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牌台钟

福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搬家了,尽管家里的“三五”牌台钟搁置在书橱的顶上早已停摆,弃之不用,但是我依然把它带到了新家,因为我对“三五”牌台钟情有独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时候,家里就有“三五”牌台钟,它比我出世还早。那时,不仅用来看时间,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摆设。不像现在,看时间有手表、手机,就是“三五”牌台钟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三五”牌台钟的“嘀嗒、嘀嗒”和“铛、铛”声中,送走了一个一个春夏秋冬,迎来了多多少少黑夜黎明。那时,在睡梦中最讨厌的就是听到钟声,它催促着我们去读书、去上班。在傍晚最喜欢的就是听到钟声,它告诉我们父亲下班可回家了,可以吃晚饭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稍长大后,对“三五”牌台钟感到很好奇,后来弄懂了三个五正好是15天,所以叫“三五”牌。它走到了15天左右就要停摆,就要上发条。上发条成了一个加油鼓劲的比喻。有一回,乡下表兄第一次来上海。他从未看到过钟,听到钟按点敲了起来,十分惊奇,连连说这钟乍那么聪明,12点敲12计,1点敲一计。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也说不清什么道理。不过,我听惯了,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总认为应该就是这样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钟也有出毛病的时候。有一次,钟到了10时,却敲了八计,失调了,也不知为什么。父亲捧着钟,我跟着去了钟表修理店,三下二下就弄好了。我真佩服这位修理师傅。不久,钟又出了同样问题,这回我反复琢磨,终于弄明白原来是上发条时不慎移动了短针惹的祸,造成了误报点。修理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把短针倒拨回去就正常了。看来很难的事,弄明白了就很简单。它还告诉我一个道理,什么叫一致,或叫同步。如不一致,不同步就要出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我们这代人谈婚论嫁时,“三五”牌台钟一度成了女方的嫁狀。当时,有了钱还买不到,还要票子。我老伴告诉我,这只钟是她父亲好不容易搞到一张票子,买好留着给她做嫁狀的。几十年过去了,其它嫁狀早不存在了,可这只钟还在,我俩看着这只钟就会想起那段美好的时光,它成了我们婚姻和家庭的见证。我一直把钟放在书橱的顶上,搬了几次家,尽管布局有变化,钟仍是放在书橱的顶上。这回的书橱是三门,更大更漂亮,钟还是占据着书顶的一角,为的是讨一句口彩:有始有终。这句话也成了我做事情的重要准则,铭记于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钟声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美好,却也有令人讨厌的时候。我老伴工作时上三班,做夜班时,白天很难入睡,此时钟声的嘀答滴答声成了燥音,响得心烦。钟的报点声敲了一次又一次,仿佛是一种嘲弄,更使你无法入睡。无奈之下,我老伴只能让钟停摆,使它安静下来。任何事物都是这样,只有当它成为需要时,才能显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反之就会成为多余,甚至是一种累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尽管这只钟沉睡了很久,但当我搬到新家给它上足发条,它劲道十足的又响了起来,到时又敲起了钟声。钟声唤醒了我过去的旧梦,仿佛又是新的生活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光流淌,钟声依然。</span></p>