主抓农产品成本核算的常润英老师,常到我县察看农经工作和农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并抽我到开封地区汇总农产品成本核算报表。由于常老师发现我相对年轻,算盘打的熟,又会速算,被常润英老师推荐到省农牧厅,帮助审核计算汇总河南省各地级市人民公社集体收益分配汇总表。</p><p class="ql-block"> 常润英老师,是全国政协委员杜聿明的外甥,曾在杜聿明部下任高炮营营长,他也常给我们讲,建国后,受毛主席、周总理接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1983年,中国人民大学在河南招收5名农经干部,我被省农业厅直接推荐,名额直接下达到巩县农牧局,考试时间正是夏收时间,虽然我户口已农转非,还没有找爱人,我得回老家帮助父母收割收打小麦。参加人民大学考试前一天晚上,我还在老家七里铺帮助父母打麦。我们七里铺十五生产队岭上没有打麦机,人工收割后,拉到打麦场里,大队安排等11生产队的麦打完,打麦机才轮到我们生产队,我们生产队等到半夜,各家都聚在打麦场里,生产队队长让各家抓阄,按抓阄上的号排队‘打小麦,小麦是父老乡亲一年的最好收成,各家都很重视,严格按照顺序自觉排队,抡着谁了相互帮忙,家里没有劳力,艰辛可想而知,我父母年令大,生我时就40多岁了,年老多病,就指望着我和乡亲们互助打麦,等我把麦打完拉到家里,就早上5点多了,我赶紧从七里铺往站街火车站赶,乘6点开往郑州的列车,到站街火车站时已早上6点多了,列车也没有晚点,好说歹说也不让我进站,只好等上午9点多的列车赶往郑州。当到考场时,迟到了少考二场,时任省农业厅人民公社处处长刘燃和罗秘书很严厉地批评了我,也成为我终身撼事,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省农业厅高级农经师,《河南改革与发展》主编马天顺,也常到巩县指导农经工作。</p><p class="ql-block"> 1984年元月,我被组织推荐,同河南省马天顺一行四人,参加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国家农牧渔业部农村经济调查和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座谈会,期间在北京赴北农大看望了安希伋老教授,在国家农经所翻阅全国农业经济论文,拜读了王歧山发表的《对我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若干看法》。</p><p class="ql-block"> 我县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定为全国53个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试点县之一。农牧渔业部窦智勇处长和杨桂兰主抓此项工作,每年都要到我县深入田间地头,农民家里进行调研,到现场实地开展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工作。并推荐我和农业厅马天顺、及河南财经学院郭灿章,参加全国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培训班培训。</p><p class="ql-block"> 北农大老教授安希伋、华中农学院沈大尊、北京农业大学蒋瑛、浙江农大袁飞、沈阳农大万泽章,及南京农学院和西北农学院的教授,亲自给我们授课,使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河南农大谷复均和张冬平也常到我县收集数据,开展教学研,并指导我县农业技术经济工作,为国家制定农村农业政策,发展高质高效农业,提供了科学数据。1988年我县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先进试点县。</p><p class="ql-block"> 马忠臣任河南省省长,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发展,注重高质高效农业,注重河南粮食生产及社会效益和农民自身经济效益,关心农民实际收入是否年年增加,关心农民生活质量是否年年提高,特别关心农民的富裕程度和广度,关心河南农民负担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作为巩义市市委政策研究室特聘调研员,怎样才能使我市农民富裕、农民健康、农民自立自强,是我常常思考和调研的课题。</p><p class="ql-block"> 全国农业战略发展研讨会在河南项城召开,我被省农业厅推荐出席会议,会议期间向农业部农经司副司长杨绍品回报了我市农经工作。同小我四岁农业部风华正茂的王正谱处长等参加全国粮食生产战略研讨会的专家一起合影留念,王正谱把自己在北京工作的名片、家庭住址和电话留给我,嘱咐我去北京时一定要和他联系。</p><p class="ql-block"> 会议期间受省农业厅农经处安排,陪《中国农业经济问题》总编武兆瑞一行考察河南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p><p class="ql-block"> 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的领导及国家农业大学教授和专家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战略视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随着国家加快发展工业,加大城市建设的步伐,我首先提出并坚持“城乡并茂”的学术观点,加大自身学习“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及“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创汇农业”方面的知识,严防大气、水、土壤污染。并写下了“吾祈神公也抖擞,佑我碧水与蓝天”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1992年10月,我作为巩义市农监办副主任,被组织推荐参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举办的“全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岗位培训班”学习,感慨万千,心系我市农民疾苦,已成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写下了“农民利益比天重,加重负担国不容”,“我呼全免农业税,千年皇粮济民生”的诗句,最早反映巩义乡村乡镇企业发达的实际状况,向国家呼吁取消全免农业税。</p><p class="ql-block"> 戊寅年奉上级组织命令,我带队包我市十大计划生育落后村脱帽,驻进我市鲁庄镇小相村,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我也身有感触地写下了“我祈神公乐天伦,家家都送儿女双。”的诗句,愿祖国繁荣富强,愿广大农村计划生育,家家儿女成双!百姓幸福、人民安康!</p><p class="ql-block"> 我热爱农业、农村、农民,热爱大美巩义,热爱大美中国,愿祖国繁荣富强,人健、人富、人强、人旺,子孙旺。</p><p class="ql-block"> 当前,由于受三年疫情的影响等原因,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已成重中之重。建议党和国家更加关心近五年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压实省、市、县各级领导责任,渴望实现百分之百就业和安置。农村户籍保证每个大中专毕业生有份承包耕地或农村资源的收入,没有承包或失去农村土地等资源的大中专毕业生,给一份生活保障。给予城市户籍的大中专毕业生,按人头给予一份生活保险,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户籍所在地城市或农村,保障公平、公正,凭身份证和毕业证,一个都不能少,全面落实,保障在户籍所在地,优先就业,并制定政策措施激励大中专毕业生,脑力、体力劳动并举,贡献青春,使他们真正成为各行各业的接班人,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城乡并茂,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我们伟大的祖国充满着生机、充满着希望。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科技领先,大众创业,乡村全面振兴,农业更加发达,百业更加兴旺,老中青优势互补,中国城乡的明天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  我崇尚“山不在高低,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浅,有龙则灵;官不在大小,爱民则能;人不在贫富,有志有恒则成。”</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历</p><p class="ql-block"> 聂玉鸣,1959年4月生,巩义市站街镇七里铺村人,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农经师、农艺师。I977年8月至1981年2月在巩县沙渔沟公社七里铺大队及农业学大寨专业工程队劳动。1981年3月分配到巩县农业局工作,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巩义市农经站站长,农监办副主任,农牧局党总支副书记,纪检组长,巩义市轻工业管理局(集体工业联社)纪委书记,巩义市农村会计协会理事长,巩义市体育舞蹈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杜甫故里诗词学会、巩义市老年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2019年4月在巩义市农委退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