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全面普及和强化急救知识技能,增强教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掌握急救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span style="font-size: 18px;">积极构建平安校园,9</span>月14日上午,内乡复兴学校特邀请内乡县中医院院长明珠等一行6人为学校师生进行急救知识专题培训。</p> 实践操作 <p class="ql-block"> 心肺复苏</p> <p class="ql-block"> 医护人员向师生演示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和人工呼吸的动作要领,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进一步提升师生紧急救护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心肺复苏具体步骤</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环境评估 确认安全 </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检查患者意识——脉搏与呼吸我们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呼吸听口鼻处呼吸声,看胸腹部呼吸起伏。 </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胸外按压按压部位是人体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约为两侧乳头连线的中点处。两手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垂直按压。</p><p class="ql-block"> 第四步:检查口腔异物将患者的头轻轻偏向一侧,然后用手指或纱布将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及时清理掉。</p><p class="ql-block"> 第五步:施救者用双手托住患者脸颊,大拇指将患者下颚打开,观察患者口腔内有无异物或假牙。若有异物或假牙需要进行清除。</p><p class="ql-block"> 人工呼吸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1个循环。每5个循环,检查一次患者呼吸心跳是否恢复。所有人工呼吸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能够胸廓起伏。</p> 海姆立克急救法 <p class="ql-block"> 在培训中,医生现场讲解了海姆立克的急救方法,有腹部叩击法、背部冲击法。</p> <p class="ql-block"> 腹部冲击法</p><p class="ql-block"> 在脐上二横指位置冲击病人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下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气管咽喉部异物驱除。</p><p class="ql-block"> 背部叩击法(适用于婴幼儿)</p><p class="ql-block"> 1、救护人将婴儿的身体骑跨在一侧的前臂上,同时手掌将后头颈部固定,头低于躯干;</p><p class="ql-block"> 2、用另一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p><p class="ql-block"> 3、两手的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成俯卧位;</p><p class="ql-block"> 4、用手掌要叩击婴儿背部肩胛区4次。</p> 科普小视频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急救知识培训和实操,让教职工有效的掌握了必要的急救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为自己和他人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作为非医护专业的人士来讲,此次培训,收获很大,一定要熟练掌握急救技能,以便于更好地履行师者的初心使命,更好地为广大师生和群众服务。</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